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24-7《悉达多》【德】赫尔曼.黑塞 著 姜乙 译(2024.2.11-2024.2.18)
第一次看《悉达多》是在2020年,那年刚开始正式看书,知道《悉达多》是连岳推荐的,本是推给小朋友的,看到微信读书上有,就选了它。还记得那是在三年特殊日子刚出现的慌乱阶段,在过年回去从家里逃往杭州的路上看的,那时只是气氛紧张,以为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就会过去,没想到影响至今。说回书本身,这本书连岳虽是推给小朋友的,看完跟瓶子讨论,小朋友应该看不懂吧,别说小朋友,再前几年的我,可能也是看不下去的。可看当时连岳的文章评论里,真有小朋友读完的,这里的小朋们指的是小学生、初中生,真得感慨后生可畏。
看完第一遍,当时就觉得这本是值得再看一遍的,后来就一直在求新,没想过看。今年缘分到了,看有书友分享这本书,就作为新年礼物买给了自己,就这点出息,不舍得买金买银买包包。
先说说作者黑塞(1877-1962),书里的介绍“作家、诗人、画家,1877年生于德国,1924年入籍瑞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欣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有一年刷网时,有篇文章介绍一位学者老太太,是中国老太太,她很迷恋黑塞,给学生讲黑塞的诗,身体不好心情不好,也是黑塞的诗陪着她。当时就觉得这个老太太好酷呀。我只是叶公好龙,只看过这本《悉达多》,在麦家陪你读书听了《荒原狼》拆书。
《悉达多》讲的是作为婆罗门之子的悉达多一生修行求道成佛的经历。第一次看的时候,比现在更加无知一些,不知道悉达多.乔达摩是佛陀的全名,直到后来看了《佛陀传》才知道,黑塞巧妙地把他拆分成两个人,青年悉达多一直想成为乔达摩那样的人,离开家成为沙门,苦修、冥想、学各种道义,最后明白学再多的道义也修不成佛,只有在生活中去修行,跟船夫学习,倾听河水的教导。学佛陀的道义修不成佛,佛陀本身才是佛。书的封底上摘录了书中的一段话,也是我这次阅读中感悟最深的一段:
我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
去经历罪孽,追逐肉欲和财富,
去贪慕虚荣,以陷入最羞耻的绝望,
以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受世界。
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
塑造的圆满的世界比照,
而是接受这个世界,
爱它,属于它。
这段话也正是悉达多一生修行的经历。
现在流行的说法:要做真正的自己。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其实自己也不知道。青年才俊悉达多正是为了寻找内心真正的“我”而决绝地离开家,一生再未回去过。
“内在‘我’之源泉,必须拥有自己的阿特曼(自我,神我)!其他一切都只是寻觅、走弯路和误入歧途。”
悉达多眼中的佛陀:“这般目光和微笑我从未见过;如此行走、端坐之人我从未见过。惟愿我也有这般目光及微笑,能如此行走及端坐。如此自由、神圣、隐䀲,又如此坦率。如孩童,又饱含秘密。只有潜入自己最深处的人才能有这般诚挚的目光和步伐。无疑,我也将潜入自己之最深处探寻。”
还是没有能力去总结概括出更多,摘录一些时看书时画线:
初到尘世间:
“悉达多什么不做,他等待、思考、斋戒。他穿行于尘世万物间正如石子飞入水底——不必费力,无需挣扎;他自会被指引,他任凭自己沉落。目标会指引他,因为他禁止任何干扰目标的事情进入他的灵魂。这是悉达多做沙门时学到的。愚人们称其为魔法”。
“他听得多,说得少。在商人面前从奴颜婢膝。视一切如游戏。她努力学习规则,内容他并不记挂于心,对买卖并不在行。他的运气是:和商人相比,他的冷静沉着更胜一筹。和陌生人打交道是,他懂得倾听的艺术,善解人意。他不是真正的商人,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商人。在生意上,他从未投入热情。但是他掌握那些无为而治的成功者的秘密。他似乎总在生意上游戏,从不全情投入,生意从来也无法牵制他。他从不担心失败,从不为损失烦忧。”
过年时,朋友家的孩子在做投资,他说他跟前辈学习,现在学习一些跟专业无关的佛家道家的经典。这是在专业之上的最高境界。
关于对生意的心不在焉,书里讲到一个故事:
一次他去村落收购稻谷,但村民已经把稻谷全卖给其他人了。但他仍在村里停下来,宴请农民, 送给农民的孩子铜币,参加一次结婚庆典,随后满意而归。合伙人责备他生意没做成,还没回来,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悉达多说:不要责备我,责备向来于事无补。损失我来承担。我对这次旅行非常满意。”
合伙人气死了,“你是个商人,难道你的旅行是为了游玩?”
悉达多: “确实。我确实为赏玩而去。否则为何?我见到许多人,欣沿了风景,收获了友谊和信任,结交了朋友。如果是你,见到生意落空,定是气恼地速速返回。可事实上,时间和金钱已经蒙受损失。而我享受了几天美妙时光,学到了知识,心情愉快,我和他人均未因我的气恼和草率而受到伤害。下次再去说不定他们会更好地款待我”
然而长时间沉迷于尘世,他被俘虏了:
“世俗将他囚禁。情欲、贪欲和惰性,以及他最蔑视、时常嘲笑、视为最愚昧的唯利是图俘虏了他。他拜倒在钱财下。赚钱于他不再是游戏和琐事,而是枷锁和负荷。在充满诡诈的歧路上,他最终沉迷于卑劣的赌博。他是个令人生畏的赌徒。他爱那种在掷骰子时、豪赌时,心惊肉跳令人窒息的恐惧感。他爱这种恐惧,爱不断翻新、不断升级的强烈刺激。只有在这种刺激下,他才能在浑噩的、醉生梦死的寡淡生活中感受到一丝烦类似的幸福、波澜和生气的东西。大笔输钱后,他又去积累新的财富,狂热地做生意,严厉地逼迫借贷人还账,只为继续赌博、挥霍,继续彰显他对财富的蔑视,输钱时不再处变不惊,在生意上越发苛刻吝啬,甚至梦里都充满了铜臭味。在这荒诞的轮回中,他疲惫不堪,衰老而虚弱。”
这样的日子终于让他过够了,游戏结束了,他逃了,逃到河边。开始跟着船夫进入新一段的修行,这一段的修行中,磨难是他的儿子。太长了,留给下一次阅读时再写。
我们凡人虽不是这么极端,多数也就这么过完一生,只是没有觉察,达不到开头摘录的那段顿悟。什么是好的人生,“心安”即是。
用时4个番茄,其实这本书很薄,只有13万字,想读的话,一个周末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