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真的爱学习吗?不排除。
那么,事实的真相呢?恐怕真正热爱的着实不多,至少开始是这样。
前两天偶然看到了果戈里书店的一个链接,内容是关于小程序讲座的介绍,于是,果断地参加。后来,像我这样的电脑盲写出了那篇《大数据时代,小程序唱戏》。同样,因缘际会,今天来到了哈罗会——哈尔滨的罗友们举办的混沌研习社的分会场,学习了薛兆丰〖1〗老师的讲座——《从想象力到削平的社会》。
参加之前原本以为只有我这样的“闲人”才有闲情雅致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可惜一到现场我就傻眼了:20个名额满员!光是满员倒也罢了,可是你能想到吗,来参加学习的居然只有我一个大学生,大多数都是毕业3-10年的从业人员。当时就感到大家不一般,周末放假,不去休息、不去陪家人、不去度假,而是来到这里学习、充电、成长自己。
下午拆课的时候大家依次自我介绍,让我对大家有了一个更为详细的了解。在这些“大人”中,有银行白领,有大学老师,有IT精英,也有自主创业的追梦人。他们有的来这里是为了开拓视野、链接上层资源,有的来这里是为了继续学习、深造、成长自己,有的来这里是为了跳出自己的圈子、找寻新的同道中人,也有的来到这里是为了找寻新的商机、探秘未知的领域。这里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从业者,这里有辞掉所有工作准备继续深造的白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安分,活着就要学习!
有的人说了,“什么学习?不过是听一点吹牛的谈资,回到自己的圈子让他人羡慕……”
对于上面的朋友,我想说,你们说的没错,但是就算是吹牛,你也得懂人家说的是什么吧!究竟是有牛可吹,还是对牛弹琴呢?人家说一个基尼系数,没听过;谈一个经济共融,不了解;那么,你不觉得你的生活有点与世界脱轨了吗?就像人人玩着微信、写着简书、听着喜马拉雅、看着分答,你却在一边追剧、打网游……人家考虑的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式,你在担忧的是中午去哪儿吃饭……人家关注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原有模式的饱和,你在唠的是晚上在哪儿包宿……
还有的人说,“他们想要更大的成功,自然要好好学习,我将来混口饭吃就行,用不着那么累……”
这话也不错,可是,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你想混口饭真就那么容易吗?现在想得挺好,混口饭。恐怕毕业时,就是拼命地托人找工作,好不容易塞了钱,给了机会,一去面试,一问三不知。你让人家怎么用你?给你报个MBA,读上两年再回来?现在每年毕业的高材生这么多,能吃苦、会干活的优秀青年一堆堆,你有没有想过:凭什么?
打游戏、追剧的大学生就不说了,没必要谈。咱们看看那些整天忙着学习、忙着成长的大学中的佼佼者。首先,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很多成绩优秀、能力突出,但是学的、会的却只是市场淘汰的过时品,等到毕业一对接,发现依旧小白一个,啥都不懂。其次,同学眼中的好青年,活动举办、企业洽谈,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毕业到用人单位看看,能力不错,能干活,同样地,视野狭窄,缺少对新鲜事物的认知……
今天与一个姐姐聊天,她谈到大学时光的荒废,没学习也没玩,没记忆……甭管人家是谦虚还是事实,今天,人家坐在混沌大学的课堂,走在成长的旅途。一个结论,走入社会后,情商、智商很重要,大学没好好成长,毕了业早晚要补课!
这里不想劝大家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想说什么合上笔记本、走入课堂的空话,更不愿说走出寝室、走向社会。但你该清楚,这个时代,这个环境,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地学习、成长,你,究竟该忙些什么!
关于大学时代的学习、成长不想说太多,先迈出第一步就好!别问太多方法,先做了再说。做了,你会发现有的是方法;不做,告诉你一百条也没用。
接下来谈两个盲区:
盲区一:大学毕业,证书很重要
首先说明一点,我只说我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道听途说的我不说、不辨真假的我也不说。一个姐姐,大学期间过了六级,毕业找工作,然并卵,就是从未用过。当然,不排除工作性质的要求,但是你该清楚,四六级要的是什么,用人单位要的是什么。一个是英语能力,至少也是个为了目标而愿意付出努力的态度;另一个,是价值与效益。你是牛津、哈佛毕业,在企业混吃混喝,倒远不如一个给企业带来切实的利益的普通本科。
还想说个亲身实例,光说朋友的事情,说服力也没那么强,咱们看自己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级特等奖、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高级软件工程师(UG/JAVA),牛吧!可事实是,这两个证书我几乎没做什么(我是作品整理者,勉强算是领队负责人)……
所以说,除却表面的光鲜,你要看看你究竟会干什么,你有没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有,你的不可替代度有多高。
盲区二:大学期间,能力很重要
能力很重要,没错,但是你要看看是什么能力。是学生之间的活动组织,还是班级聚餐的领头人;是学校晚会的承办,还是消极对外活动的公关……举的几个例子已经算是大学时代出类拔萃的了吧~~但事实上,你会发现走入工作岗位仍然需要过渡期,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与适应。一个问题:你的角色定位在哪里。如果你始终认为你是一个学生的话,那么好了,你再怎么玩,也始终是过家家。
2016年年末在一家教育机构参与公司年会筹划,期间旷了学校的课程设计,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上班路上都在想着各种各样的创意、经营着自己的种种灵感。有人问我无比忙碌、劳累的十天准备、三天举办我收获了什么,我想说,至少这是我自己亲手筹划、实施的一个公司行为,不是学生们的过家家。那种数十万的资金在手中流转,从前期策划、宣传到过程中的实施、再到最后成果的验收,那是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永远学不到、也体验不到的。
记住,能力确实很重要,但转换一下角色,毕竟,将来应用能力的时候,你不是一个学生,或者,你不仅仅是一个学生。
盲区三:学习一定要去图书馆,最次也是教室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死读书?真的没必要,只要你有一颗想学习的心,无时无刻无地不可。记住:你关注什么就会放大什么,你关注人家的优秀,你就会学到人家的优秀。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学楼或是图书馆,到处都是,校园里,食堂里,运动场……真的看你怎么去学。当然,如果你能根据实际问题去学习那再好不过了,因为再没有比你清楚这时学习的必要性了。
不要限制自己,不要局限自己,只要你想学习,哪里都可以,什么时间也都可以。
说了这么多,有亲身体验,也有废话聒噪,很感谢您的阅读,本文的观点纯属个人体验,若有不同意见,欢迎探讨。世间道理本无对错,全看应用环境,期待与您的交流!
不爱学习?没关系!
怎么办?先学了再说,总有一种方式适合你。
〖1〗薛兆丰
经济学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2000年被《新周刊》评为顶尖人物,2002年出版《经济学的争议》,2006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中国十大青年领袖,2008年出版《商业无边界——反垄断法的经济学革命》。2009年出版《经济学通识》。
薛兆丰一直强调“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
罗胖力挺的学者之一,也曾多次引用其经济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