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假期才过了二十来天,但焦虑使我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冯老师开玩笑说我是易焦虑体质,呵呵,我感觉至少是易焦虑心理。
一放假,就开始焦虑儿子的成绩,想办法回老家陪他学习,我又焦虑他的状态不对,好像学习是为了我,他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
管多了,怕他会有对抗情绪,不管,又怕他不自律
……
纠结完儿子,又纠结女儿。
为了陪儿子回老家,不能带女儿上舞蹈课,口才课,落下课咋办?
跟着我们回老家,她作息全乱了套,早上不起,晚上不睡。
送幼儿园吧,又担心她没有玩的时候,天天上,都上腻烦了
……
今天看了小萌老师的《只做六十分妈妈》,心里释然了很多。
我可以不用完美吗?我可以偶尔缺席孩子的生活、偶尔发脾气、偶尔偷懒、偶尔犯错、偶尔自私吗?我可以赚不到足够多的钱、可以无法送孩子去最理想的学校、可以为了自己的需要产生离婚的念头吗?面对这些问题,一百分,不可以;六十分,可以。
每次控制不住,跟孩子发了脾气,都会很自责,愧疚,很内疚,恨不得打自己一顿。
每年暑假都是我一直带孩子,想要放松一下,就把爷爷奶奶叫来。让他们带孩子,我去做个护理,或者找个安静的书店看会儿书,我都会感觉心虚。
平时同学,闺蜜要聚餐,我是唯一一个带着孩子去的,因为我觉得我出去玩,不管孩子,不应该。
所以假期里,我特别喜欢值班,因为值班时,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
曾经因为把儿子留在老家,我们在城里住着,平时上班,周末接孩子回来,而自责了好几年。
试想一下,当你追求做一个100分妈妈时,你的孩子就少了那40分的成长空间,无形中让孩子失去了很多,自己成长的机会。想办法把那40分还给孩子,作为母亲,我们只要刚刚好就可以了,偶尔缺席孩子的生活,孩子多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偶尔发脾气,孩子可以感知情绪的存在和边界;偶尔偷懒,偶尔犯错,偶尔自私,孩子可以知道妈妈也是个普通人,不是完美的神……
看到这里,我也激动得热泪盈眶,原来妈妈不用做到那么完美。不完美不仅仅是可以的,而且还是给孩子留了成长空间。
想想这几天,我带着闺女来回奔波。每天早上九点(有一次因为闺女磨蹭还训她),回到老家就抓紧时间看儿子的物理,数学书,在网上听课。学一一单元,做一单元的题。然后不会的让儿子讲一讲;儿子也不会的,我们再在网上查,或者问一个开辅导班的朋友。
他的英语基础差,我就每天给他提三四十个单词。
经过几天实践,我发现这个过程中都是我在忙,儿子只是被动地配合我。每天我回到家了,他还没有背几个单词。一让背他就不高兴,说让他给我讲题他也有情绪,中午3:30叫他,他也是赖在床上不想起。叫几遍 ,才能撅着嘴过来。
我虽然意识到了问题存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看了这篇《只做六十分妈妈》,我觉得书中人物的做法很好,可以借鉴。
今天叫来儿子,跟他郑重交流了一下:“妈妈觉得这样复习效率太低,而且对你来说也不公平,你自己完全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商量一个对你,对我来说更完美的方案吧!”
他说:“要不我也下载一个错题plus,我自己做试卷,背单词吧,你做你的事儿就行。”
我说:“我尊重你的决定,如果你现在想上辅导班或者找个老师一对一,也还来得及。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妈妈帮助,妈妈也尽全力”
今天开始,我们互相只是陪伴,我写我的日记,他做他的题。
哪些做法会阻碍孩子成年又成人呐?
1.你有没有以保护孩子的名义过分插手孩子的生活?
2.有没有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代替孩子做他本该做的事情?
3.你有没有剥夺孩子自由成长的机会?有没有让孩子屈从于升学的“军备竞赛”?
这是《如何让孩子成年有成人》中的一段话,我发现自己真的是过度介入了孩子的生活。
今天开始我要做个六十分的妈妈,只管做好自己,相信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之余还能发展自己写作兴趣的妈妈,能够给他以正面的引导。
也相信孩子能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完成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