前面说完了家长,我们再来看看幼儿园老师在帮助孩子和家长过渡入园焦虑方面能做什么。家长有兴趣也可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对理解孩子在园内的状况会很有帮助。
幼师能做的——
1)了解入园适应模式
我目前了解到国内的公立幼儿园基本上都是三十多人的班,可能难以关注到每个小朋友的状态,这里说一下我所在的幼儿园采用的入园适应模式,也许国内已经有采用,有了解的朋友欢迎给我发消息这样我可以多了解了解情况。
我所在的幼儿园人多的班级十五个人,人少的班级十个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领班老师,一名助理老师。新学期幼儿园会与家长沟通好孩子的入园时间,基本上保证一个星期只有一个小朋友入园,并且由一个老师全程陪伴,帮助他/她学习幼儿园的各种新事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在入园第一天可以在幼儿园里陪伴孩子(第一天一般只有半天日程),如果孩子适应得比较好,也可以离开孩子的视线在其他孩子看不见的地方等候,老师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休息室,孩子一旦开始焦虑,老师会立刻将孩子带到家长身边。这个过程可以一天也可以几天,视孩子的状况而定,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孩子先有一个愉快的入园体验,以平衡之后可能会发生的入园焦虑。
几天适应期过去之后,家长就可以直接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然后跟孩子道别了。这时孩子已经基本了解了幼儿园的生活,也与老师建立了一定的联结,开始愿意接受在没有家长在场的情况下老师的安抚,将老师视为依恋人选项,这个时候就会是比较理想的分离期,分离时即使有哭闹也能得到很好的安抚。
2)成为孩子的依恋对象,帮助其建立安全感
其实之前说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最终最重要的落实还是需要幼儿园老师来实现。如果老师没有与孩子建立起依恋关系,特别是对于一些安全感不是很足的或者年龄小的小朋友来说,整个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工作很可能就会失败。
我第一年带的班上有一个每天都会不定期爆发大哭的小女孩,正常的入园之后如果有哭闹,基本上一个星期也就停止了,这个小家伙大概真的哭了好几个月,从早上入园就开始哭,中间歇一歇,然后有任何受挫的机会都会引发她再次大哭。而且她哭起来就很难停下来,不论对她说什么都没有用,只会不停地重复“妈妈我要妈妈!”。这个小女孩在我之前已有两个月的入园经验,别的老师介绍她时总结“总有那么几个一直会哭的孩子”,意思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那时候没有经验,试了几次之后没有效果,班上熊孩子又多,就顾不上她了。后来与孩子相处多了才慢慢体会到,“那几个总会哭的孩子”不是无法避免的现象,没有成功建立起与对幼儿园的安全感和新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哭闹不止的原因。在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成为其依恋对象方面,幼儿园老师其实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
我自己总结能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充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意愿还有情感,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鼓励其自由选择,如果不被允许那就需要好好跟小朋友解释原因,打下孩子对老师建立信任打开心扉的基础。
*一天的时间之内尽量做一些与孩子建立联结的活动,对于奔放的小朋友来说拥抱越多越好,对于慢热一些对身体接触有抗拒的孩子来说用眼神交流是最好的方式,握手和击掌鼓励他们也多半不会拒绝,另外适时寻找聊天机会的效果也很好。这些肢体、言语还有眼神的接触会自然地让孩子们放下防备,新的联结才有建立的可能。同样的活动也可以在小朋友之间进行,鼓励他们肢体眼神的接触,帮助他们更快地建立起友谊。
不论是与老师的依恋关系还是与其他小朋友的单纯的友谊,都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归属感,这是他们愿意每天离开爸爸妈妈进入社交环境的最重要的动力。
*适时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帮助。例如耐心解答其最初的“爸爸妈妈会来接我么”之类的问题;在孩子对每天活动的转换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提前帮助其了解每天的日程安排(照片形式的日程是最好的辅助);在描述幼儿园一些流程和规则的时候,也最好采用照片或者图片形式(还记得我们说的孩子都是视觉小动物么?)。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的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在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同时记住语调一定要轻柔,耐心一定要充足,态度一定要积极,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受惊,一定要注意照顾好他们的小心灵哦。
*在教室内建立一个家庭展示板的空间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与在家里的学校照片对应,让孩子通过视觉图片完成从家庭向学校的过渡,扩展其关系圈的范围,自动在家人和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之间建立关联
3)选择有关入园过渡的绘本
如果感觉到班里的小朋友对离开家人产生焦虑情绪,除了做到以上的几点之外,我还会给小朋友们读绘本。
<Llama Llama Misses Mama>讲述的是小羊驼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的故事。故事详细描述了小羊驼的情绪变化,从低落到伤心落泪再到慢慢好转然后见到妈妈那一刻的喜悦。孩子们听故事的时候很容易与小羊驼产生共鸣,最后看到小羊驼开心地与妈妈拥抱,他们会吁一口气,自己思念妈妈的情感也得到了释放。
<The Kissing Hand (魔法亲亲)>是一本很可爱的书,它描述的是小浣熊即将离开妈妈去上学,妈妈为了缓解小浣熊的分离焦虑,在他的手上留下了一个吻的印记,告诉他每次想妈妈的时候就想想握在手中的妈妈的吻。年龄小的孩子需要实在的体验来实现安抚,“手中妈妈的吻”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形式。
在这里,希望所有即将进入新环境、谱写人生里程碑的小人儿们都能有一个顺利又平稳的过渡!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