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以前的家长一脸愁容地跑来问我:“Nico 老师,我很注重对孩子的鼓励,做得好必定会给奖励,孩子也很听话,表现一直都很好,现在,孩子上小学了,按理说,应该越来越懂事了,可是,为什么我的奖励却越来越不奏效了呢?”
这是一位尽心尽责的家长,看过很多育儿书,特别推崇对孩子的鼓励教育。可是,她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多鼓励孩子,多表扬孩子,孩子做得好,要及时给予奖励,可是,为什么你的奖励却越来越不奏效了呢?
一、故事
一群孩子总是在老人屋前踢球吵闹,这让需要静修的老人甚是苦恼。老人找到这群孩子,沟通了好几次,孩子们却依然我行我素。
几天以后,不堪其扰的老人,想到了一个方法。他找到这群孩子,对他们说:“你们在这里踢球,让我的生活不那么闷了,我要奖励你们!这样吧,你们明天继续来踢球,我给你们每人25美分。”孩子们一听,“还有这种好事?”,欣然同意。
此后几天,孩子们每天都会来踢球,老人也信守承诺,每次都会给他们每人25美分作为奖励。
又过了几天,老人对孩子们说:“我年纪大了,没多少钱。以后每天只能给你们15美分。”孩子们一听,虽然不高兴,但总归还有钱赚,还是继续每天都来踢球。
后来,有一次,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我实在没有钱了,只能给你们这么多”。
孩子们一看,非常生气:“我们来给你踢球,你竟然一天才给我们5美分,这么辛苦的事情我们不干。我们再也不会来给你踢球了!”
从那以后,孩子们果然没有再来老人屋前玩,老人的生活也终于回复了宁静。
老人对孩子们踢球的行为给予奖励,可是这奖励却渐渐消磨了孩子们踢球的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二、道理
这个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来解释。
内在动机:指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受内心需求驱使,而自觉,主动地做出相应行为的强烈动机。
外在动机:指受外在因素诱导,以获得一定的回报为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动机。
和受“内在动机”驱使的行为相比,受“外在动机”驱使的行为,更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够持久。
那么,奖励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有何关系呢?
Tip:如果对由内在动机而引发的行为进行奖励,那么原本积极的内在动机可能会转变成外在动机。
故事中的孩子,最开始踢球,是因为觉得踢球有趣,所以,孩子们的动机是“获得内心的乐趣”。可是,通过老人的“奖励”,孩子们踢球的动机变成了“获得外在的奖励”。
孩子们踢球的行为由内在动机转换为外在动机,随着奖励的减少,孩子们踢球的动机也逐渐减弱,最终,不再“给老人踢球”。
三、启发
(一)过度的奖励扼杀了孩子的内在动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喜欢给孩子奖励,但我们也要警惕,过度的奖励扼杀了孩子的内在动机。
案例:
小雅自小就展露出绘画天分,小雅妈妈“望女成才”心切,一直悉心培养,每当小雅画了一幅较好的作品,妈妈都会给予奖励,而如果小雅在绘画比赛中获了奖,还会带她去游乐场游玩一番,以示奖赏。小雅妈妈一直觉得自己的女儿能在绘画的道路上有所发展。
上了小学以后,小雅妈妈也升了职,工作越来越忙,给小雅的奖励承诺往往不能实现。小雅也越来越不愿意去上绘画课。
到后来,小雅妈妈苦口婆心地劝小雅继续上绘画课,没想到却被小雅严词拒绝了:“既然你答应我的奖励每次都做不到,那我也不要再画画了”。
一开始,小雅画画是出于喜欢,可是妈妈长时间以来的奖励,逐渐让小雅对绘画所带来的奖赏产生了依赖,孩子的绘画行为在奖赏中变了味儿,孩子绘画的内在动机被逐渐扼杀了。
(二)不是所有的行为都需要物质的奖励
对于孩子好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是可行的。但是,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要靠奖励去实行,而且,给的物质奖励并不是越多越好。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很喜欢给孩子奖励。孩子会自己扣扣子了,要给奖励,会自己穿衣服了,要给奖励,主动跟人家打招呼了,要给奖励。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给点鼓励还算正常。可是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子等生活自理行为,本就是孩子自己应该掌握的,而见人打招呼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和是否给奖励无关。
奖励给得太多,太没有原则,具体到任何小事,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无能。有些孩子,不给奖励不肯自己吃饭,不给奖励,不肯走远路,不给奖励,不肯跟人打招呼。
奖励之下,任何行为都和奖励挂钩,孩子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和正确的是非观念,不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是自己努力要去做的,从而失去了起码的自理意识,责任意识,礼貌意识……
(三)内在的兴趣比奖励更重要
奖励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孩子做出某一行为的积极性,但,奖励不是万能的,只有当某一行为内化为孩子的内在动机,这样的行为才能维持得长久。
案例:
球球从小就被要求每天都要背古诗,刚开始,总是背得磕磕绊绊,背古诗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妈妈答应球球,如果球球能背下一首古诗,就给球球做他最喜欢吃的蛋糕。
一开始,蛋糕上没有任何图案,后来妈妈对球球说:“可以把今天背的古诗里,你最感兴趣的部分画在蛋糕上。”
球球听了很开心,觉得在蛋糕上吃到“古诗”还真是有趣!
一段时间以后,球球对妈妈说:“要不,我们不要在蛋糕上画了,我背完一首,你就教我画一幅画。”妈妈一听,高兴地答应了。
在和球球一起画画的过程里,妈妈总是穿插着讲各种和古诗有关的故事,球球听得也津津有味。
后来,球球背古诗的兴趣一直保持着,他画的古诗画作也越来越多,背古诗,画古诗已经成了球球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总结: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强调了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是必要的,但是,在奖励的过程中,家长们也要牢记:
1.奖励要有原则。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要靠奖励去实行,该让孩子明白的道理,掌握的行为,就要让孩子明白——有些东西,和给不给奖励没关系。比起物质的奖励,偶尔的精神奖励可能会更适当,更有效。
2.奖励要适度。在塑造孩子某一行为的开始,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也要学会“逐渐退位”。让孩子的兴趣慢慢走在前头,让奖励逐渐走在后头,直到孩子能不依靠奖励而做出相应的行为。
3.注重内在动机。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某一行为,就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哪些意义?”,让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且注重孩子在过程中的体验,让孩子从行为中获得乐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从而让孩子真正地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成长。
结语:
每一个家长都有一颗希望孩子向上的心,在鼓励孩子前进的过程中,奖励是必要的,但不是主要的。
因为——孩子的幸福感来源于自我内心的丰富与充实,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奖励,孩子内在的向善,向上的欲望才是让他们不断去努力,获得一生幸福的最强大,也是最有效的力量!
所以,为什么你的奖励不奏效?家长们不妨回头来参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