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归LINg。
趁着周末得空,我终于去看了期待已久的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
都说孩提时期读的诗,是长大成年后才懂得的人生,电影中穿插的40多首唐诗朗朗上口,直接唤起了我过去背诗的回忆,也引发了我对现下生活的思索。由于我自己本身比较偏好历史题材,以及对家国情怀之类的感情链接比较强,所以看完电影出来,我的心情是略微复杂的。
首先,电影开场以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围困长安,朝廷战况告急为背景,而时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适却按兵不动,没有领军回援长安,因此遭到朝廷的猜疑。随着监军太监郭公公的到来,并质疑其是否因为李白而与郭国公郭子仪产生龌蹉故才不肯回援长安,高适随即展开了久远的回顾——自年幼高家没落,一身传世本领却无从报国,后前往长安试图重谋出路之时与李白相遇相识,初到黄鹤楼却双双见识到崔颢的诗,令人叹为观止,于是李白自认尚未修行到位选择折返扬州,两人因此有了初次分别,后面又有了多次相聚和分离,期间也各自在为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努力,或参军,或入赘,或修道,或进军队担任文职等等。令人遗憾的是,最后因李白跟随永王造反,各事其主导致政治立场对立的双方不复相见。你以为这就是结局了吗?并没有,结局峰回路转,郭子仪谏言保下李白性命实为高适暗中相托,随着朝廷大赦天下,原本要流放至偏地的李白也因此在途经白帝城时重获自由。
电影三个小时,里面有多个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黄鹤楼初别一年后再聚,高适看不过李白大有才华却在荒废时日;裴大将军为国骁战数十年,最后为避朝堂锋芒不得以寻欢取乐;裴十二诗剑双绝甚至高适都输给她,却因女子身份永无施展才华之日;世人有眼无珠使得商人之子的李白剑走偏锋,多次入赘以期自己的才华能被赏识;一代名将郭子仪年轻时却险因琐事被斩首;高适参军无果后愤然题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些场景虽然向我们展示了每个人不同的处世态度,但也无一不体现着包括高适、李白、杜甫、崔颢、贺知章、王维等等一干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迫切想要实现理想抱负的拳拳之心,甚至不惜为此付出了大半人生的代价。尤其是以李白和高适为电影主线的——少年时豪言“直趋长安,叩天子门,闯不世功业”的年少轻狂,青年时期的“冲撞南墙”,再到中年时期的“心灰意冷”和“不甘放弃”,最后是年老时的“已过万重山”,想要“一日还江陵”......正所谓“长安三万里,步步意难平”,令我无言叹息。
现实历史中,高适和李白的情谊究竟如何?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是否真的数次受挫数次回老家梁园?记忆中哀国忧民的“悲情”诗人杜甫是否真的有过一段明朗洒脱的年少时光?以及李白的肚腩到底是中年发福还是喝酒喝出来的?言归正传,这些我都无从实据考究。
我在反复思索的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长安”,李白和高适一干众人心心念念的“长安”,它对于李白和高适而言,意义是什么?又如同什么对我们的意义一般?
在我看来,“长安”繁华兴盛,国本之所在,是每个壮志之人都会慕名想到达的地方,但“长安”于他们而言,又不仅仅是国都,不仅仅是一个地标,它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理想所归之处。看回如今,我们每个人一生上下而求索的,不也是为了各自的梦想和目标吗,有的人在挣扎反复,有的人会灰头丧气,有的人则屡挫屡战。那么,你还在彷徨无措的话,不如透过时光缩影和电影剧情本质,看看高适想告诉我们的——做你该做的事情,并坦然接受它的结果,过程总归是不虚此行的收获。
那么,这里是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归LINg,如果有什么推荐和想法欢迎大家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