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轻澜
01
在不同的时间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这本《深度工作》,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没读几页就读不下去了,但当我需要它时,它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并且我能够将它读完。
深度工作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专注时长有限),尽己所能,得到较高的产出,实现“work hard, play hard”,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读完《深度工作》后,我想到了一个词——专心致志,并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投入自己的志向,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做到极致,
并非是对之有了新的解释,而是之前读到这个词,只能说看到了,却没有究其深意。换言之,未能知行合一。
02
我之所以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得益于常年的独处及独处时的阅读。
听外婆说,我读学前班时,一回来就搬着小板凳在门口写作业,也不用大人催促。读小学时,我便能在书店抱着一本书读一下午。
在寒暑假,周边没什么朋友,也因此有许多时间专注于读书:读哥哥姐姐的教材、读在大舅家看到的一本武侠小说、读自己买的书。有的书能翻来覆去读好几遍,百看不厌。
我也十分享受独处时的专注状态,静若湖光月影,心亦安然自在。
也因此,我能在坐车1小时且晕车的情况下,一周读完了《活着》。在我以为没什么收获的时候,写了读后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我常说阅读与写作是我坚持得最久的一件事,对也不对。“专心”有了,却没做到“致志”。
在2022年伊始,我为自己定下了5年目标:每天阅读并写笔记30分钟,每3天完成1篇文章(一修二改三发布)。从2022-2026,我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全力以赴,且细水长流。并用五年日记来记录我的五年写作历程。
03
当我开始下意识地,将这种专注的状态引入专业学习时,我发现使我坚持得不仅仅在于兴趣,还有可见的进步(被解决的问题)、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我苦苦寻求专业与业余的平衡而不可得,原因在于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对专业领域投入的时间、精力都不足够,还在于自己的拖延。
最近在培养自己“专业(要事)为先”的习惯,起床洗漱后的第一件事,不是问自己先做什么,而是接着昨天没干完的学习任务继续干。
一直坚持到自己走神,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再继续。
目前可坚持2小时——在自己保持清醒地情形下,全神贯注,减少出错,有错误也能立即找出原因并解决。
也许在专业与爱好方面的平衡关系我发现的有些晚,但往后,我会减少自己的“失控”。一路走来,我减少了许多自己想要进行的爱好:练字、绘画等,并明确自己的目标,留下:阅读与写作、英语、拍照。
每天不用纠结于时间该如何分配,有的放矢,减少内耗。
04
书中所言“工作时,就认真工作,完成时,就放松下来”,让我想起了初中英语老师上课时讲到的一句话: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Tom a dall boy。
但松弛有度的“度”也不易把握。
我发现自己专注一段时间后,从放松变成放纵,只在一念之间。
尽管我没有觉得有压力,但可能是放纵的这段时间,缓释了这部分压力。问题在于这段时间比较长,因此努力也变成了“间歇性努力”。
内驱力不足,没有外力督促,自己便不想行动。
因此,在专注的深度工作之余,学会放松也很重要。把握好二者的度,才更有益于长期的发展,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拖延。
“工作终止仪式”便能派上用场。
说来惭愧,我虽秉持着“学的时候好好学,玩得时候好好玩”的理念,却未时刻做到,该学的时候去玩了,便将自己陷入了窘境。希望在2022能有所改善(正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