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末尾,又收获了一本好书,迫不及待的加入了必读书单。
昨天和老公还在聊天,我问他“你觉得你现在活成了父母期待的样子还是自己喜欢的样子”,老公的回答和我的答案一样,越长大我越活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而且我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主动的人,我的朋友不多但都有着深厚的情意。我们可能许久没有联络,但是我觉得丝毫的没有影响,再次见面情感依旧。因为我认为,如果因为不联系,情感就减淡,那么这份友谊也是不牢固的。正因为此,我能忍受独处的孤独,在单位如果同组的人凑不起来,我都会选择自己饭桌吃饭,可能对有些人来说,受不了没有饭搭子的感觉,我却觉得自己吃饭很自在。我的这种状态就像书中讲的主动孤独,我没有自我封闭跟每个人都没有建立连接,一旦有同事和我一起相处,也会聊得很愉快,但是我更喜欢自己安静相处的那个状态,不被他人打扰的感觉。
家人有时候会关心我,为什么在单位不找一个知心的朋友或者知己呢?我想说单位的人际关系复杂,我可能还没有找到那个真正跟我同频的人吧!
对书中感触最深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牺牲那么多,依然不被认同?有的父母为孩子做了很多,但是孩子依然不领情甚至厌恶,其实都是父母在自我感动,他们觉得他们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为人父母的任务已经完成,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孩子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就像给孩子喂饭,一定要让孩子把碗里的饭都吃掉才觉得安心,从来没有想过问问孩子吃饱了没有或者究竟喜不喜欢吃。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孩子会挑食,因为大人负责做饭,他们先挑了一遍了。
明白这一点还是很虐心的,明明我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牺牲了那么多,到头来只落得自我感动的下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事实。平时我们都住在孩子的爷爷奶奶家,周五晚上会回到自己的家,我一到家会开启清洁机器人模式,嫌东嫌西,嫌弃孩子到处乱扔的玩具,嫌弃老公衣服不放到相应的位置或者不帮我归置拿回来物品。这件事情就很值得寻味,如果我自己回到家或者只有我和孩子回到家,我的情绪化会明显减弱,只会默默得收拾完。但是老公一在家里,我就会变得情绪化,我可能就是想让另一半看看,你看我为了这个家做了这么多贡献。然而,老公和孩子看到发飙的我会想法设法远离现场,殊不知我可能只是需要一句认可的话语“我们都觉得你最重要”。
此外,我还会想到自己对孩子的抱怨,“妈妈为你付出那么多,花那么多钱,腾出自己的时间陪你上辅导班,你还不愿意去”或者“妈妈为你付出那么多,不去工作陪着你,你还不好好学习”,我们都没有好好问问孩子他究竟喜不喜欢,或者我们不陪孩子的时候有没有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只有剖析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才能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一股脑的推给外部世界,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和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