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以及影片的完成度而言,张艺谋导演的《影》并没有超越自《英雄》开始就奠定的美学风格。依旧延续着第五代导演的标配——画风简练、表达稳重而克制、大情节作为噱头,内核仍是受伤痕文学熏染的那辈艺术创作者站在时代高度上的宏观表达。
尽管,为了迎合影院和流量数据,他们会稍作减法,但是骨子里的建构多年的视听语言体系,却不是那般说改就改的。比如,观众看完之后定要说的一句话,《影》就是很张艺谋。这里的“张艺谋”三字,可能已经不止字面本身的含义,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种符号化代词。
从引领中国院线大片,国产爆米花电影而言,张艺谋导演的确是拓路者,抛却他在新画面时期做的《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等影片,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张艺谋导演就完成过类型片的尝试——《代号美洲豹》以及《摇啊摇外婆桥》。不过在当时,按现在的票房计算,这两部他初期的尝试也许叫迎合的电影,均是失败的。
其实,绝大部分观众不去查阅张艺谋的创作年鉴,应该都不会知道这两部电影。从电影题材创作的多样性和实验性上来讲,而今也会心安理得对他有宽容,毕竟不以成败论英雄。张艺谋能给予我们的,还是你我都会崇尚的仪式感。而且,这种仪式感足够具有中国最接地气的传统文化,它的一整套体系叠加起来,仍旧可以捏出一首信天游,或是西北汉子站在塬上,对五千年悠久的汉文化,深沉的景仰。
这便不难解释,何谓“很张艺谋”。
然而,从《大笑江湖》到《长城》之间,抛开严歌苓的《归来》,张艺谋导演开始并不斟酌故事本身了——套路化的组装模式在《大笑江湖》就已经很赤裸了。好莱坞高价买回的科恩兄弟带劲的西部片剧本,最后被强行祸害成一部笑得尿不出来的“二人转”。这还是“文学性”和“视听表达”兼顾完整的张艺谋吗?就算是一个特殊的个案,那么接下来的《长城》刻意的跪舔北美市场,而忽略近在咫尺的中国观众,老张又是如何的算盘?令人难以捉摸的路数,怎么在某些瞬间不像曾经标签化的张艺谋了。
电影作为商品的输出,毋庸置疑,但是已至“国师”级别的张艺谋,更应该回归到他最熟悉的领域,做适合他的东方视野,以及他特有的格局表达,而这一切,《长城》并不能包含所有。张艺谋导演似乎明白这些路数,在《影》里面,他刻意为之的色调在IMAX银幕上显得更加凌厉,压抑沉闷的剧情,屌丝逆袭上位的桥段,最后好像你都不知该怎么打分,能评论写道不好么?好像那全篇并没有口水话似的多一言语,从技术层面而言,《影》已呈现给我们教科书般的电影工业属性。然而当孙俪透过门缝望向殿外,表情渐渐异样而结束全片之后,我个人忽然觉得好像找不到出口,性冷淡的画风控制了我接近两个小时的视觉神经,最后却没有让我释怀,闹心添堵自找苦吃我认了,但是总觉得老张已经是仙风道骨,已经飘飘然在他的视觉盛宴里,不管我们的精神死活了啊。引领者不似引领者,苟合也不苟合,仅仅是自说自话的表达,多少让人些许不适。
就其主要,我觉得还是人物的塑造出了问题。邓超饰演的“都督”和“影子”并没有给我足够多的同理心,从个人层面而言,我倒希望他尽快离开,不再过问沛国的内斗外患。然而,他好像是一个先知似的,知道“都督”的本意,也知道“主公”的用心。随后,他借刀杀人,他踉跄而至殿外,也许,他会成为新的沛王。张艺谋导演在这一点上是极其老道和聪明的,他克制住了一些关键的台词,寥寥几句让“影子”面对满朝文武说出来即是足够,因为故事的核心立意不能直白表达出来,如果过于苍白,观众对于“影子”的依赖性会更加减少,因此他选择了开放式的结尾,用孙俪那不断变化的眼神,保险地解决了立意的问题。然而,再如何克制,也不能美化一位“逆袭”的影子。于是在人物预制上,有了“影子”流散多年的母亲(亲情线索),尽管最后两人见面时,母亲已被刺客所杀,但是作为为主人公“救猫咪”桥段规划,形成一部分了;而后再开始铺设孙俪和邓超的感情戏(美好人物),原配和允许进入的“影子”睡在一起了,而且这睡还是原配主观愿意的……至此,于恪守着传统文化的国人而言,它没有我们喜欢的人物,没有我们同情的人物,都是生拉硬扯的设计。
张艺谋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他对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学习和崇拜。据说如今的“影”的灵感也是来自于黑泽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作品《影子武士》。虽然两者之间都在用比较超前的实验性视听语言反思自己的民族,输出特有的文化,但是张艺谋在最近的影片里,只呈现了所谓的框架,没有用更适合我们当下的故事机,收割原本属于他的表达。
也许,是他太忙了,没有静下来听听真正的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