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却还活着……到底什么是「活着」?难道只要有生理意义上的呼吸,这就是活着吗?那些麻木不仁的人明明也有呼吸,为啥从他们身上你会感受到很强的「死能量」?
其实,一切的一切,都是「隐喻」。只要有感受,能接收视听嗅味触这些信号刺激,活着就是来感受这些过程的。
在我16岁那年,胳膊骨折了,我躺在手术台上,因为是局部麻醉,意识很清醒,但胳膊却没有了任何知觉,它就像挂在肩膀上的一块儿重物。
医生拿着电动手术刀拉开了我的皮肤,我闻到了一股毛发燃烧的异味,医生拿着锤子在骨头上订钢钉,等等这一切动作,仿佛这个胳膊不是我的,是别人的。
下了手术台,大约过了不到1个小时,胳膊开始逐步有了知觉,那种感觉就像胳膊麻了一样,随后就是钻心的疼,冷出了一身白毛汗。这时,我才感觉胳膊不是别人的,是我的。
胳膊麻醉,不受自己控制,表面上我想说的是胳膊不是我的,其实我背后表达的隐喻是「胳膊死了」。当然,这只是胳膊死了,如果全身都不能动了,没有知觉、没有意识,即便是全身麻醉,或许,这就是死亡的隐喻。
你看,这就是感受,能体会到信号刺激,还有意识主导着我的胡思乱想。人的寿命有多长,这些感受和意识持续的时间就有多长。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那些麻木不仁的人,没有同理心的感受,他的意识已经被某种强烈的信念吸引,失去了检验现实的能力,这样的人虽然还有呼吸,但他的内心已经死了,这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与之相反的是有些人虽然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但他留在人间的作品却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只要你用心阅读他的作品,就能被他描述的细节所感染,仿佛身临其境一样,体验到了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
通过上面两种极端情况的对比,原来生与死的界限,是「感受」。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内,感受自己、感受别人、感受世界,这就是「活着的滋味」。
把注意力放在感受上,感受当下手指轻击键盘的触感,与发出的哒哒打字声,后背与座椅的接触面紧贴在一起,双脚踩在地板上,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左腿麻嗖嗖的,裤腿卷到一半,春风透过窗户扫到了小腿上,凉飕飕的,无比放松,这就是我现在的真实感受。
表面看起来,这些感受到的小细节好像挺无聊的,正是因为这些小细节的存在,养成习惯后,这些信号被你捕捉到,你的第六感才会变强。因为很多重要线索,就藏在这些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