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四年级习作《我和 过一天》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的习作题目是《我和 过一天》,要求学生选择神话或童话中的一位人物,想象与他过一天的故事。习作话题与本单元课文紧密联系,本单元是神话单元,讲述了四个神话故事,再加上最近“课前三分钟”的民间故事的讲述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加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在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一、从学生熟知的神话和童话人物打开话题,列举哪吒、葫芦娃、神笔马良、白雪公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探讨他们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回忆对这些人物的印象,并进行了口语交际,让学生讲讲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以及自己如果和他们度过,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学生们滔滔不绝,都“说”的很好。
2、 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选择习作的内容。通过问题“你会选择谁”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众多动画、神话人物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说明选择的原因,介绍人物的特点,接着通过两人相遇的时间、地点、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3、 参考作文书中的例文,链接本单元的神话故事、“词句段运用”等相关内容,先阅读范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写作思路,列出写作提纲,发挥想象,交流怎样写才能让自己也笼罩在“神奇”的光环下,让文章更神奇。
……
我觉得万无一失,我也想像这次习作会达到课本中四次习作的高潮。
开头全部是千篇一律的“周末,我正在睡懒觉,忽然听见有人在敲门,我赶忙起来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孙悟空’、‘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啦,我特别高兴……”。我发现几乎都是照抄作文书上的开头,没有自己想象的成分,没有我讲座的思路,看到孙悟空高兴,看见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很高兴!
越批改越心乱如麻,为什么“说”的很好的情况下不能“写”的很好呢?是我们禁锢了他们的思想,还是孩子们的想象力本就没有那么丰富,怎样把“说”转化成“写”?
困扰!
思考之后,原因有下:
1、 在他们初接触写作的时候,低年级段为了高分在写话讲座中用固定的模式让孩子们背写话,所有的“看图说话”都是在老师的“公式”在“套写”;
2、 在接触真正的“作文”的三年级段,老教材忽略了作文的教学,老师们在教写作的时候,起点高,对学生的期望值高,造成学生害怕自己写不好而去“抄”作文,孩子们根本没有机会去自己写。这也是我们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
3、 我的焦虑思想严重。四年级的学生接触到的习作只有三年级的12次,没有写作积淀,我教高年级习惯了,三四年级是我教学中从没有涉及过的年级,把四年级的学生当作了五六年级的学生的写作水平,造成自己没有细心和耐心地解决写作上遇到的问题。
虽然自己在不断反思自己角色上的转化不够,看来还是速度没跟上角色的变化,不能让自己成为那个扼杀孩子们想象力的那个人,重新修改,重新写作,会有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