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做个全面充分自由发展的人

《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这本书都是聊什么快乐怎么快乐,怎么好好过小日子。

那会不会说明我们现在真的不太快乐?我们现在的日子真的有点难?然后大家都觉得很卷?所以才会说,得不到的那个就一直在骚动。就苏东坡现在突然之间就强势回归。

有可能因为苏东坡他主要是给人感觉就是说,受很多挫折之后,还保持快乐。就是不断地倒霉,但是不断地还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而且还活出了那种生活的品位,这个可能比较打动目前有很多状态的人。

这本书里面有一个主题,就是第一要作个闲人。

如何定义“闲”?

可能越忙的人可能越要闲。做不到也要做,就是它确实一个是,你越忙碌的时候越要学会,就是你要懂得我们中国人讲的叫“止”,停止的止。

不管是儒家还是佛教,“知止”这个是很重要的,就懂得会要停下来,至少最简单地说,要劳逸结合。当然哲学层面,它还有更高的一个意思,作个闲人,它不完全是我们理解的跟忙相对,不完全。它更多的还是就是心态层面,甚至可以说是心性层面的。

就是不是说无所事事,不是说我不干活,而是就是我在做一件事,甚至在做很多件事的时候,我的心不会累,甚至我的身体也不会觉得累,这个才是叫闲。

这一定是一个特别舒服的状态,就很很松弛,还是很有节奏感。因为普通人在遇到各种突发状况的时候,很难不紧张,很难不崩溃。所以怎么治愈自己,真的是我们现在要过的一个非常大的关。

苏东坡和“治愈”有什么关系?,

苏东坡是一个比较具有样本式的一个人物,他的原因很简单。

第一个是因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好是北宋 ,北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巅峰,当然也是中国整个经济繁荣,跟那个美学繁荣的一个巅峰。

第二个原因,当然苏东坡本人他确实很有代表性,他不仅有才华,而且最重要,他是一个生活的人,他不是像跟他同时代的,比方说程颐,你看很多那个理学家也很优秀,但他们是个思想家。

如果要交朋友,比如坐着聊天,你看我愿意跟你聊天,我们俩放一小酒,吃点花生米,很高兴。然后如果苏东坡在这里,你就觉得好开心,然后可以去旅行,可以一起吃东西。但是你说对面要来一个程颐,你有什么感受?

也挺好,程颐先生也是一个很就是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只是不一样的风格,他比较严谨,比方说你也不能喝酒,你作为一个要那个对自己的言行要有规范。甚至皇帝,一个小皇帝,把一棵树枝给折断了,他都会批评皇帝,因为你看你要有仁义之心,不要把那个小树苗给折断。

但苏东坡觉得,这个有多大事呢?一个小孩把一个树枝搞断了,他就好像无所谓就是,所以程颐那个就不一样,在我看来他们,就是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或者说那种思想风格是不太一样的,一个比较偏文学,一个比较偏那种,就是偏那个思想层面,偏哲学一些。

所以其实我们现在来看苏东坡,也会觉得他虽然在北宋,就这个时代,但他的一生也是大起大落的。五次磨难,然后在仕途上面,你看,三次就被贬谪,然后说就是问我的这个今生的功业,然后黄州、惠州、儋州,这都是在被流放。

所以这个事情,搁在一般人身上,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创业三次失败,高考三次都没成功,然后去什么竞聘上岗,三次都被刷下来了,你都觉得这已经是很难承受的人生了。可是苏东坡怎么就活得那么治愈呢?就他身上特别关键的词是什么?

关键词,觉得还是这个闲,作个闲人。他确实有一颗闲心,就是他任何时候,一个是比较淡定,这个闲意味着,一个比较淡定。所谓淡定,就是刚才你举的那个例子,你说那个妈妈,她是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你看,每个人对这个世界是有预期的。

但是就是在人生的那个现实当中,经常会跟我们预期是不一样的。就我来到这里可能我进不来了,或者怎么样,或者正好你又莫名其妙把这个事情忘了。那有些人他会抓狂,有些人会抓狂。但有些人你看,一面当这种预期跟我那个预期不符合的时候,他就会你看,他还是很淡定,他会顺着走,他不着急,他就是算了。既然情况改变了,那我就按照禅宗叫拈花一笑。

你看那个禅宗里面一个公案,不是讲那个佛陀拿了,本来是要上课,讲法,结果他什么话也没说,拿了一朵花,那所有人就等着他要上课了,但只有大迦叶笑了一下。

你看大迦叶就等于是,你看,一般人在那个惯性当中,我预期是佛陀要讲,就是讲法的,他要开口说话的。他不说话的时候就抓狂,就怎么搞的,还要等待。但是只有大迦叶当下看到花我就笑了,就你不讲课,你拿到花,我就把上课的事情我给忘了,那就好像我来,我要找你约,本来跟你约好,但你不在算了,我正好这里也没来过,正好我在这里就逛街多好。正好去在这里逛来逛去,就是说可以,就是他是,这个是一个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你看,就是一种应对能力。

就是当那个预期不吻合的时候,我自己的心智,就是有一种能够调节的一种能力,就好像个房子里面,月光能照进来。

忽然想到你看拈花微笑,它有一个著名的词,就是心领神会。就是你首先心里头得有,你才能够领受得到。接下来叫神会,就当你真的能够理解的时候,那是如有神在的。所以你看他就非常气定神闲。

这本书,序言里面专门提到一件事,就是去看当年大哲学家罗素,他有过中国旅行,来了以后,他观察当年的中国人,他就会说其实那个年代,我们还是生活得很贫困的,而且好多人的生活是非常封闭,也不现代的。但我去看那时候的老照片,就是罗素曾经在上海,就是他住在那里,然后在和平饭店的书桌上面写字,拍下的照片,街上的人可能非常瘦,衣服也都并不华丽,但它整齐。

接下来那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清朗之气。所以罗素也说,说中国人为什么那么优雅,那么快乐?就这个问题,我觉得也会有人问过您吗?就现在的中国人,和罗素当年看到的中国人,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中国人比较容易感到快乐?

就是中国一直在变化,但是罗素来的时候,还是正好是那个民国时期,还是算是就是古代刚刚结束,所以就是说还是中国人还保留了就是说古代的中国人,或者说叫传统的中国人。

但传统的中国人,确实我是觉得就是说,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他们就整个的表现出来,就是那种样子,就你说的,他比较松弛,按照我们现在说比较轻松。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人因为他很讲究那种就要知足,知足常乐。还有一个就是对那种生活艺术很讲究,就哪怕你看我再穷,我也要搞得干干净净。就这是罗素在书里也讲到。

再穷他也是要搞得很干净,也要种花,你看也要把那个自己的房子,把自己的家收拾得就是有点那种艺术气息。那这个是可能是造成那个就是传统的中国人,总是比较快乐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是。

罗素就在一本书叫《中国问题》,他就说我发现了这么一件事,就是在同样的生活水平下,中国人比较容易快乐,因为他们还是有一个文化传统的。

但文化这个词,平时是感觉不到的。在很多人的行为细节上面发现,比如有一次我看见张爱玲的一张照片,她和李香兰,那个歌星一起拍照,结果李香兰个子比较矮,但李香兰轮廓长得很好看,她是混血,然后张爱玲坐在这里,李香兰就站在她的身后,那个椅子背上。

好经典,然后张爱玲那个身体的语言和眼神的姿态,她是不看镜头的,她的眼睛是斜着的,然后她穿的衣服也松松的坐着,那种松弛感,好像只有在东方人的姿态里才有。

《简·爱》《傲慢与偏见》里面,那种女孩子都不是这个感觉,包括乔治·桑就很现代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感觉。

这个可能跟中国传统文化,它还是一个是强调你看天人合一,跟自然融为一体这种东西,还有很重要有两个观念,可能是快乐的这种思想源泉。

一个是中国人相信因果报应,他相信业力,他相信因果。所以他比方说,他很容易就是给自己的那种苦难找到一个理由,就是能够接纳这个东西。就像现在倒霉,可能我前世可能是有些什么问题,现在无非是个还债。

那现在有得到一个好处,那无非是前世可能干了一件什么好的事情,现在也是把那个等于是把银行拿的钱拿掉了,就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这种因果思想,它会给中国人,传统的中国人,他会比较平静。就是遇到灾难,他也就像苏东坡最典型了,他每一次倒霉的时候,都说我前世你看。那遇到好的事情的时候,他会很警惕,遇到好的事情,比如说他后来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会非常警惕,他觉得这很可能是个灾难就要来了。

所以因为就说是因为我一方面是因为,你看我把原来积累的那个就银行的存款花掉了你看,花掉等于就没了,就这个就这一种好的那个果报也就一笔勾销了,所以他会。

另外一个是道家的,道家就老子里面,你看祸跟福是相依的,就中国人有这么一种想法,所以中国人每次你看碰到那个灾祸的时候,就是叫什么?叫那个失马?那个什么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那个等于是福气的时候,反而有时候觉得隐藏着危险,就是那种就是那种辩证思维。

那这两个东西基本上认为,后来不单单是中国的文化人,像苏东坡这种,一直就中国的老百姓,就像小时候像我祖母那代人,都是这样的。就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是因果思想,一个是那种就祸福相依的,所以他会很平静很平静。就是说你看,倒霉的时候不慌张,不怨天尤人,但是福气来的时候,就是说很淡淡的,就是很珍惜,然后很快就放下了。

有一次特别好玩,在迪士尼还看到有一个妈妈,带着他那个小孩子在那里玩,特别高兴,尖叫。然后那个妈妈就说不要叫,乐极生悲。

祸福相依,乐极生悲,就中国人一直就是,所以你一定要打住打住,就是你名气最好不要太大,他觉得这是个祸害,钱也不要太多,都在有和无之间。就是你反正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就行了。

这是中国人那种他向往的那种人生境界。所以他平时活得你看比较淡定。但现代的中国人是因为受工作制度的约束,都996了。

还有一个消费主义,就是商业文明。社会设定了你要工作,要买房子,要养家糊口,然后要达到某一个层级,然后你的一个社会身份的标准。

就是要上升嘛,所有的广告都在告诉你说你还差一个什么什么东西,否则你是不成功的。然后你一定要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哪也不知道。

就是因为这种声音越来越多,也意味着我们现代的中国人,跟那个传统中国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现在再来看,苏东坡突然之间又这么热,然后被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在讨论,比如说人婚姻不幸福了,也看苏东坡,然后遭遇到了这种升职的压力,也看苏东坡,然后说我不想在大城市待着了,我想回去,那也看苏东坡。

好像没什么用,其实就是这本书,不一定告诉大家有什么用,但可以让大家照镜子一样看得见。

没有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苏东坡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东西,他只是一个参考。就当我们自己就是内在东西,就是你没有解决的时候,去看苏东坡,有时候不会发生作用。

它往往就是当你自己内在的东西,你能够回到你内在的时候再去看苏东坡,他会给你启发,甚至给你力量。

但是假如你不能依靠苏东坡帮你,那是不太可能的。他只是一个就外援等于,他相当于就是只是一个,相当于是外面的一个火,帮你照亮了一下,但最后还是靠你自己走出去。

它有点像什么呢?就是如果把苏东坡当成一个朋友,就你熟悉的,你们邻居家长大的那个人,说你看同样遇到一个事,那个人是这样的,你看他就过得很快乐,那我是不是能够向他学习一下。就他还是有这种可以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当然苏东坡的诗词,包括他的文章,他是确实很治愈。就好像我们烦恼的时候,你又找不到朋友聊天,那确实你读一下苏东坡的诗词,好像跟朋友在聊天一样。尤其他,因为他几乎每一首诗词都喝酒,你看都是说的都是那种大白话。

你看他“临江仙夜饮东坡”,什么醒复醉,就是你看晚上喝酒,喝了以后回到家里面,你看敲门都不应。那个“家童鼻息已雷鸣”,“倚仗听江声”,然后“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什么时候忘掉那个蝇营狗苟的东西,然后最后一句话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这个画面。

苏东坡他不是一下子就是一个圣人,他也不是一下子就是个想得开的人,但后来慢慢的你看,他变成就“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他是有一个有一个过程的,他不像王阳明这个人给人感觉,一上来就是个圣人。所以你会觉得,跟他是不太容易做朋友的。

因为够不着。就是你只能做他的学生,王阳明一来肯定是,一讲就是你要做圣人。但苏东坡还至少跟你一起发发牢骚,一起吐吐槽。

王阳明如果来了以后,我们的第一个动作一定是坐直是吧,然后就是非常肃穆,就千万不能嬉皮笑脸了。但苏东坡来了就可以拍拍腿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看我们都挺难的。

这本书里给出了很多的框架和逻辑,包括把苏东坡这个人细细地拆开来,我们就发现里面全是我们自己的影子,这就是这本书,推荐给现代人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我们也沿着这个书来看,就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像苏东坡一样快乐。

为什么人人都爱苏东坡?

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讲一下。

第一说,人生多漂泊,如何安定?

这件事太重要了!有的人现在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还不错的职业,也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老婆孩子,就按说是人前挺体面的,可是为什么心慌呢?就是觉得不安全,就是觉得在哪儿好像都不太对,对前路觉得迷茫,怎么办呢?这是哪儿出了问题?怎样才能和苏东坡一样快乐?,

一般的像这种就是说,从古到今的人类,有一个基本的一个需求,他需要安定下来。但安定下来最基本的一个标志,他需要有一个家,要安家。

其实苏东坡一辈子也是想要安个家,他当时只是想安在那个江苏宜兴,但是就是你看他一辈子最后,一直到死,还没有能够回到。回不去,就一直就没有把这个家安下来,那跟我们现在是有一点像的。

我们很多人不就是想找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跟自己喜欢的人,买一套房子吗?但是你发现这个多不容易,听起来很简单。你像我很喜欢上海,但我来不了,上海房子太贵了,买不起。就算来了,你不一定遇到就是你喜欢的人,那个人你喜欢她,她也不一定喜欢我。那就算两个人喜欢,都喜欢,结了婚以后还会离婚,还会闹矛盾。

就这个家实际上也是不稳定的,更何况很多人就是你看一辈子,实际上是他安不了家的。所以这个是我觉得是,人遇到的可能第一个层面的这种,就这种痛苦,就是他想安家,先安定下来,安家包括了一个就是,你看在一个地方,找一份适合自己的一个谋生的那么一件事情,工作,然后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然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彼此喜欢的人,在一起安家。你说这个要求高不高?好像不高,但实际上太高了,从古到今都不容易。你看苏东坡那个时候也实现不了。

但是人都会面临这样的矛盾,就是一方面他是想要成长的,成长就意味着世界那么大 ,我要去看看。另一方面又觉得,我应该在某一个地方拥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就这个一直很复杂,有很多文学命题里面有。

陈坤做那个《行走的力量》,其实也是为了发现,我自身要成长要蜕变。可是只要你在路上,你就会觉得人生多漂泊,然后非常难以安顿下来。所以这一定是个矛盾。

一般的情况,我们都想要一份安定下来,就是一个家,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但实际上就算你找到了,还是不能安定,最终就是你讲了一个什么深刻的东西呢?

实际上人真正让他安定下来是更高层面的,就是他能找到自己的使命感,他尤其是他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

很多人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说因为我买不起房子,真正他烦恼的原因是因为我不能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很多人误以为是,因为我买不起房子,因为我找不到男朋友,找不到女朋友,他其实不是这个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价值观,就是我能够按照我自己的价值观,去真正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假如他能做到这一点,你看,反过来,反过来看,那你就像刚才我讲的那些小小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了,好像我埋头在做我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的时候,管他有没有房子,就是我还是会很快乐,管他有没有女朋友,我还是很快乐。

但是当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我只是想要去找那个女朋友,只想要去找房子的话,还是会很苦恼。所以这个是苏东坡后来发现的一个东西:

“此心安处是吾乡”你看,是安住在我自己的信念上,安住在最本源的那个东西上,就安住在心的本源,但是本源就是对我们来说,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我心里想的,跟我做的是一样的。这个词特别重要,就是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就安家其实就是安心,可是家安在这里,心不一定在。这个家里面一颗心都没有,然后两个人躺在一张床上,那个心都在另外的地方。只有知行合一。

当我去做那个上天让我做的事情的时候,就是我做我应该做的事,因为是上天让我做的,就是符合天理也符合良知,那这个时候就是,它整个宇宙都来帮你,就是都来帮你,大概是这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依然面临挑战。

比如说走着走着,然后把人家一个水晶店老板摆设的东西打碎了,好了你就不能走了 你赔我钱。没钱怎么办?给我打工,在这儿待几年,那这个人生巨大的磨难来了。

然后又走了,走着走着说,碰到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这一下,比那个水晶店的考验要大多了。那我要不要留下呢?我如果走了,她会不会等我呢?我再回来找她,她还在不在这里呢?

所以其实一直在这个路程上,我们都要面临的是这个新的考验。那苏东坡怎么办呢?

苏东坡一生就漂泊了,但是后来他就此心安,他到每一个地方,就“处处无家处处家”,每一个地方它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家。

第二说,人生多冲突,如何进退?

现在年轻人流行一句话,叫一时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就是面临冲突怎么办?好多人就说算了躺平吧,就是不要了,这个算退步吗?苏东坡有没有躺平的时候?

苏东坡是看明白,当然首先我觉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看明白的人是陶渊明,就他们比如说在当年,在古代的时候,等于他在官场上,陶渊明是首先就是他自己做了一个考量,就是我去用非常宝贵的时间,用我的精力,用我的聪明才智去追求当官,值不值得?

但他发现是不值得,所以他就《归去来兮辞》,他就发现那我与其把时间耗在这个上面,即使做再大的官,我还是你看还是处在各种斗争,然后那个人还是在消耗,他觉得没有意义,那我宁愿他就放弃了那个财富,放弃了所谓的那种叫富裕的生活,那我宁愿去过那个比较贫穷,但是我能够跟家里人在一起,你看我能够有尊严。

个人有尊严,有自由,所以《归去来兮辞》,你看他写的欢天喜地地离开那个衙门回家了,回家回哪儿呢?回到自己的家里面,跟着小孩玩,跟自己太太聊天、做饭,他描写的你看是,就是陶渊明他是第一次发现了,就是说其实个人的生活比那种职业生活更有意义。

就是你的那个家庭,你的个人生活比工作更重要。但是它的前提什么呢?因为工作和个人是分裂的,就分裂了。这是人类那个有了工作,中国古代是叫衙门,叫那个做官,他这个是发生了一个分裂。

那陶渊明是回去了,所以苏东坡也是这样。苏东坡他是觉得后来你看,他觉得就是你把那个时间花在这个上面,他自己用了一句词来形容,虽然哪怕做到宰相,但你还是叫“团团如磨驴”,就说好像像一个打磨的那个驴在那个,“步步踏陈迹”,就是你好像都是在循环,做的事情没有意义。

那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你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去游山玩水,少应酬,少在那里就是也就不求上进,他叫中隐。

那我就不愿意,我不去追求这种,在这种体系里面,我不去追求所谓的那种成功、荣誉,我都放弃了。

那放弃的时间来干什么呢?我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游山玩水、写诗、喝茶,你看他,所以每次苏东坡都是自己主动要去做那个地方官的,他不愿意做那个更大的那个,在那个朝廷里面做那种大官,他觉得这个是没有意义,这个叫知进退。

在古代中国,就是有智慧的人,他懂得这么一个道理。所以他就不会就是说,不会像我们这样,比如说我到了这个大公司,我就完全被它体制化了,就按照它的体制就在那里钻营。

你加班五个小时,我加班六个小时。钻到最后可能就是你,就是你就变成你自己,就是你连你自己都不喜欢的那个人。因为本来你对这个职业,跟你的兴趣不是高度一致的,这里有个前提。这个你就是打了一份工,就是混一口饭吃,养家糊口。

所以在今天,我倒是觉得因为科技很发达,现在你看,我看你们这里有很多工作室。今天倒是因为,你看技术观念的发展。

倒是觉得可以实现这种,就是个人兴趣跟工作高度一致,就不需要进退了,就是没有进退这个问题。

假如比方说,我做的事情就是我自己想做的,你说那哪有什么进退呢?那我就每天要把它做到极致。

.这个还真的跟时代有关。比如我们小的时候,妈妈老在说,说是这个长得漂亮能当饭吃吗?后来就发现长得漂亮真的能当饭吃,这很重要。打游戏能吃上饭吗?也能当饭吃。就这个时代其实给了每个人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就你真的热爱一件事。

甚至你的兴趣都能赚到钱,甚至你的颜值都能赚到钱。就是你看,你颜值做那个什么?

演员,靠脸吃饭。就好像有些人你看,有个朋友,他原来一直在一个很大的一个机构里面,他很不喜欢。但是这个人就,我认为就很聪明,他就在那个机构里,他就不求上进了,因为他的热爱就是户外。

但是你看到,大概我看大概十年前,最后他这个爱好拯救了他,他一直没放弃,等于在这个他再忙,他也还是坚持自己,他特别喜欢户外,特别到处去钻研这些东西,但现在看自己,户外这个东西把他养活了。

那现在就对他来说不存在那个,那一种什么工作和兴趣的,它就不分裂了。他的生活是高度统一的。就是我把我的兴趣变成了顺带的又可以谋生,又可以养活自己不就行了。

所以这样看来,苏东坡真的非常有现代性,他在当年其实就是这样。所以他就知道自己是个爱玩的人,有时候会玩物丧志的人,他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你看我们现在,再重新讲这个话,就是玩物丧志和那种不求上进,在某一个角度看来,其实它并不是贬义词。

就说我可能跟很多人,那个写法略有点不同。就很多人对苏东坡是仰望,但我基本上还是在反思他,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恰恰就是指出了他的局限性。

如果苏东坡敢于彻底抛弃“铁饭碗”,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恰恰应该是以苏东坡为一个经验教训,我讲这个什么意思呢?

苏东坡这个人本来遇上了一个大好时代,就是那个印刷术,然后就是实际上是苏东坡是可以靠自己写书、写文章、画画,可以养活自己,而且过得很好。但是苏东坡是那种传统的士大夫观念,就对商业很轻视,就是他还是觉得当官才是唯一的,就是说一个比较正当的,比较值得去追求的事情。

所以就是他居然就是你看,他第一本书都很畅销,卖得还很好。然后他的画都不用说了 你看,他的字《寒食帖》。

对,但是苏东坡就下不了决心,你看他不敢辞职,他最后那么痛苦被贬,他还是就是说 你看,他跳不出那个,一个就是一个观念的局限,他瞧不起商业。我还是要在体制内,当一个领工资的人。

假如当年中国像苏东坡这样聪明的人,他敢于第一个跳出来,离开体制,那中国了不得了,中国就是可能后面的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也就可以回答后来,你像那个很多历史学家一个问题。同样是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在欧洲引发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包括我们现在知识产权那些,都是因为那个印刷术,因为有图书印。

麦克卢汉还专门写过一本叫古登堡,那个叫《谷登堡星汉璀璨》,那本书讲了那个印刷术对整个欧洲文明的,以及整个社会的改变,包括那个新教等等。

但是中国你看,几乎没有反应,就因为像苏东坡这么厉害的人,他对这个事情你看,他没有感觉,他还是用那种传统的观念去看待这件事情。所以虽然时代给了他那么好的一个机遇,他是中国第一个畅销书作家,在世的一个文学家,但是他都错过了。

这段话讲得太过瘾了,这颠覆了很多人对苏东坡的认识。他就错过了,所以我讲这个意思,就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我还是觉得首先你要改变观念,就你必须从传统的观念里跳出来,你就能够发现新的技术带来的各种机会,然后你就去摆脱内卷内耗这种东西,你就找到那种,就很独特的这种机会。

所以真是讲局限,人就是为局所限,就是思维的牢笼就困在这里了。那么陶渊明的伟大是因为他放下了,他就回去居家。

但陶渊明那个年代,他没有就是说,他确实这个社会环境,没有商业,就是没有文化产业。他只能种田。而且真的是戴建业老师说你种个鬼田是吧,“种田南山下”,然后“草盛豆苗稀”。

但苏东坡那个年代不是,商业其实已经很发达。甚至当年在开封,就是那个京城里面,有人晚上就是靠卖诗为业的,就坐在那里摆摊卖诗,卖那个诗。我帮你写一句诗,你给我两块钱。

连苏东坡那么厉害的人,他都想不到可以就是把那个,就是把那个文学,把你写的东西变成一个,就是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一个商品。

第三说,发现了文人思维局限,安贫乐道

你看苏东坡的这个成长,他们家你看苏门,我们学《三字经》,先学他们家的事对吧,我们家三个孩子,都这么厉害。就是书香门第,然后都是高官,又是有学问,叫知识分子清流。反而把他给束缚住了。

他就认为这条路才叫正统。他也是神童型的人,很早就文章扬名,你想就当年的皇帝神宗说,我可是为我的这个后代子孙找到了两个好宰相,这两个人是谁?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他弟弟。

说这一家子太厉害了,而且早早地被所有的人喜欢。他反而不如,可能当年一个小女子,《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汉卿的那个作品。就是讲的北宋时候,有一个青楼风尘小女子赵盼儿,然后她到底是怎么样在这个汴梁城里面活下来的。

那么多的手艺,那么多的小商贩,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说,白天你去上班,下了班之后你只要想玩,你可以玩整个通宵的,又没有宵禁。那些卖小玩意儿的小吃食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方法。但是反而好像,如果是一个小女子,她就很善于。

她没包袱,她没包袱。所以苏东坡还是有偶像包袱的。就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像我们这种家庭上过大学,甚至像我还读了研究生,反而你看到我们不会去,就是参与这种商业的东西,就总觉得自己不应该,要搞学术,总觉得自己应该在那个去做什么公务员,或者去做大学老师这样。

那个时候,反而是那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早期改革开放你看发财的,他反而他没包袱,他反而就回过头去。

他去卖个瓜子,他去卖个房子,他去炒个什么东西。反而就是他因为没有包袱,敢于去接触这种新的东西。反而像苏东坡,一直到我们这代文化人一样,他还是在一个就是中国人的,就是某一个就是这种观念,对商业有一种固定的观念。

吴晓波有一个视频讲得很好,他说他恨不得把中国成语里面有个词把它删掉,叫无商不奸,还有一个我现在想不起来。就是都是那种,中国人到骨子里,就是对那个商业的那种偏见。

但是文化人更加是这样,文化人都觉得我要做一些,做那种就是一定要做那种经国之大业,就是做那种很了不起的东西。所以整个中国,你看古代那个商业就不发达。

但一直是这样,你说知识分子一个很根本的想法,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那么这些事都是要做表率的,都是要给人家做样子的。

在写陶渊明的时候,都有一个反思,当然这个对古人太苛刻了。对中国那种安贫乐道,是有点质疑的。

假如当年像陶渊明,都是很聪明的人,都是真的才华横溢,尤其像苏东坡这种人。当他倒霉的时候,他像他们的前辈,就是那个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叫范蠡这个人,就是当我倒霉的时候,当我隐退的时候,我不安贫乐道,我不甘于贫穷,我还是要过富裕的生活的话,那整个中国历史就不一样了。

结果从陶渊明开始,你看中国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基本上就一倒霉,一受挫折,就是退隐,退隐以后就是安贫乐道,这个反而就是他带来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就中国人的一种心态,当然是后来鲁迅写那个就是《阿Q正传》,就是有一点,当然是有一点那个夸张,但是还是很有意思的,还是看到了一个问题的一个就是非常深刻的一面。

但是我也挺能理解他们当时的那种压力,就是在那个时候,其实人看得到的路并没有那么多,就你的选择。

但苏东坡不是,其实路已经很多了。我们不能够因为他这个人很了不起,就觉得他什么都是一个了不起,不是的。他在这方面,我认为他恰恰显示了一种局限性。

正好也是整个中国历史的就是有一个天问,为什么中国没有走上欧洲那个就是商业发达的这个路?

就因为中国你看最聪明的人,苏东坡当年应该是中国北宋最聪明的人吧,就是他们对商业有偏见。

就是如果没有黄州,就没有苏东坡,在此之前他叫苏轼。到了黄州去以后,还是真的因为名气大,才华太高,就当地你想,那个知府这么喜欢他,就是把那个荒地,说这地又不好,就送给你,东边这块坡地。然后他就在这个坡地上面,就靠这个坡地来养活自己。人家就能发明了,接下来他就有了这个名字,东坡居士。可是起码有一样东西,我觉得都可以养活他了,就是东坡肉。

当时你看他这么爱吃的人,到了那边他说,因为当年羊肉很贵,贵族都吃羊肉,不吃猪肉,猪肉卖得很贱。那他就把这个猪肉买来,然后用小火煨,做成这种红亮透明的这种东坡肉。

苏东坡当年他不需要卖肉,他只要拿那个肉作为诱饵,比方在东坡,他开一个那种小,像我们现在的小民宿,它里面,他的那个字,他的书画当时已经很值钱,很多人当时千里迢迢到那个黄州,跟他求他的书法,求他的画。也就是说,他可以搞个小客栈,你看,我们知道我们现在东坡民宿。

但他不会在那个年代,像苏东坡他不会想到这个东西,他不会想到,他后来叫雪堂,在雪堂他还是成为就是个人,你看,就是个人好好过日子的一个地方,就是个人就是相当于退隐之后,就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就是还是按照儒家的一种观念,建立了一套生活体系。只不过苏东坡这个人更加强调生活艺术,强调生活美学。

但是实际上在北宋那个年代,他是可以像你说的这样,可以卖东坡肉是没问题的,因为北宋的商业是很发达的其实是。

就是所以人还是不太一样,你看卓文君就可以去卖酒,在街上卖酒,我不觉得这是没面子。但是苏东坡他的想法依然是不一样的。

他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但正因为这样,你这么说了以后,反而更喜欢他了,觉得真实。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得过自己的难关。你不是说别人认为,你的字很值钱,我养着你行不行,然后你拿这个肉,方子,跟我合开一个店行不行?他不是这么想,这不是他要的,这反而很真实。

书里头叫人生多风雨,如何平静?他哪怕心安,也只能安在自己想要的那个东西上。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一瞬间,我们看那个社会新闻,一个女子下了班在地铁那,突然那个警察说一句话,她就崩溃大哭。然后有人就是坐在这里,路过一个人,她看见人家,她突然就吃不下饭了。就是每个人其实生活的背后都默默地咽下了好多不容易。

人生很痛苦,就很不容易,活着生而为人很无奈,很抱歉,但更多的是无奈,很多风风雨雨,就是总有很多你预料之外的事情会发生,而且这个预料之外,往往还不是好事情,那种比较坏的事情,就突如其来的,而且是根本搞不懂怎么突然就像苏东坡,突然就被抓到监狱了,他完全想不到的。

你就会觉得,可能在当时要这样就好了。我们包括连看自己,都会有那个后悔的瞬间,就一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满了山坡。说当年我在那个时候,如果能这么想这么做,可能就不一样了。

但这个确实不能假设,不能假设,刚才那个是完全是苛求,就是完全是个历史,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对苏东坡的一个很苛刻的一个要求。其实总的来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

但是好玩的事就在这儿,就是只有我们不断地回头看,我们才能确认今天的自己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那你看鲁迅先生那个著名的作品,就《祝福》。小的时候读这个的时候,就可能跟大家一样,觉得这个祥林嫂怎么变个怨妇了,然后天天在那里唠里唠叨的,然后这个命运的可悲都是性格导致的。

可是现在再来看,那就不一样了,我就不像当年那么苛求。我会觉得说,祥林嫂所遭遇的那些事,你看她的嫁人,她的丈夫死掉,被迫改嫁,然后生个孩子,孩子被狼叼走,再死了丈夫,就去沦为一个用人,大家都嫌弃她。就是一层一层的生活的压力,就把人折磨成为一个内心崩溃、无法治愈的人。

所以就是如何安放这件事,和如何平静,其实我们还是讲得都是一样的,他只能在他的现有条件下,此时此刻,找到治愈自己的方法,在这一点上,苏东坡做得最好的是什么?

第四说,苏东坡竟和祥林嫂差不多?

苏东坡最好的还是,其实你用了祥林嫂那个例子,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苏东坡跟祥林嫂也差不多了。一直倒霉,尤其他晚年的时候,那真是一次比一次倒霉。

他当时已经快60岁了,从中原被贬到阴德,开始是这样,后来皇帝是连下五道诏,但是每一道都比原来更厉害。然后当然也包括,你看在黄州的时候,他那个朝云生的那个小孩,还不到一岁就死掉了。然后到了那个惠州的时候,王朝云也死掉了,去世了。

就是他整个,就是他是不断地受这种打击,而且在当时,你可以想象那个年代,他本身第一,他是个士大夫,而且刚才你说了,他是一个在全国非常有名的,也是少年得志,而且也是差不多当宰相。突然一下子沦落到这么一个被流放的一个境地,就是说那种打击很大,而且他到了一个地方就,包括家里人去世。

但是苏东坡之所以,你看他跟祥林嫂不一样,他是自己有一种能力,有一种意识能力。你看,他能够或者有一种心力,可以调节,他可以让自己马上从当下那个苦难当中,你看可以跳出来,就是跳出来以后,马上能找到一个,就是我们讲的,他能够让安顿自己身心的一种方法。

但这个跳出来真是太不容易了。现在读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掉眼泪的。他是做了这样一个梦境,就想写了一个梦。梦见他那个王弗,那个第一个太太。

你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远的距离,就是什么都没了,就连人都没有了,可是你还活着,这是一个多大的折磨。那怎么跳出来呢?你总是在教别人静心,教别人在平静,那面临这样的状况,后来你能跳出来吗?

他触摸那个,他跳出来首先你看到,他是会去接纳这种痛苦,就是接纳这种真相。但是接纳之后他会就是说,一个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一个背景当中,但同时又会让自己马上去专注在一个现在我能做的一件事情上。

马上比方说吃一个水果,哪怕把自己的房子,装得很漂亮,所以你看他一方面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是他又经常他一写你看,他写到自己就是,就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对,就是苏东坡是随时,你看他可以在喝酒,在“诗酒趁年华”,在可以喝喝茶,随时你看可以在旅途当中可以停下来,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一个就是一个下午茶,喝茶,然后就吃那个“蓼茸蒿笋试春盘”,你看“人间有味是清欢”。

就是苏东坡他的厉害在于, 随时随地能够不会欺骗自己,他不会假装幸福。他也不会假装,是期待为了更好。他每到一个地方,苏东坡的一个特点,非常有意思,他一定是绝望悲观,但是呢?他的绝望悲观不是对自己,他是对那个外在的世界。

就好像他每次被贬的时候,他一般就是,他从来就是没有,他很少期待我能什么时候要回去,他很少去想这个问题,他马上就想到我前世可能就是惠州人,算了,我在这里就买房子安家。这是我自己研究的时候,发现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士大夫是这样的。

看了这本书,才意识到这件事,之前有没有人这样想过。所以这是苏东坡快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对这个世界很绝望很悲观,但是,你看他对自己是充满希望的,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

第五说,苏东坡随时都能找到乐趣

还有一个最关键 ,他是个佛教徒,他同时也相信道教,所以他对那个大道,对那个你看对因果,他是很相信的。所以他说,他不是去世之前说,我一辈子没干过坏事,就是他等于是什么呢?苏东坡这个人,就是他的乐观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我看来是,他对这个外界,对别人,对皇帝,他不抱任何期待,对股票,对现在,他没有任何期待。

但是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就是对自己,他一定觉得自己,我一定能够去做我就说想做的东西,哪怕再没有资源,总有大自然,大自然,哪怕用的椰汁,也可以酿成酒,也可以做成帽子,自己玩得很时尚。就他相信自己的审美能力,我是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环境。还有他总是相信,就相信善,相信善良,他这个人是很善良的一个人其实是,总是为别人。

他包括喝酒,他说他最快乐的,不是自己喝酒,是看着别人喝酒。包括他随身带那个药,他也是因为他看到那个别人生病很难受,所以他就自己做了一些中药,他就送,他愿意拿药送给人。

所以苏东坡我是觉得就是说,他整个的一个快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心智模式,就在于他从来对外界没有期待。

这个其实挺像一个小孩子的,我们去观察一个小孩子的行为。就是曾经有个著名的实验,就是小孩子,你给他一个糖他更快乐,还是他把糖分享给别人更快乐?最后你会发现,那个孩子都不会说话,他的眼睛很透明,然后他把糖分给你,在那里笑,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你就觉得原来,就是分享和给别人是这么快乐的事。

然后苏东坡,你看他在那个儋州的时候,就海南那个已经穷困到这种程度,而且水土不服,那个瘴气那么严重,毒虫,他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把那个羊骨头放在火上焙一焙,说有螃蟹的味道。

包括他原来在那个杭州,你看有一次那个年三十,不是看到一些监狱被关起来那个囚犯吗?你看他这个人很有同情心,就这些人不是因为做私盐被抓起来吗,但是苏东坡后来,他不都是混一口饭吃吗,我自己不是也是为了,混一口饭吃吗,我很想把他们放走,但是又无能为力。你看他很有那种同情心,总是就是对别人的痛苦,他很敏感。

所以最后,你看我们在看他的诗词,写到最后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有人问过,那这是说明他什么都放下了吗?一切都是浮云了吗?如果一切都是浮云,我们干吗还要努力呢?这不是很虚无吗?就所以现在好多人就会说,那我要像苏东坡一样,我就躺平,我就什么都不做。

我们可能对苏东坡有些误会

他苏东坡不是,我们可能完全误解了,不仅是误解了苏东坡,也误解了中国整个传统文化里面,就说那个叫什么,就“也无风雨也无晴”,它这个不是说那个躺平,也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我什么都可以做,但是我不执着。这个讲得特别精准。

他讲的是这个意思,就我都可以做,做什么,但是我不执着,我知道这个东西时间会过去,还有这个东西就不管是名利,它不是最主要的东西,就是我都看得很平淡。

就说到这我一下子就能理解,为什么就是,我要告诉,给大家揭个秘。就是费勇老师在更年轻一点的时候,他是一个重金属迷,一个在路上的粉丝,一个迷恋金斯堡,迷恋“垮掉的一代”。后现代派的。

对,所以我就特别能够理解,当年那一拨人在一起,为什么会去讨论《道德经》,会去讨论东方的禅宗。

他们都喜欢禅宗,对,我特别喜欢他们创造了一个词,叫禅疯子,禅疯子。就后来我写过一本书,写寒山,就他们很喜欢寒山,喜欢寒山。

包括后面你看乔布斯,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就是因为过于具体和过于现实的那种浮华世界,其实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幻觉,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所遭遇的那种,就是一切都是可以交易的,所有东西都是拿金钱来衡量的,然后人跟人之间的感情,人的那点柔软一点都没有了。你看《了不起的盖茨比》到最后,就是因为他比别人多了一点人味,他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而他周围所有的一切,他爱的姑娘,他所谓的朋友,他患难与共的那些合伙人,全都背叛他,那么冷漠。

所以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还真的有一点和西方完全不一样的那个东西,在苏东坡身上是体现得很明显。

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一种你看到的,反而对我们现在消费主义时代很有用的东西,他就是比较强调人要孤独,要能够去过这种孤独的生活,同时要过很纯粹的生活,比较纯粹,要忠于纯粹的一个自我。

这个可能是当时,包括寒山,包括那个禅宗,就打动西方这帮嬉皮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回到内心,他很强调回到内心,然后过那种不受那种社会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这种生活,就是我忠于我自己的那种生活。

但是忠于自己,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就是第一会觉得说,我现在变得不被任何人理解,就很孤独。那第二个就是说,当我忠于自己,跟周围格格不入的时候,苏东坡不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你常常会觉得有时候会伤感,就是人家会,寒山拾得的那个对话,不就是他人毁我、傍我、欺我、瞒我、辱我,我当如何?

所以人还是要,就是当你面对自己的不自洽,自己跟别人的不融合,你就得承受这个代价。

但苏东坡,为什么把这个书名取为叫《作个闲人》,这个可能是苏东坡很了不起的一点。就是你看人要做自己很难,但苏东坡说一点都不难,就作个闲人。

就作个闲人这个定位,这个定位,我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它实际上是代表了一个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的一个精华,体现在哪呢?把这种文化的精华,运用在我们要做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那怎么做自己呢?就做一个闲人。这个闲人,是相对那个社会身份,你看他那首词,前面讲的都是福民福利,劳苦虚神,人在那种社会生活当中,他是感到很压抑的,那怎么办呢?

就是你要“几时归去,作个闲人”,你经常要记得下班以后要回家,下班以后尽量不要应酬了,作个闲人什么?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很简单,他就说你要有自己的爱好,要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要承认自己的欲望。酒,要对那种非理性的东西,你看要很敏感,直觉非常明,有时要尊重自己的直觉。但是,时时刻刻要记得,就是一溪云,要回到大自然当中。

所以就是你看把它合起来,第一个就是“几时归去”,就是在我们各种社会角色当中,你不要迷失,甚至包括你,你是母亲,我是父亲,我是什么什么丈夫,什么妻子,这种角色,他都是一个社会角色。

就是我们都不能把这种社会角色当成是真正的归宿,所以要“几时归去”,就是你还有一个更内在的一个自我,你不仅仅是母亲,你还是女人,但是你还是一个更深的你的自己的东西。

“几时归去”你看,就是不要被这种任何一个社会角色,这个概念束缚住,要归去,归去作个闲人。

所谓闲人就是放松,整个性格打开,不要被这种概念,不要被这种社会角色概念给困住,那怎么办呢?苏东坡说,那你要问王阳明,问孔子这种人,他说那你要做个圣人了。那问佛陀,就很简单,就是你要成佛。那你要问那个老庄,就是你要做个真人,就是要返璞归真的。对,但这个太玄了,这个我怎么弄,那你这个很难的。

但苏东坡变得很简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你一个人,想要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在这种各种社会的繁荣里面,繁荣就是那个囚笼,就是你还要保持一个自我的话,那你可以就是,你看你要保持一个,一张琴就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忙不要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也不要跟单位同事瞎混了,尽量自己去你喜欢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当然这个事,不是那种就是说,不是那种负向的,不是那种上瘾的,是那种就是有审美的,你看有那种,就让你能够像,你看那个画画。去看个剧,然后画个画,跑个步,都是好的。

他不是被动的,然后还有一个就是,你要照顾好你的身体,就是你的情绪要释放,非理性的东西你要正视它,把身体照顾好,把心照顾好,但是身和心都要经常去大自然当中。

人最好是每天都要跟大自然接触,因为大自然当中才有所有的奥秘,奥秘都在大自然当中,人真正的归宿,就在大自然当中。所以苏东坡说很简单,我经常开玩笑,就是你要自己烦恼的时候,你去找那个佛陀,佛陀让你就打坐了,但是现在找苏东坡就很简单。坐下来喝酒。

或者哪怕没有琴,没有酒,但至少可以一起去看云,去海边,去那个路上看云可以。

而且他特别有意思,你看他不会下棋,但是他喜欢听棋子落下的声音。然后他就“闲敲棋子听落花”,他就煮一壶茶,然后在这里拿着棋子,拿起来,放下,当音乐来听。

这是一个真的活得非常放松的人。所以一说到苏东坡,你看从林语堂先生那本书开始,那就有一堆的这个头衔和标签,他是什么什么,说了那么多,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派等等。

就讲了那么多,但到最后我们越来越细心地去观察苏东坡,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点他的影子吧。

但是一般人就是刚才我讲的,往往那个社会身份把我们压抑住了,很多人自己甚至就忘掉了。就是我可能当一个大学老师,或者我原来当一个什么职务,在这个职务当中,你看你完全是在那套那个体系里面。

按马克思说法,被异化了,你已经成了那个被体制化的,就成了工具人。

但是苏东坡他的意思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系统里面,你人还是努力着,就是要跳出来,还是要保持你自己内在的那种光,保持你内在的那种色彩。

那怎么办呢?一般就是说我们讲儒释道,他其他那个修行层面就很复杂,就一般人不太容易明白,或者也不太容易做,但苏东坡把它变得很简单,实际上就是热爱生活,就是你不要忘掉生活,任何时候你要热爱生活。

就是凭着热爱生活之后,人可以就是说,可以找到他自己那个内在自我,然后可以抵御那种社会化,社会那种体制化给我们带来的这种烦恼。

卡夫卡的《变形记》,那个开头太著名了,就有一天早晨醒来,格里高尔变成一个大甲虫。

我们周边现在很多人,其实已经变成甲壳虫了,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当他变成一个甲虫的时候,问题格里高尔依然有人的感情和人的内心,可他周围的人看待他的眼光和对待他的方式完全被异化,这个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

很多人听了以后就说,我已经抑郁了。难道他不应该提醒我们吗?就千万不能变成这样,就是千万不能沦落到那样的处境里面去。

这个其实马克思讲得特别透,最后机器本来是要给人带来方便,但是人最后变成机器了。可这也是我们现在社会所有的,按照马克思来讲,所有的制度,本来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最后成了一个就一个异化物,他把人异化成一个工具,一个机器就是那种东西。

所以就是你看那个马克思一个,最重要的理论,我觉得真的是在今天特别有意义,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你要成为一个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以好好体会,跟苏东坡一样的。

全面发展,苏东坡其实就是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比方现在当一个主持人,你总是我就是个主持人,这个很麻烦。就是你人是就是,马克思还有一句话,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就是人要全面发展。

但是是人,就总会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历练,那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就会受伤,你会有挫败、沮丧,然后你会难过,那治愈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我们在尘世间受的伤,还是要依赖尘世来治愈。

到了今天,经历了那么多的事,然后这个治愈这个词因为很大,有什么特别小的,具体的方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何具体地治愈自己?

它首先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说,不管是身体层面的,还是我们那个精神层面的,就是我们受的这种伤痛、痛苦,其实人是有一种自我愈合的能力的,但这种能力往往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把它忘掉了。

所以就治愈这个概念,本来是提醒大家,就是你是有一种治愈的能力的,所以你随时要可以,就是你自己可以主动地去治愈自己,这是第一个意思。

那第二个意思,就是当我们治愈的时候,就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像哲学是特别具有治愈性的,就哲学包括苏格拉底、孔子,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它不是个形而上的东西,它是解决那个生活中的那种苦恼,就是很实在的,就相当于它本身是带有治愈性的。

我们对经典的哲学要特别,就这个东西你看,它是一个没有成本,我们是随时可以看到的东西,这个是在西方这几年有一个叫街头哲学运动,他所强调的一个东西,包括你看美国的退伍士兵,都要去学那个什么爱比克泰德,就发现他这个哲学很治愈。

第三个,苏东坡中国人的治愈那种方法很有意思,它实际上是个生活方体验,它变成了一个很简单,就是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是你看,就好像大自然就不用说了,大自然就是我们烦恼的时候去看一下月亮,听一下水的那个声音,像旅行一趟就治愈。我好几个朋友去了一趟西藏不就好像就至少改变了。

甚至也有人该辞职的就辞职了,反正我周围好几个朋友,在他们要在人生改变之前,都去了一趟尼泊尔、新疆,就那种地方,带点那种灵性的那种地方。

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好像你有很烦恼的时候,哪怕我自己坐在阳台上,我看着那个花朵,那个大自然是会治愈我的。那酒就不用说了,酒是你看,跟朋友喝酒,包括美食也是很治愈的,就是很多那个东西,当然情也是很非常治愈。

但最终这三个物品或者说三个场景里面,他最后还是,我觉得有一种价值观在后面,最后这个价值观,最后能够治愈我们的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我们唯一可控的东西。

就人想要怎么过,以及怎么解决痛苦呢?一定是价值观,但是我们往往忘了,忘了那个价值观。就好像我经常开玩笑,很多夫妻,那个婚姻闹矛盾的时候,他总是会纠缠在那个对方,总是想你要怎么样怎么样,但他忘了首先你要解决婚姻的问题,你要去梳理你的婚姻观念。就是有什么样的婚姻观念,才有什么样的一个婚姻,然后你才有可能从婚姻当中跳出来。

曾经跟一个年轻人聊过,说你去看一下恩格斯那个《私有制家庭起源》,里面对婚姻的一个整个历史的描述,看完他跟我说,突然就感觉被治愈了,就是原来婚姻就那么回事,就说你看这个价值观。

原来恩格斯也可以治愈婚姻中不幸的人。你去看一下那个,很多婚姻不幸的人,我会建议他们看一下恩格斯对婚姻的那个描述,就是非常精彩。

他实际上是把人类历史上的婚姻,这个制度怎么来的,至少首先你就不执着了,他不会那么较真,你可以很认真地结婚,但是你不要较真,婚姻就是一种权宜的制度,而且它的本质,按照恩格斯说法,就是私有制的一个产物。

你看这不是个价值观吗?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问题,是因为我不加思考地,不加思考地就认为人一定要结婚的,但其实人可以是不结婚的。

婚姻中一定是要有爱的,其实很多人是不是因为爱才结婚的。

所以最后是个价值观的问题,你看一张琴,后面是个价值观,一壶酒也是个价值观,一溪云更不要说了,它是对自然的一个更深刻的一种价值观。

苏东坡确实提出了一套生活方式体验,一个生活方式体验,这个体验是一方面你很容易进入,我们两人现在马上可以进入,就是可以喝酒,可以喝茶,可以听弹琴,也可以看那个云。

但另一方面,这背后它是一套那个产品系列,整个是一个物品系列。你看有桌子,什么东西都有,可以建构一个空间,它这个空间。

第三个更重要,它其实是一套价值观念,它给你提供了价值观念。作者费勇有一个生活方式研究院,这已经成为大学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那个学科是放在就文化产业那个学科里面,它是个研究方向。

但是这其实就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方向,就是在这么忙碌的时候,包括这几年,可能很多人都会遭遇到一些,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状况,不管是生活,还是周围的世界,还是你跟别人的关系。当这些都成为挑战的时候,生活之美反而凸显出来,就你到底要怎么活才能活好,生活中特别重要的认知是什么。

这本书不是仅仅在写苏东坡,他是在写人生。它也不仅仅是在说人生,因为人生有很多种,我们没有办法替别人下定义。但是它会打开你的一种认知模式,就是那个价值观,它其实取决于你的心智。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但对很多人来讲,这可能依然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所以这本书也许会给你更多的启发。

第一 ,苏东坡留下了那么多诗词,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或者是哪一句?
第二,如果此刻苏东坡就坐在你的面前,你要跟他一起去干一件什么样的事?
那第三,如果你现在有一个朋友他叫苏东坡,你想跟他一起治愈的是什么?

希望这三个问题,大家互动。

随笔/恒之馨(整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