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中看到一条新闻,一位湖北农民在东莞打工期间,在开放的东莞图书馆里徜徉书海,找到枯燥生活中的一丝雨露,并甘之如饴。新闻主要聚焦两个点,一边是因贫困被命运和大环境裹挟的小人物,一边是越来越共享开放的公共图书资源;一边是困顿,一边是包容;一边是生存,一边是精神,相扶相持,走向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模样。
通过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自己这么些年和读书打过交道的日子来。
我五岁大,寄住在外婆家。舅舅简陋的客厅里,挂着一幅字,上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每次我做错了什么,舅舅都让我面对这幅字,把上面的字重复念上好几遍。现在想起来,很是神奇,舅舅一个苦哈哈的农民,怎么会有这般的教育方法呢?
后来我回到爷爷身边读小学,爷爷是个极爱学习的人,虽然没有像样地上过学,但却硬是靠自学,成为了村里有文墨的人。我们虽然小,但在农村里也算是劳动力,干一些放牛,插秧的活。被毒辣的太阳晒到脊背火辣,被沉甸甸的扁担压肩膀到生疼,我们就会打赖或偷懒起来。爷爷就会拿起小棍子,把我们逮着,狠狠教训我们,好吃懒做,你们想干什么?如果觉得辛苦,就要好好读书,读书就不用种田,不用被晒,不用出体力。可能因为太小了,我听得半明不白。
后来,很多人离开了农村,包括我的父母,他们都到城里打工,要通过另一种方式,让后代过得更好。每次父母寄钱回来。总是不忘跟我们说,爸妈赚的都是辛苦钱,你们要好好读书,只有读书可以跳出农门。
中考时,我没考上重点高中,要在继续读书和不读书之间做抉择。爸爸对我说,没考上就不读了吧,或者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我想都没想,就冲爸爸嚷道:我要读书,我要读书,我不要一辈子都待在这个小乡村里。爸爸于是帮我做了周旋,我成了一个可以继续上高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