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让我知道了,我的疯狂购买欲源于青春期时所遭受的物质匮乏和亲情缺失。这些匮乏和缺失,就像我心底一个无法填满的深渊。
隐形贫困人口
拿起手机看新闻资讯,发现网络上又出现了一个很扎心的词汇“隐形贫困人口”,即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却非常穷的人。”
比如,日常用品都要去海淘高端洋货,万把块的奢侈品包包买毫不眨眼;口袋里装着健身卡、出门叫专车;话剧、音乐会、星巴克、西餐、网红店是日常标配......
而这些人在朋友圈发布的状态更新,往往都是光鲜亮丽、小资情调十足,让人看了特别容易羡慕嫉妒恨。
但私底下,这群人基本上是发工资前经常吃土,银行账户里没用一分存款,甚至还可能欠下了网贷。
看了这些扎心(确切说是比刀子剜心窝子还痛的话),我忍不住对着手机屏幕苦笑,因为我就是这样的“隐形贫困人口”。我的手机APP里的花呗、借贷、银行信用卡随借金,至今还欠了十二万元的债务。
于是,每天白天出入写字楼、当三四流小白领的我,下班时不得不捧着手机到深夜,靠在线接单子陪聊天赚钱。
其实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也挺后悔的。如果当初能管住自己,不去刷信用卡、疯狂网购,那也不会有日后的分期付款还账单。最后,分期付款也无法偿还信用卡时,我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地用网贷去还信用卡。
我一直在想,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也许自己今天的日子会好很多。
可是没办法,购物触发的多巴胺飙升会让人像吸食毒品一样上瘾;营业员和服务生们那种像看有钱人一样看人的眼神,会让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变得飘飘然。
我就是这样飘着飘着,就一下子跌到了债务的深谷里。
而我的十二万债务中,有两万多是欠银行和网贷平台的利息。
看,我为我一时的虚荣,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
虚荣来源于贫穷
我跟心理医生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为何会疯狂购物,陷入债务之中。
表面上的原因是:大龄未婚女的我,刚刚告别了一段恋情,心情的沮丧和生活的空虚,让我把购物当成了寄托。
可我仍然想不明白的是:发泄情绪的办法那么多,为什么我会选择购物?
心理医生问我:你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如何?
“我家里生活条件很好!我爸爸在政府机关工作,妈妈是会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尽管我自己都听出来,我的语气语调就像机器人一样,并非发自内心。
可随即,我就倒在咨询室的沙发扶手里痛哭流涕。上中学时经历就像个魔鬼一样,从我记忆中跳出来,瞬间让我全线崩溃。
于是,我和心理医生讲起了我感觉最屈辱的中学生活。
我家里条件真的一点都不差,甚至比95%的同龄人条件都好。但是,我妈妈却是一个葛朗台似的,吝啬抠门到死的人物:烂掉的蔬菜、臭了的肉、过期的食品、化妆品都舍不得扔掉;她年轻时候的衣服,统统都是70-80年代的款式,也一直留了好多年。
可如果这些过期过时的东西,全家人一起去吃掉用掉,我一点意见也不会有。可偏偏她和我爸吃好的穿好的,把破烂货都留给我。
当我穿着过时的衣服被同学嘲笑,当老师们想要认识我这个家里条件优渥但却穿得比农村人还土气的学生时,我感觉我像是在人前扒光了衣服一样屈辱。
而且,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还对我说如这样的话:你爸妈都穿得那么好,为什么不能给你穿点好衣服呢?
我那时也和我爸妈说过,为何要给我穿成这样?我不要什么名牌,你们就给我买一些适合我年龄穿的衣服就可以了。
可我的要求根本没有换来新衣服,换来的是我父母一如既往的暴怒和咒骂。说什么我不学好、爱慕虚荣,脑子里想着臭美,这样会耽误学习。并且他们说,这样是培养我艰苦朴素。
如果说我爸用极端的方式来故意培养我坚强,我妈就是吝啬到挺变态的,她舍不得扔她那些还没穿旧穿坏的衣服。
现在来看,我父母的想法和做法简直荒谬。我非但没学会艰苦朴素,反而花钱比谁都大手大脚。银行里一分钱存款都没有,从上大学起就经常向室友和朋友借钱度日。看到什么东西,只要是有一点喜欢,都会买下来;打折和促销都是我无法拒绝的诱惑,不管有没有用我都回买回家。
并且,我的难以去除的自卑就源自那时。
穿衣吃饭这件事,不仅仅是形象上被别人笑话,更深层次的是让我感受到和父母关系的缺失,甚至断裂。父母总是把不好的东西甩给我,让我感觉自己是个毫无价值的孩子;父母刻意在物质上制造匮乏,让我时常认为他们根本不爱我。
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常年陷入一种抑郁的状态当中,并且体重在上大学之前,一直维持在180斤上下。
穷养的女孩一生觉得自己低贱
都说养女儿要富养,可我爸妈却一直做着富养自己、穷养女儿的事情。
在我发胖之后,我妈年轻时的衣服我再也穿不上了,即便这样我妈也没有去给我买一件新衣服。而是去批发市场挑最便宜的布料,给我照着中老年款式裁剪衣服。
理由就是:你长得不好看,还这么胖,穿宽松点还能好看点。穿漂亮了耽误学习。
廉价的衣料通常又薄又透,经常连里面的衣都能看出来,和透视装差不多。每到夏天,我都难以忍受男生看我的眼神。在学校里就焦虑不安,觉得自己像没穿衣服一样,回到家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才能感觉到一丝放松。
就连我走到大街上,都会有人把我当成从农村出来的打工的,并且问我:你是来找活的么?
当我父母周围的亲友同事惊叹于我的穿着时,他们俩还很骄傲地说:我们家孩子不挑吃穿。
听到这句话,我总是有一种委屈、甚至悲愤得想哭的感觉。我感受不到我这样的品质高贵到哪里,相反,我听见了我和父母之间亲情崩塌的声音。
道理很简单:如果我家条件不好,全家都艰苦朴素地度日,那么我不会觉得屈辱或者耻辱,因为我们全家都在为美好的生活奋斗努力。
可是,家里条件比谁都好的,父母自己光鲜度日,让我物质极度匮乏,我内心中体会到是父母对我价值的否定:难道我很差,配不上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么?
所以,好多年里,我都生活在一种极度的自卑当中。我不仅觉得自己没价值,我还觉得自己很低贱卑微。
除了吃穿,学习用品也是一样,笔纸都是我妈从单位拿回来的。他们单位的圆珠笔,不知道在仓库里放了多少年,写出字来颜色浅的几乎看不出。老师提醒我去换一支好用点的笔,可我回家跟我妈说时,换来的确是话里夹着祖宗八辈的咒骂。
从小到大就是这样,我没有零花钱,我更不能管家里要钱买东西。钱就是我妈暴躁脾气的导火索,只要一提钱,我妈马上会就会满口脏话的骂我,骂得歇斯底里,直到骂累了才停。
因为没有零用钱,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我基本无法参加。我的吃穿用度在同龄人面前是那么另类,我每天心里都充满着羞耻感。所以,我索性断了和所有人的人际交往,每天独来独往,在学校一句话都不说。屈辱感每天都萦绕着我,就像是身上生出的像虱子一样时时刻刻咬着自己,动一动都会掉落满地。
所以,如果不是家庭特别穷,别特意去穷养孩子,因为从小就让孩子深刻体会到自身价值被否定,并且难以和父母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而这些往往会体现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当中。
比如我,我很难和别人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关系,所以我基本没有长期相处的朋友。
而凡是我谈过的男朋友、爱上的人,都是渣男。因为自卑、因为自己都认定自己没有价值,所以也会爱上那些很渣、很差劲的男人。
几句好话我就会被哄上床,并且还会像个圣母婊一样,爱心泛滥地认为渣男会变好,还憧憬他们变好、变成功之后,我会和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写到这里,我也累了,但我确还不能睡觉,我要在APP上兼职陪聊赚点钱,去偿还我欠下的高额的网贷。虽然那些钱只是杯水车薪,但总归还能帮我减轻一些生活负担。
我想,这十几万的债还完了,我要开始学着理财和储蓄了。
所以,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这真的时一门学问。富裕的家庭穷养孩子,孩子体会不到艰苦朴素的重要性,他只会觉得物质上和亲情上双重剥夺。
如果真的想艰苦朴素,也别太极端。因为孩子对自我形象的满意程度也是自信的一部分。
如果真的要在全家提倡艰苦朴素,父母也一定要参加到这种生活方式中来,让孩子感觉这是一个家的风气,而并非父母在特殊对待他。
其实,不管穷人家还是富人家,只需要顺其自然地按照正常地生活方式过日子就好,别刻意去搞什么所谓穷养和富养。
爸妈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这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