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常常被误解为一种厌世、懒惰、放松自我的代名词,甚至也被某些人以寻求超脱的借口来逃避世事,其实它真正的内涵被大多数人所误解,我觉得它和儒家的“中庸”,佛家的“空”一样,都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的精华,甚至我认为它们之间有很深的相通之处。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能活成这样的人都是活得通透,甚至是开悟之人。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或者什么也不做,而恰恰相反,是在保持觉知,时刻处于当下的状态中,既不偏左(急功近利),也不偏右(敷衍了事),没有受到大脑情绪的影响去做事,真正做到合适,这也就是孔子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吧。虽然孔子对“中庸”推崇备至,甚至他说自己也不能完全做到。但并没有给出如何达到的方法,而佛陀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并告诉我们到达的方法,不需要向外去寻求。他看似很难很难,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制,但其实正好相反。他需要我们放弃头脑中的努力,顺随万物,而这正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原始状态,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而且从未离开,只是被我们进化的大脑所蒙蔽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排除头脑的干扰用心去感知他,持续的练习,直到合一,这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