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栏目是身体记忆对来访的人进行回访
观察人与物在时间流逝中发生的变化
亲情是一种独特的羁绊,无法选择也无法逃避。于父母而言,孩子既是责任又拥有特权,总有千万种的期待;于孩子而言,父母则是睁开眼睛第一眼就看见的光明和未来,总是意味着千万种的希望。
01「父母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通道」
六六的到来对于紫艳和先生来说是个惊喜,也是个意外。
从大学初识到现在,紫艳和先生已经恋爱七年结婚三年了。紫艳是个追求自由的人,本来想着多享受几年二人世界,35岁再生小孩,可是没想到刚刚结婚半年,六六就出生了。
在紫艳看来,如果要将人生划分成几个阶段,那么恋爱结婚是一个阶段,生孩子则是打破了过去的种种,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谈恋爱和结婚,都是两个人的感觉和默契,是两个人的生活,一旦有了孩子就像一下子回归到现实中,所有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要学会习惯有个人天天围着你转,习惯有个人在家里上蹿下跳,把你辛苦打扫的房间糟蹋掉,更要学会去照顾、教育一个未知的生命,对于紫艳来说,这一切虽不适应但可以接受。“孩子打乱了所有的规划,但是既然到了我们就要替他负责任。”就这么手忙脚乱的,紫艳和先生一起迎来了六六的出生,也决定一起伴随着六六的成长。
“一个小孩子的成长太快了,从小婴儿只会爬到学会翻身走路,好像是一个突飞猛进的过程。”紫艳觉得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时间是最珍贵的,也是最依赖父母的,她不愿意错过孩子任何一个成长的细节,更希望在这段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依赖感。所以他们约定好,这三年彼此克服困难,调整工作,共同伴随六六的成长。
宝宝刚出生后紫艳利用休产假时间,在家里照顾他;两年后,紫艳恢复工作,先生则承担了在家照顾孩子的角色。她从没担心过先生带不了六六,“我们不能以女性的角度要求男性,不能以自己的标准看待对方,父母也不该是复制粘贴一样地教育孩子。” 如她所说,父母两个人照顾一个孩子,看着他不断惹麻烦然后成长,这样一个摸索的过程,对紫艳来说是虽然辛苦却充满乐趣。
六六是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上蹿下跳是他的日常,在墙上乱涂乱画等一系列操作让紫艳觉得自己常常面临崩溃的边缘。面对崩溃时刻,紫艳开始学着从孩子身上找乐趣。给孩子拍一些搞怪的照片、或是记录下一些出糗的时刻。“我就想着,等他长大了放给他看,那一定很有意思。”这么调整着心态,她觉得自己越来越佛系,甚至开始享受这个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如果说家庭是一个team,孩子就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而夫妻就好比是即将上战场的“战友”,既不能弃甲曳兵地仓皇而逃,也不能做无所事事的甩手掌柜,他们要齐心协力地面对任何困难才行。足够幸运的是,这个战友愿意和她共同分担,愿意承担她突如其来的坏情绪。在刚生下六六不到半年,紫艳有段时间经常因为某些小事钻牛角尖,哭的稀里哗啦。她想,如果不是先生的包容和坚持,她一定会崩溃的。就这样和丈夫一边沟通学习,一边互相扶持,过了快三年的时光。
“其实很多时候我会觉得我的孩子并不是我的孩子,他只是通过我去认识这个世界。” 紫艳认为亲子关系其实是平行的,父母只是他迈向世界之前,告诉他规则的人,并不能替他承受代他去走。
“每个人最终都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父母只能给他一个平台,有能力就推他一把,剩下的都是孩子自己的路。”
一个人的生命由另两个人来养育,这本身就是一件足够伟大的事情。给予六六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培养他学会爱与被爱的能力,剩下的人生价值便是他自己要踏平的荆棘。
父母能做的就是看着他们前行,然后默念一句不必相送。
02「自学成才,时刻准备着的爸爸」
一月,知奇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生日。从尚在襁褓中的小婴儿,到现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小精豆子,臧昊看着她一点点长大。
也许与导演这个职业有关,臧昊不喜欢超出计划的变故,也不允许自己出现手足无措的状况。“就像拍一条片子,所有人都会问你‘导演怎么办啊’,这时候你得一件件去解决;到了孩子这儿,她遇见任何问题了,你也不能慌,解决问题更重要。”从最开始,臧昊就用最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所有的“怎么办”、“不知道”和临时的手足无措都是不负责任的体现,更不是一种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现在已为人父的臧昊,对孩子有着超出常人的细心与耐性。从妻子备孕期间,他提前学习,事无巨细地了解女儿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不是每一种状况都会出现,也不是每一种方法都对小知奇有效果,但就如他所说,“方法千千万,总有一款适合你。”
其实对一岁的孩子来说,睡眠和吃饭是最大的两件事。作为父母,作息时间会不可避免地跟随孩子而变化。只有孩子睡着后,大人才能工作和休息片刻。从有了女儿,臧昊有意调整了工作时间,“有孩子就不能天天跑出去拍片了,得找坐在家就能完成的工作”,臧昊觉得为孩子、为家庭改变,并不算是牺牲,相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从这种改变中,臧昊也慢慢意识到,孩子真的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除了与父母融进骨血里的相似,还能照出父母最真实的样子。他开始试图慢慢改掉所有的坏习惯,给孩子树立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我现在戒了烟,也不怎么出去喝酒了,不会天天宅家里吃外卖,就连拖延症都改了。”
但是就算再积极的心态,面对某些时刻,臧昊还会有些忍不住自己的脾气。
宝宝的饮食有很多要求,不能放盐,口味清淡,还有一些食物禁忌。费尽心思为她做出一顿饭,知奇却不领情,甚至有时候会任性发脾气的扔掉勺子。这让臧昊多少会有些崩溃。“最开始就跟赌气似的,也会想着不吃就不吃吧,饿了自己就知道过来吃。”但臧昊觉得赌气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后来也看了许多书和文章,明白了孩子的情绪都是理由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开始哭。
孩子不会说话,哭就是她向父母释放的一种信号,她用哭的方式告诉父母自己没有的需求没有得到关注。”于是他更多的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她不吃饭是不是因为饭菜凉了?或者是吃饭的时间不对?臧昊也在边带孩子边学习的摸索中,陪伴孩子长大。
虽然小知奇还处于管谁都叫爸爸的年龄,但是她一发出‘爸爸爸’的那个声音,臧昊就觉得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所有的困难、辛苦和崩溃瞬间化为乌有。
他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女儿成长为独立聪明又漂亮的女生,希望她为人和善却不过分善良,希望她有酒有肉有朋友,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代名词都给了她。
对于一个爱品酒的导演父亲来说,在夜晚跟女儿一起喝杯威士忌,说说最近的遇到的两三件事,大概是最完美的人生了吧。
03「生活中有规划,心灵又足够自由」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英雄。如果说有的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勇士,为他们披荆斩棘承担未来的风雨;有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引路人,他们为孩子创造自由的环境,提供精神依靠,Yiwen家就是如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Yiwen是典型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她热爱工作,雷厉风行;做事追求效率,喜欢极限运动。似乎都与传统意义上“母亲”这一形象不符。但又确确实实存在于生活之中。怀上小潘一个半月,她还不知道自己怀孕了,还像往常一样去爬雪山,并成功攀登五千米级雪山。于Yiwen来说,孩子不是生活的附属品,更不是由谁去肆意改变。她尽力教会他爱与被爱的能力,教会他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然后后面的路,就是小潘的征程。
小潘四个月时,Yiwen就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小潘日常的衣食住行都交给家里的阿姨负责。每周末阿姨会休息一天,这一天就是小潘和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日。
有次,小潘不小心碰倒了Yiwen精心照料的多肉植物,Yiwen教育他不要伤害别的生物。刚满一岁不会说话的小潘听懂了一样,慢慢地把碰撒的小石头一颗颗捡回花盆中。“小孩子其实能听懂大人说的话,所以说与其像小孩子一样照顾他,呵护他,不如把他当做独立的个体。”
这件小事儿,让Yiwen觉得自己更能懂得尊重的含义。“我以前就没有小孩和大人的概念,倾向于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小孩。看到小潘的成长更加能够明白尊重孩子带来的结果。不过分要求他做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事情,不强加给他自己的想法,就更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潜力。”
在传统意义的家庭中,父亲会承担更多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责任,而母亲会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在外人看来,他们都是愿意承担“父亲”这一角色。
Yiwen说,“我们想教给他什么是对错是非,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教育他培养他,但是不会过多关注他的生活细节。”或许因为她和丈夫都有坚定的信仰,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的恩赐,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任由父母去塑造,去揉捏,变成父母心里理想中的样子。所以十分关注培养小潘的自主能力,给了他足够的时间探索自己。他们希望小潘长大后在生活方面能有规划,在心灵层面又足够自由。“我们也常常会讨论如何教育孩子,或许是因为目标一致,即便方法常常会有不同,但同样的目的会让我们殊途同归。”因此在小潘的教育问题上他们很少会有争执。
三个家庭,三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无论是对孩子的细心呵护、亲力亲为;还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探索世界,寻找自我。都是父母对孩子的心思和期待。他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第一次承担对他人负责的使命,他们也在学习,学习如何成长为更好的父母。
每个父母都想做孩子平凡世界的超人,每个孩子也都是父母日复一日生活中的梦想。
如果你有关于身体的故事,欢迎分享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