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上的习作是一篇想象作文,想象一只小蚂蚁的神奇经历。按道理,这样的要求对于六年级孩子来说并不是很高,只需要文通字顺地讲一个故事即可,如果能给人以启发则更好。但是,老师们一边批阅孩子们的习作,一边都不由自主地感叹:六年级的孩子,想象力已经不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了!这样的现状,实则是一种悲哀,至少对于一名六年级语文老师来说。
孩子们的想象力究竟去了哪里?我在心里很多次地问自己。
小区里、公园里,经常会看见刚刚会走路的孩子追着父母“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花是红色的?为什么蝴蝶飞得那么快?为什么天上的云不会掉下来……睿智的父母会静下心来一个一个地解答,而更多的爸爸妈妈只是不耐烦地丢下一句“哪来这么多为什么”就不管了。原来,有的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象力是被父母“扼杀”掉了。
学校里,课堂上,老师一遍一遍地追问:“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能有几位老师会给孩子留下一点思考的空间,这样去鼓励孩子:“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除了上面的答案,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老师们的无奈在于——教育有时候太功利了,成绩、分数的枷锁,家长、学校的期待,有哪个老师敢拿学生的未来开玩笑呢?于是,孩子们仿佛化身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整齐划一、无可挑剔。原来,有的孩子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表达淹没在了一份份练习里、一个个标准答案上。
我们可能都忘记了一句话,那就是“想象力比学习更重要”。狄德罗的一句话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很在理,他说:“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有理性的生物,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人。”虽然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诗人”“哲学家”,但是最起码要“算是一个人”吧?一个人如果只是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而没有一点自己的想象与创造,那他和一台复印机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家都是“复印机”,我们的时代如何进步,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人类又将走向何处?
在一篇文章的末尾,孩子写——最终蚂蚁还是死了,我此时此刻只想说:“编不下去,脑壳疼!”“编不下去,脑壳疼”这七个字刺痛了我的双眼——这个孩子在考试时,是怎样的绞尽脑汁凑足字数啊?我敬佩他说实话的勇气,却也痛心于他的殚精竭虑。幸亏,也有孩子这样写:“对于牛牛来说,只要梦想还在,旅游便不会结束!”小蚂蚁牛牛的旅程不会结束,因为它还有大大的梦想在。而我们人类的梦想,或许应该加上一条“永保天真和想象”,因为这是生命美好的馈赠。
孩子们的想象在哪里?其实就藏在他们小小的身体里。我们应该多作努力,让那些多姿多彩的想象如同春天的花儿一般盛开在灿烂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