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以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其中,省反贪局局长陈海因意外遭遇车祸致头部外伤,开颅手术后,命是保住了,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作为一名长期在神经外科工作的人员,深深熟知这类病人该有的治疗与护理,也明白昏迷病人常见的症状与体征。经仔细观察,剧中昏迷状态下的陈海与临床昏迷中的病人,无论是从治疗方面,还是昏迷本身的症状,都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如果陈海的情况发生在现实中的临床,我想,他会一直沉睡下去,直至剧终。
1.昏迷中的病人都留置有胃管。
脑外科昏迷病人,一般都会在术后当天或者第二天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鼻腔留置胃管。尽早的留置胃管,一是:为了尽早观察病人在应激的状态下有没有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二是:为了早些经胃管给予胃肠内营养,以保护应激状态下的胃黏膜,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剧中的反贪局长在长时间昏迷的状态下,一直没见看到胃管的影子,这显然与临床昏迷病人不相符。
2.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几乎都会留置尿管。
昏迷病人意识丧失,排尿反射功能减弱,再加上手术中的全麻,术后往往会出现尿潴留。所以,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在急性期都会留有尿管。一是:为了防止病人因尿潴留引起的烦躁不安,造成颅内压的继续增高。二是:方便了护士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以便及时纠正因营养不足或脱水药物应用引起的出入量失衡。
3.昏迷病人并不是没有一点儿知觉,特别是经过治疗,最后能够清醒的。
剧中有个细节特别让人记忆犹新,当陈海的父亲边用手刺激他的脚底边跟他说"如果你能听到我的话,你就给点反应"时,陈海四肢无力的平放在床上,任凭他的父亲充满绝望的呼喊,都始终没能有一点点的反应。
但是,在临床,我们常见的能够最终醒过来的昏迷病人,在前期,大部分都还是有知觉的,即使是植物生存状态下或者已经成为了植物人。
植物人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虽然没有认知思维能力,但是他的脑干仍具有功能,向其体内输送营养时,还能消化与吸收,并可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身体的代谢,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喷嚏、打哈欠等。
如果按照剧中陈海的表现,那GCS顶多也就3到4分,这样的评分,在临床是很难再醒过来的。
4.昏迷病人并不是24小时都需要输液。
昏迷病人在恢复期是不需要24小时静脉输入液体的,因为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病人本身的痛苦。后期的康复可以输入少量的营养神经药物,基础补液量及营养可以经鼻腔留置胃管,通过鼻饲营养液达到营养的均衡,这样既保证了机体代谢的需要,也降低了医疗费用及医疗成本。
5.昏迷病人的清醒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长期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忽然在某种因素的刺激下,就莫名其妙的清醒了,而且,醒过来的他们记得以前所有的一切(逆行性健忘的除外),思维正常,意识无碍,经过第一次有人搀扶的下床,接下来几乎就成了一个正常人,让人感觉之前经历的一切仿佛都是梦境。
而在临床,从昏迷到清醒,它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不能睁眼,到刺痛睁眼,再到主动睁眼;从不能言语,到言语模糊,再到言语清晰;从刺痛肢体能屈曲,到刺痛定位,再到遵嘱动作,每一个阶段都不可缺少,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历,否则,清醒将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下床活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比起电视剧中的清醒过程,在临床,那艰难的不只是一点点。
6.昏迷病人的卧位是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昏迷中的病人一般都要抬高床头20~30度,急性期是为了降低脑部的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水肿。恢复期是为了增加病人在床上的活动量,逐步达到能在物体支撑下,坐上一会儿的状态,为肢体功能恢复奠定基础。鼻饲时是为了防止食物返流至气管引起窒息,或者返流至肺部引起肺部感染。
7.昏迷病人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的病人,一般都会带有气管插管,三天后不能及时拔除者,会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并及时翻身扣背,以保证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保障脑部供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综上所述,如果陈海所在的省人民医院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导演不及时改写陈海昏迷该有的症状,陈海的清醒将会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