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如懿传》,在热点和流量已过的时候。
坦诚,追这部剧,周公子占了很大的因素,她是一个很少让观众失望的演员,套用戏中乾隆最常对如懿的一句甜言蜜语:你放心。是的,有周公子在,我们也放心。
宫斗剧,女主人设基本是天选之女,拥有上天与生俱来的偏爱,得天独厚,家世智慧美貌才情学识谈吐好运,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巴拉,一样都不落下,人生际遇也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一路走上人生巅峰,即使中途受了诸多挫折磨难,也是为了日后完美逆袭增加一丝荡气回色彩做预铺。对于双脚踏在地上的普通人,即便是人前显贵的人中龙凤,谁不曾被生活翻来覆去地虐过? 在热腾的真实生活中挣扎沉浮的观众并不傻,对这一套早已审美疲劳,玛丽苏大女主太不真实的光环,更像一场制作者不接地气的自淫,注意:是自淫,不是自得其乐,毫不掩饰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这次的女主人设是一个有点任性有点倔强、手握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SB+LOSER----一个一心渴望真心和自在却始终求而不得,任性起来连安身立命的利益都不要的人生输家--------如懿。
以她的头脑、学识、对皇帝的了解以及两人的情分,明明太清楚如何取悦邀宠皇帝换来荣华富贵位分,成为世俗意义上定义的那种人生赢家,可这个傻瓜,却无比执拗地只想要皇帝的真心。如懿多次告诉皇帝:“对臣妾而言,最贵重的,从不是这些身外华物,而是在绝境里,皇上不会放开臣妾的那双手。” 对于这样身居高位,高处不胜寒的男人来说,真心是最难得可贵的东西,没有的时候会觉得孤独,稀缺,会渴望。得到了,又觉得是羁绊和负担。曾经有着说不完的话的两个人,到了最后,一开口仿佛都会伤到彼此,两两相望,唯余失望。两人经历了太多事,如懿内心深处一直在为自己鸣不平:我有十分的真心,你又给了我几分?你一直要我的真心,可你又拿了几分来换? 她求的那一点却是他最难给的。 两个人从一点一滴的误会、对峙、龃龉、意难平、彼此失望,一针针扎得千疮百孔,滴水穿石,耿耿于怀,积累成嫌隙,再到裂痕,耗尽了彼此最后一点情分和最后一丝信任。感情本就是世界上最经不起消磨的东西,一层血肉模糊,便结成一层痂,再来一层,最后层层叠叠,全是触目惊心不堪一睹的疤。
可是,你要一个王者有什么样的情呢?是周幽王宠褒姒,还是纣王宠妲己?皇帝是这天下最不需要遵守等价原则和互惠原则的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所有资源由他予取予求,他不需要付出、回报,便有大把的人争相恐后奉上。 在王者身上找真爱,还不如搭个梯子上天去摘星星。以他们的实力和底蕴,自然可以轻易满足任何一个女人风花雪月的梦想,可对于政治动物而言,风花月雪只是他取悦女人的技巧,永远不会是他们的终极爱好和追求。一个王者的真心,只能到这一步,时局和现实的太多掣肘,也只能允许他们到这一步,他的感情是真的,但现实的不由人也是真的,如懿这样的聪慧剔透之人,明明懂得所有的道理,却依然如此执拗,让人心疼。即使受尽磋磨,吃尽苦头,也无法让她改变倔强的心性,这样的倔强执拗,在深宫之中,实在是不合时宜。
她并不是世俗之人眼中定义的那种聪明人。世人眼中的聪明人,水晶做心琉璃做肝,一颗七窍玲珑心,太懂得趋利避害,太懂得如何识时务、谋生存、务发展、做小伏低谋利益,太懂得计算每一寸的利弊得失,每天一睁开眼,七窍都在为自己权衡利弊,聪明人太懂得用自己手中有限的好牌打出利益最大化的效果。不过有时我又在想,这世间,有时候,要那么多聪明人做什么呢? 聪明人如同那流水线上的机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满满的理智、清醒、机巧,如懿这样的异类,放弃了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聪明人,注定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可如懿,却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按照市井之人对成功的定义,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LOSER, 一个不合时宜的SB, 可我们都爱这个SB , 不是吗?
她做了我们绝大多数都想做而不能做的那个自己。
她活了我们想活而无法活出的那个自己。
她不屑于做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只想做自己。
聪慧是上天给她的资本,真心却是她自己的选择。
不合时宜的倔强执拗,刻进了她的骨子里,可是与皇帝倔强,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她当然知道和皇帝倔强,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她想要的是自在和真心,这东西又是宫中最难求得的。皇上第一次对她说你放心的时候,她感动得一塌糊涂,当皇上第一次让她失望的时候,她坚定地安慰自己:皇上,有皇上的难处。当皇上第N次一边说你放心,一边让她失望的时候,她终于明白:臣妾都知道,可是,臣妾做不到,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心机、手腕、荣华、富贵、权势,甚至比别人多那么一点点的喜欢,哪一样不是凡夫俗子的枷锁呢?为了这些枷锁,让人一生之中,不得不为了追逐利益,舍弃自己的感受,不得不做多少违心的事情,说多少违心的话。可是社会机器和社会法则赋予了这些东西既是枷锁,也是凡人在社会立足的盔甲和凭借。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间,它们撑起了你行走于人世间的腰杆,也是挟制你束缚你的枷锁。如懿舍弃了这些枷锁,也是舍弃了自己在宫中立足的凭借,失去了抵御狂风骤雨的盔甲。在深宫里,自在和真心是最贵不可及,千金难求,也是最不实用的东西,如懿注定吃尽了苦头,寸步难行。纵情任性的人往往被贴上“不够成熟”的标签,他们在自己的感受和利益的较量中,更在乎自己的感受。成熟=世俗意义上的聪明,懂得趋利避害,对社会规则妥协,换回等价或不等价的利益,成熟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社会法则自有固有的那一套运行法则,从来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用自己一己肉身凡胎,血肉之躯,撞向坚固的国家机器和社会法则,只会撞得头破血流,选择入世并顺应社会法则那一套的聪明人,确实获益更多。从世俗意义来看,如懿,确实不明智。
有一种论调说,如懿不遵守职场游戏规则,挑战终极大老板的绝对权威,必然被职场抛弃。宫廷剧近几年火热很大因素是因为和职场的生存法则有诸多相似,引起来太多职场人的共鸣。还有人拿香港富豪刘銮雄的后宫来举例,说李嘉欣关之琳吕丽君都输给了自身条件最差的甘比,因为他们老是不着调,不上道,角色代入有偏差,人性总是得陇望蜀,没有见好就收的,走着走着就走偏了,不管一开始把刘銮雄当什么,走着走着就把刘銮雄当做老公、伴侣报以期待和要求,最终自然是失望心寒铩羽而归。而甘比至始至终都看得透、想得开、拎得清,她坚守着给大老板打工的职场心态,这只是一份工作,这就是一份工作,我需要这份工作来维持我的荣华富贵,我的阶级跃迁,仅此而已。秉持这种心态,无爱才会无忧、无怖,才能将自我彻底消融,不伤心伤肺,不动心动情,百毒不侵,为了利益可以不在乎自己感受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天下无敌,还换来一句极高的评价“不贪财”(此处不知应有笑声,还是掌声)。
这后宫百态,何尝不是职场芸芸众生相。职场上有一句人尽皆知的话:组织绝不会亏待老实人。属实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看一看自己身边的那些真正如老黄牛一般的老实人,心中自有决断。至于是否亏待,各人的和人生目标和量化标准自有千差万别但用世俗意义定义的那种人生赢家的成功标准,老实人入围的概率着实不大。老实人一般都不会利用规则,或者不善于利用,或者不屑于利用,或者介怀于他人的眼光评价(或别的顾忌)不好意思运用,但社会法则就是有自己那一套评价体系和运转体系,从不因个体的意志转移。
大家替如懿可惜,即使她不遵守游戏规则,被游戏出局,还是替她可惜,也替渣龙可惜,他失去了一个对他真心实意的人,围在身边的是一群争先恐后给他看各种过滤之后的东西,操控他以谋求利益的人。献媚也好、取悦也罢,都是操控的手段,但是落到人身上,就让人受用,只是这是最顺应人性弱点的、最易成功的操控策略。拍马屁无非都是为了骑马,难道还因为喜欢这匹马不成?帝王成日研究驭人之术,其实何尝又不是常年在被身边别有用心的各种人所反驭?渣龙确实可惜,他不能明白也不懂得欣赏“明明太懂得套路和手段,却依然执着选择了真心,而不愿意使用套路和手腕”这种难得可贵的品质,真心最后统统败给了钻营和心机。
求真心的,由着本心,满盘皆输,一败涂地
求利益的,用着技巧,皆大欢喜。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所有心疼如懿的,何尝不是在心疼自己呢?
所有内心深处敬重如懿的,何尝不是在向做不到的那个自己表达遗憾呢?
在如懿身上,照见了曾经年少的自己。年少无知的天真,现实幻灭的残酷,生活扑面而来的碾压,人生中无数个无处遁形、咬紧牙关时刻的沉浮挣扎,在利益和自我之间摇摆犹疑,无法以肉身抵抗现实机器、制度机器的无助和挫败。
人们或妥协或任性,按自己的选择活成了自己期望成为或没有成为的自己。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如懿这般聪慧剔透的人,还是知道做不到。如懿还叫青樱的时候,太后为她赐名如懿。她问太后如何不是如意,而是如懿?太后轻描淡写地回答她:“你还太年轻,不明白,人世间的完满,实在太难得,若能如懿,便很不错。”即便太后这样的人生赢家中的赢家,也依然对“人生实在难得多如意”深有感触,那份已经淡然的举重若轻里何尝不是一个过来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敬畏。
如懿输给了人性,人性的弱点嵌在了基因里,处处上演着劣币驱逐良币的人间喜剧(以前觉得叫悲剧,现在觉得叫喜剧)。有人说,魏嬿婉最后还不是倒台了吗?她倒台,并不是因为她这一套不管用,好么?如果没有后来众人揭发罪行,魏嬿婉并不会失去皇帝的欢心。 一直很想搞明白“自古深情留不住,向来套路得人心 ”的科学原理,人人都有人性的弱点,那是深嵌在基因里的,人中龙凤也好,蝼蚁草根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很难甚至永远无法突破的局限。能战胜人性弱点,战胜自己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这无关道德,无关素质高低、无关学识智慧的深浅,只因人性使然。
世俗之人或市井之人,常常半带戏谑嘲讽,半恨铁不成钢地审视、评价如懿这样的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有半句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是:“要换做我,一定比他强。”可事实是:不是你比他强,而是你并没有一手好牌,你又对世俗意义上对成功定义的那种成功趋之如鹜,视权势地位利益荣华富贵如命,你愿意(也只能)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换取利益(你也没有别的了,只能牺牲自己所拥有并不多的一切),你更愿意(也只能)以牺牲自己的感受换来利益,也更愿意为此支付代价,求仁得仁,食得咸鱼抵得渴。你不能理解,就像甘比永远都不会理解李嘉欣、关之琳、蔡少芬、吕丽君、袁洁莹、洪欣居然一个个会离开刘銮雄这样的金主? 魏嬿婉也不会明白如懿居然敢忤逆皇帝,还要和皇帝断发决绝?与夏虫如何语冰?
她们当然不会明白,她们永永远远也不会明白。
真心是一个人的盔甲,亦是软肋。
所有的决绝,都不是一时的冲动,都是攒够了无数次失望后的离开。兰因絮果,何尝不是人生种种感情的常态。人们往往因误会而结合,又因真正了解而分手。
在《如懿传》太后最后也感叹万分:“位分、荣华、权势,这些宫中女人视之如命的东西,如懿从来都没有放在眼里,她想要的,只是自己的本心,我在这宫里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最后也看不明白,究竟谁才是真自在了呢?”
谁又是真正的赢家呢?谁又比谁更上台面了呢?谁又比谁更智慧更高级?
关于周公子
这里不得不插入对周公子的看法。
三个场景,再次见识了周公子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第一个场景:如懿被诬陷又无法自证清白,皇上不得不暂时将她打入冷宫。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入冷宫,没经历过这些,心中难免委屈心酸,此时还做不到后来身经百战后的淡定从容。如懿向皇上告别的时候,念着他们之间最熟悉的的那两句诗:墙头马上遥相见,一见知君即断肠。一时百感交集,内心的千回百转难以言说,眼泪止不住地流,可是高自尊让她竭力躲闪着皇帝的眼神,不希望皇帝看见自己的脆弱和委屈。周公子把那种极力隐藏又偏偏无处遁形的样子让人无比心疼。
第二个场景:是海兰告诉如懿,魏嬿婉假装回宫,然后又偷偷返回木兰围场,钻营漏洞,伺候皇上。海兰的意思是:姐姐其实以你的头脑,要运用争宠的手段和谋略,远在她之上。 如懿拈起一枚棋子,脸上浮现出混合了极其不屑、匪夷所思的神色,浅然一笑:“就算我明白她所有的手段,我也不会去做的。”那股贵气,也只有如懿这样的SB才会有,世俗意义上的聪明人是不会有的。
第三个场景:皇帝爱上了香妃,不惜破例让香妃和自己一同入画,这是违背宫廷规矩的,只有皇后才能和皇上一同入画。即使当年如懿也渴望这样的待遇,皇上并未为她破例。如懿离开画馆之后,失魂落魄的走在宫道上,天上下起了雨,顺着宫檐滴滴答答地流 。她伤了心,碍于皇后的身份却又不得不隐忍克制,不得不强忍眼泪,强忍住内心翻涌流淌的失望、内伤、痛苦、无助,她仅仅在走路,没有一句台词、一个动作、表情、手势都没有,就靠走路,一路都是淌不完的伤感,满屏都溢出了化不开的悲伤,摧人心肝,把所有人都淹没,让人无比心疼。过一道门槛的时候,如懿停顿了一刻,双脚似有千斤重,略停顿了一下,抬脚迈了过去。那一刻,有几个观众内心没有一丝揪心,发出一声叹息。没有一句台词,却能做到如此这般的,唯有周公子了吧。
即使是最挑剔最严苛的导演,对周迅都诸多赞誉。我不想累述各著名导演对她的赞誉,网上一搜,满屏都是。一直觉得周迅是上天送给世间的一份厚礼,是落入凡间的精灵,灵气逼人,中国大陆最有天赋、最有灵气的女演员,没有之一,带给我们那多惊喜和惊叹。 天分这个东西,非常玄妙,尤其在文艺这个行业,天分是:即使努力,即使你“心向往之”,却永远都差上那么一点点的“不能至”和“意难平”,不要小看那一点点,就那一点点,足以拉开梯队。如果把中国女演员分为梯队,周迅一直都在第一梯队,衬托得大部分女演员连第三梯队都进不了,只能拿保温杯。曾有人评价跳水皇后高敏,说:“跳水运动员,和高敏同一时代,是一种悲哀。”这句话送给和周迅同一时代的诸多女演员,又何尝不是恰如其分。
有人说《如懿传》把乾隆刻画成一个渣龙,让观众难以接受,引起体验不适。可那些让你体验很舒适的荧幕人设,大部分都在侮辱你的智商,更真实的东西和更舒服的东西,可能对于凡夫俗子而言,更青睐后者。
用道德标准和高期待值去要求一个身居高位的王者?一个身居高位的王者,真实生活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性的弱点在他们身上体现得远比普通人更加明显,利用好人性弱点的聪明人,往往满载而归、得偿所愿。人很难战胜自己,王者也不例外,如若不然,哪有令妃的烈火烹油?哪有如懿的情深缘浅和彻骨心寒?有读者说,流潋紫把乾隆刻画得太凉薄,和情深义重的帝王很不一样,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你看人家《蜗居》里面的宋思明(所以宋思明也只能官至一个市长秘书)你看XXXXX宫廷剧里面的深情帝王,让吃瓜群众看得多么过瘾,满足了观众的情感期待。。。。。。
那是在侮辱你智商好吗? 文艺创作的人设,有些是因为市场或剧情需要,有些是为了迎合大众期待,有些是由于作者或编剧的人生经历中缺乏与这一类人接触的阅历仅凭想象塑造。作家往往分为两种,体验型作家或创造型作家。 体验型的作家基于自己丰富的经历或真实的阅历进行加工创作,人物的逻辑更能自洽,出来的作品往往更真实深刻更加打动人心,比如 《红楼梦》。创作型作家不需要调用太多的人生阅历或经历,可以靠想象揣测,就可以完成很多人物和作品的创作,但是人物刻画的深刻程度和打动人心、冲击情感的力量往往不及体验型作家。
真正对王者刻画最好的是蒋胜男的《芈月传》,是原著小说,而不是电视剧。王者也是人,因为高处不胜寒,内心也会时常脆弱孤独,失落心伤,无人诉说,也有普通人所有的各种感受、七情六欲,也有对一个女人的痴心、也会有情难自抑、风花雪月,也会因情做出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但,他的七情六欲也罢、痴心也罢,又和普通人有诸多不同,大人物的情意,较之于普通男人,他做出令人动容的事,桩桩件件,更易被放大,自带玫瑰滤镜,让人眩晕沉迷许久。我一直以为蒋胜男不过是一个18线网络作家,与网上那些半吊子作家相差无几。直到我看完了《芈月传》原著,看完了芈月和秦王嬴驷之间的爱恨纠葛和千回百转,她对人物本色的塑造,对人物内心千回百转,入木三分的深刻洞察,对人物言行举止的描写刻画,实在真实得让人叹为观止。蒋小姐一定是近身接触过这类人物,否则,不曾经历,仅凭想象,几乎不可能把一个真正的王者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
这部剧我最欣赏最喜欢的角色
这部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不是如懿,是海兰。
海兰原本是一个生性懦弱,胆小怕事、自卑,毫无自我意识的一个人,宫中所有人都可以欺负她。其实她自身有很好的资本:美貌、心灵手巧、善解人意、性情温柔,在那个时代,这些都是一个女人非常优秀的个人素质,但她从来意识不到自己拥有的这些令人艳羡的美好,毫无自我意识,在众人面前永远一副畏畏缩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模样,别人肆意欺负她,她连还手的招架之力都没有,甚至不敢有,总是一心寄希望于如懿能够庇护她。后来如懿被关进了冷宫,再也无人可以庇护她,她在经历了叫天不停叫地不灵之后,被凌厉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逼到无路可退之时,她不得不振作起来,不得不自强起来,才能在宫中生存下去。
她开始用心装扮,吸引皇帝的关注,在皇上面前展示自己的刺绣技术和心灵手巧,让皇帝眼前一亮。她改变自己,突破自己,做自己曾经最不喜欢、也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她明白了:人只能自己成全自己,不是想做什么做什么,而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人人都想寻求屋檐,最后谁不是活成了自己的屋檐。当宫中之人再次欺负她的时候,她再也不会逆来顺受,她会直面以对,勇敢反击。
她彻底变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从一个弱者,变成了生活的强者。
这很不容易,这是非常非常非常难的一件事。
一个已经成年的人,性格已经定型,却能彻彻底底突破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完完全全战胜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很难很难,但是海兰做到了,她从一个自卑懦弱胆小战战兢兢畏畏缩缩的弱者,战胜了恐惧和匮乏,变成了一个敢想敢做,勇敢坚定,捍卫自己的强者。有人说这是剧情需要,我在生活中,也确实见过这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突破自己的弱点,把自己变成了完全的另外一种人,不论好坏对错,是非功过,战胜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人最难、也是最难得可贵的优秀品质。
海兰,是成年人世界里的一个真正的英雄。
《如懿传》给我们贡献了一部真实的人性大剧。人性,是一本永远都写不完的书。在《如懿传》里,你可以看到爱情的千回百转、兰因絮果的常态、婚姻围城的困境和疲态、人性的复杂和深刻。没有玛丽苏大女主光环带来的虚假快感,但是真实、现实和残酷,才是成年人世界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