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候,有一次语文课上随手拿了后排一同学的书来看。被封面吸引的《活着》,余华写的。原谅那个时候的我愚昧无知,看的书大多是心灵鸡汤,知道的作者都是大家熟知的张嘉佳、刘同、卢思浩、大冰。事实上,语文老师课上曾提过余华,讲了不少,然而不听课的我对他也仅一个作家的印象,别无其他。
我看书不算慢,平常鸡汤文浇灌的太多。下课我已看完了一半,囫囵吞枣只记得大概情节。后来禁不住去校门口的淘宝代购,从网上买了一本《活着》。
在我有限的还算清晰的记忆里,这本《活着》一直在我的书桌前,每每在那个压抑黑暗的时候,总会拿出来翻翻,大概是喜欢上书了。但是现在我怎么也想不出当时喜欢的理由来。好像就在那不久,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文,自己创作一篇短小说。也不知道我哪来的自信,刷刷刷写下好几千字,还沾沾自喜,毕竟还没写过这么长的。我们批改作文的方式是小组同学互相批改,写评语,后再由老师批改。约莫一周,批改后的作文本,再次回到我手上。几千字没有白写,除了本组成员,好些同学都给我评语了。我觉得很开心,有这么多人看过它。至今记得的一条评语“看来你受余华的影响颇大啊,快谢谢我的书”。是的,这是一开始那本《活着》的主人。
不可否认,我先后看了好些遍《活着》,后又看了《许三观卖血记》。大概是作家笔下的小人物,深得我心。虽说时代不同,工作不同,我总能在书里看到很多身边人的影子。有时候甚至在幻想,如果穿越到那个时代,我们活着或许,就是那样的。
已经高中毕业两年,在本省一个离家不远不近的城市,一所本省不好不坏的二本学校上大学。旅游城市的原因,这里并没有所谓的北上广发达,甚至我的大学是本市唯一一所二本大学。初来的时候,我是怨恨的,一座连老家那座城市都比不上,这样的大学有什么好的。事实上,我无数次吐槽过、嫌弃过它。在那之后,按部就班的报名,军训,上课,放假。到现在,在这学习生活了两年。看过无数的旅游大巴带来无数游客来了又走,而老街上慕名而来的游客依旧。我仅去过几次,除了第一次的欣喜,后面越来越麻木,好像那个地方三十年如一日,林立的店铺永远在那,各种特产还是那样,一点也没有变。我才发现,这是旅游城市里,他们的活着。
我的那本《活着》,在翻了一遍又一遍后,高中毕业前,被我赠给了一个不熟的同学。就像处理我的其他课外书一样,我在QQ上发说说免费送书,先到先得。我想那个同学一定会善待它的。
上大学后,我没有再看过余华先生的任何作品,却始终记得夕阳下,田埂上的一牛一人。我和书里的人一样,尽管再怨恨,仍然活着在。总想着换一种活法,事实上,活着便已经是唯一的活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