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2)
问:人为自己的生存寻找或树立目的,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难道不对吗?
答:问题就出在自找和自立上,一个人、一群人或一个组织、一个政党,都在建立各自不同的目的,都在竭力地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些目的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就在所难免,这就是导致人间混乱与各种冲突、战争与灾祸的根源。
问:这个看似虚渺的问题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答:事实就是这样,人类的生存没有一个统一的目的,这就种下了一切的祸根,人类为此已经吃尽了苦头。
问:人们确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答:人不是没有思考和寻找,是在唯物和唯心的方向上根本不可能找到答案,于是人们放弃了,转而寻找各自的目的,产生各自的利益要求,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
问:这个"各自"不是要命吗?
答:这就是人类的致命伤,各自为生这个行为逻辑最终会毁灭人类,让人类永无宁日。
问:不各自为生不行吗?
答:人类奉行的生存竞争逻辑模式就是以生命个体为单位的"各自为生"模式,生命存在的原理和逻辑决定了生命个体的独立性,这个独立性就是"各自为生"的伦理基础,人类的生存理念就是生命观形成的。
问:可不可以改变生命观?
答:对,必须改变生命观,人才能放弃"各自为生"模式,取消个体的独立性,人类才能取得一致和统一。
问:这不是想当然吗?人正因为有独立性,才能争取自己的生存权,才能为获得生存利益而斗争,才有主张和拥护正义、惩恶扬善的的权利,生命的独立性是个人最后最坚固的防线,你想取消它?
答:正因为这条防线,将世界分开,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开来;正因为这条防线,造成了人彼此的分别,造成了是非与对错,造成了亲疏远近,造成了爱恨分明……生命的隔阂产生出无穷的灾难,人与人的距离,足可以埋葬整个世界。
问:这说法不新鲜,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
答:他为什么不说:他人即天堂?
问:他人能是天堂吗?人以什么理由做别人的天堂?
答:我们倡导的善良、奉献、爱、为正义献身等等社会美德正是针对人的现存状态,这些要求只不过是恶劣人性的修补剂,这些关于人的品质要求能弥合人与人因生存竞争而撕开的人际关系吗?能愈合每个人在生活中遭遇的累累创伤吗?
问:不能,确实不能,但人存在就有矛盾冲突,不也正常吗?
答:所以说,人的一切恶行恶念、一切痛苦灾祸,都是有理由的和必须要承受的,这人间的一切罪恶与苦难都是合符逻辑的,都是人默许制造的,是正常生活的必然结局。
问:人类不是一直在避祸求福吗?没有谁在刻意制造灾难或刻意接受痛苦吧?
答:我们用生存逻辑制造出种种灾祸,而我们躲避灾祸的最终办法是依靠幸运,谁不希望幸福在自己身边,灾祸降落到他人头上,这是人的基本心态。侥幸是人给自己留下的安慰之门。当然,不可能人人都幸运,人人都侥幸,叫做风水轮流转,苦难迟早得光顾每一个人,不正是事实吗?
问:人间生活就是这样,谁能改变?纵是神也不能吧?
答:所以,陷入苦难人生之中,人不知道该怪谁怨谁,只怪天道不公、命运不济。人们并不明白,让人无法脱离各种烦恼与苦痛的根源在哪里,人们找不到解决之道,数千年来束手无策,一愁莫解。
问:根源在哪里?
答:根源无疑在人自身,除了人,没有谁可以让人数千年来遭受相同的的祸乱与痛苦。
问:人遭的罪数千年来都相同吗?
答:内容与形式不同,但本质完全一样,都是人与人竞争生存利益所致,都是人对抗物质和对抗他人的结果。人类的核心苦难就是与存在分离,人与物分离,人与人分离,四分五裂的人心,分崩离析的价值体系,被肆意滥用和糟蹋的物质……在这种生存状态下,人怎么可能获得如意的生活?
问:这不是人自私和欲望的贪婪惹的祸吗?
答:自私和欲望的贪婪正是人间奉行的生存逻辑模式的必然结果,是人性必然产生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人间灾祸都是人允许和默许发生的。生之欲望和人之利益都是理所当然的,除此而外,并无另外的规则供人使用。人间法则只此一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人不是你战胜我,便是我战胜你,今天你胜,明天我败,角色不断转换轮回,胜败的对象在变,只有一样不变,就是彼此都在遭受着的痛苦,无论施加到谁的身上,本质结果都是一样的苦难。
问:你这是把问题极端化,一般人总的说来不还是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
答:否,这种人间战争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在所有人与人的关系中,即便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情侣之间,人与人的心理冲突和情感纠葛从未停止,其实正是在这些躲无可躲、防无可防的至亲关系中,人遭受的伤害最深,而且难以言说和无法表达。人与人的利益冲突转换为情感冲突和心理冲突更是透彻骨髓,让人痛不欲生。(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