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
很多书籍介绍都把《瓦尔登湖》形容为“一部唯美、宁静、恬淡的散文集”,但它可没有那么小清新,实际上这是一部犀利的、带有尖锐批判色彩的思想集。
作者梭罗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什么是超验主义呢?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其代表人物是爱默生和梭罗。
1845年梭罗到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多,之后写出《瓦尔登湖》。
书中,梭罗展现了许多吉光片羽般的珍贵思想,有辛辣讽刺的——“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无知,因为他全靠自己的无知活着”;有直言不讳的——“现在,哲学教授满天飞,哲学家一个都没有”;当然也有唯美哀伤的——“悲伤时候,多么容易想起快乐”;还有乐观豁达的——“我爱给我的生命留有余地,虚度岁月,我不在乎”。
至于难读,这本书主要难读于两点,一是,这本日记似的散文集,思维跳脱,天马行空,行文随意,毫无章法,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二是,文中很多句子的特点是先说“果”再说“因”,这不太符合一些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让人略感晦涩。
其实,那些字字闪光的珍贵思想就隐匿在一个个长句之中,你需要斟字酌句地读,需要一字一字揣摩着读,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
买不起房子?那我就去世外桃源隐居
梭罗认为,我们应该反抗命运的支配,逆流而上,寻找宁静的真我,而不是在庸碌的钻营之中耗损一生。去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如果只是听天由命,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绝望。
人类应该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探索生命,品味人生。假如人们能过宇宙规则中最简朴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所以梭罗去瓦尔登湖畔隐居,也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人的活法有很多种,并不是为了外在物质竭尽全力才叫活着,亲近自然,自食其力,追索内心中的曲径通幽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到临死之前,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活过从圆心能画出多少条半径来,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没有所谓的正确而又相同的生活。
如果仅仅只是执迷于一座别墅或一辆豪车,成为房奴、卡奴,那和被关在无形的监狱里有什么区别?人们似乎还不知道,一个人越是能够放下世事,才越是能够拥有更多。
当梭罗只身一人跑到森林里建造木屋、种豆、捕鱼、汲水时……有人嘲笑他的愚鲁:“放着好好的城市生活不过,干嘛去遭那份罪,简直是浪费生命!”但是梭罗说:“我爱给我的生命留有余地,虚度岁月,我不在乎。”
也有人质疑梭罗的观点:难道只有返璞归真,归隐大自然才是真正的生活吗?
其实不是,生活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最重要的是跟随本心,而不是严守世俗的规则。梭罗去湖畔隐居,并不是为了让人们效仿他,他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同越好。
每一个人都应该谨慎地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是沿用他父亲的、他母亲的,或者是随便某个人的。年轻人可以建筑,可以耕种,也可以航海,不要阻挠他去做他愿意做的事。
阅读对于人类非常重要,它是我们进步的阶梯,能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拓展视野,锻造内心。梭罗是一个非常热爱阅读的人,在那个简陋的木屋里,他依旧没有放弃阅读。
整个夏天,梭罗把荷马的《伊利亚特》放在桌上,在工作间歇时翻一翻某些诗篇,阅读的过程就像给心灵汲养。梭罗认为,那些可以读荷马或埃斯库罗斯的希腊文原著的学生,是决不会有放荡颓废或爱慕虚荣的可能的。
在梭罗眼中,书本应该被谨慎地,含蓄地阅读,读者应该斟字酌句地找出每一个字代表的含义,尽我们所有的智力与能量,来思考文字深处的内涵。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这种训练一旦养成,就可以成为终身性的技能。人们应该去读那些难读的书、经典的书,只有在这些书中,我们才能有所收获。
有人觉得,梭罗一个人住在荒野湖畔,一定很寂寞,总会想要和其他人接触一下吧,特别是在下雨或下雪的日子里。 梭罗的回答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之中不过是一个小点。在我看来,空间上的距离并不足以让人感觉寂寞。就算两个人挨得再近,也不能使两颗心灵更近。我确信我很喜欢我这样的生活,没有比孤独更好的伴儿了。在众多访客中,梭罗最喜欢的是一个性情开朗的伐木工,这位工人没有什么学识,但心胸却很豁达,对万事万物,他有着独特的见解。曾有个投机的革命家问伐木工,想不想让这个世界改变。伐木工哑然失笑,他说:不必,我很喜欢这个世界现在的样子。
在伐木工人身上看不见对物质的欲望,只有一种享受当下的安然,他愉快地生活,眼睛里时常溢出高兴而满足的神情。
梭罗通过伐木工发现,在最低贱的人中,即便终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又目不识丁,却也可能出现一些天才,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从不假装什么都知道。
你要说你要说的话,而不是说你不得不说的话。任何真理都比虚伪好。
热爱生命,认真度过每一天,就是真理。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都要面对它,生活它;不要躲避,更不要用难听的话咒骂它,它不像你想得那样坏,尽管贫困,你也要爱你的生活。你要相信,即便是在贫民窟中,你也可以生活得愉快,高兴,光荣。
不爱慕虚荣,不追求奢侈,就是真理。我们不必去追求多余的财富,多余的财富只能买来多余的东西,但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应该把贫穷当成园中的花草,然后像圣人一样去耕植它。不要找新花样,无论是新朋友或新衣服,都是给自己增添麻烦。万物不变,是我们在变,你可以卖掉你的衣服,但要保留你的思想。
不模仿他人,只做自己,就是真理。个性是人类身上最能散发光芒的东西,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这样能和其他人发生真正的联系,那是一种思想与个性上的碰撞。
你内心信奉的东西就是你的真理——信奉道德和善良,那么道德善良就是你的真理;
信奉爱,爱就是你的真理。我们不用去管别人的真理是什么,只管去寻找自己的真理。
当然,你也可以对上面那些梭罗式的真理表示质疑,但如果上面的某一句话能够引起你的一点点思考、一点点想法,就已经足够了。
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多之后,梭罗离开了那儿,重新回到了都市,很多人认为梭罗是过够了那种艰苦生活,所以又逃回了现实世界。但梭罗说:我离开森林,就跟我进入森林,有同样的理由。
我觉得也许还有好几种生命等着我去过,我不必把更多时间来交给这一种生命。
至少我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那么他一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梭罗不会把自己固化在一种生活模式之下,他要追求更多的生活方式。在梭罗这种类型的人中,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追求最好,而在于体验得更多。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不妨如此,在自己疲倦时,换一种生活方式,辞职旅行,小城定居,换一份新工作,无论选择什么都可以,当然这些选择并不代表着我们生命的重点,而是给麻木的生命来一次缓冲。你是想过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想换换口味,试试别的活儿法呢?也许生活的形式只有五彩斑斓才会令人难忘,没有一点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
而梭罗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于他整个人的独特和勇敢,他比别人更多地逃脱了概括,逃脱了归类。他时而活得像个隐士,与山川草木做朋友;时而又活得像一棵树,坚毅,果敢,永远向上挺起身躯。
虽然他是孤独的代言人,但他以他孤独的方式,让世人认识了他。
他向世人传达——人类应该心灵单纯,简单的生活。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不要用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要以多余的金钱去购买多余的东西。
《瓦尔登湖》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是久远传世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启示人类心灵的圣书。
尽管我们不能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但依旧可以在当下的每一刻里寻找自己内心那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让心灵得到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