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岁的宝宝,随着自主意识的蓬勃发展,每天都会有无数个“我想/我不想”。
清晨,略带哭腔的“我不想去幼儿园”;睡前,执拗宣言“我不想刷牙洗脸”;日常,每时每刻、见景生情的“我想吃软糖”、“我想买饼干”、“我想现在去游乐场玩”、“我不要回家”、“我不要洗手”、“我想等会再吃饭”……
面对如此高频率的“我想/我不想”,软萌系妈妈振作精神、逐一应对,力争做到引导宝宝从对抗走向合作,帮助她克服困难、拒绝诱惑。注意情绪的处理,避免因妈妈的敌对情绪而引发的宝宝哭闹。
下面,是四个真实小案例,都成功引导宝宝从对抗到合作,所用技巧和方法,我总结为4句16个字,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案例1】不走路,妈妈抱
幼儿园回来,路过大台阶,要抱。习惯性脱口而出“要是让妈妈抱,回家就不能吃威化了哦。”(之前商议好回家只能吃一块)察觉语言背后的教育思想不妥,后半句及时刹住。“宝宝是大宝宝了,要自己走路。只有生病了妈妈才可以抱。”欣然接受,一路走回家。
【正面激励】两岁半左右的大宝,口头禅是“我是中班的大姐姐”,如果和她说“你是小班的小妹妹啊”,她会生气。贴合她想成为大宝宝的心理需求,引导她向大宝宝的行为靠拢。那段时间,“你是大宝宝了,……”几乎成为万能金句,在她不配合的其他生活情景中运用,也颇为有效。
【案例2】害怕“毛毛虫”
去年冬天,很怕像毛毛虫一样的树籽。有次取包裹回来,路过大台阶,离好远就要抱。包裹是两个纸箱,难度不小。于是打算坐下歇歇,打电话救援。“宝宝,妈妈没办法抱你,我们坐下来想想办法好吗?”“妈妈,我有办法了,我们从草坪上经过。”(树籽在大台阶末端,从草坪上走可以绕过树籽。)
【冷静暂停】彼时,妈妈身心俱疲,大脑已短路。只想坐下喘口气,再给爸爸电话,把大宝和快递运回家。不想有惊喜!“让我们坐下来想想办法”,妈妈这边是冷静暂停,主动对胶着状态喊cut,避免对宝宝做出不当的教育行为;在宝宝这边是组队邀请,希望她能帮忙想想办法,共同解决难题!
【案例3】零食的诱惑
每次带她去社区小二取快递,她总会说“妈妈,我要买那个吃的。”刚开始我一直敷衍着“我们家里有零食呢,吃完了才能再买。”后来觉得自己不够坦诚,于是有一次坚定但心里惴惴地对她说“妈妈不想给你买。”想着她要怎么反抗,思量着该怎么接招,结果她居然平静接受了。
【勇敢说不】自从那次和大宝勇敢说不后,我更加遵从内心。此前在心里若有若无的育儿规则,也逐渐清晰起来。在我们家,我不希望她吃太多零食,这是我的育儿规则,我会平静清晰地向她表达,并希望她能遵守这个规则。
【案例4】只穿那条花裙子
她超爱一条花裙子,每天早起都要穿。我说昨天穿过了,今天不能穿了,建议她穿其他裙子。她拒绝!僵持了一会,我只能对她说:你确定要穿那条“又脏又皱”的花裙子吗?那好吧,妈妈帮你把它从“脏衣篓”里找出来。之后递给她,她又说不穿了,要穿其他裙子。
【随他去吧】穿了昨天穿过的裙子去幼儿园,会怎样呢?大宝应该不觉有异样。那我为什么反对呢?因为,如果我“没有为大宝提供干净的衣服”,就会变成“不称职家长”,而“不称职家长”彰显了自己的“无能”,我自然接受不了,也不想承认自己“无能”。想通这点,我决定遵从大宝的意愿。
那为什么答应了她,她又说不穿了呢?或许“穿那条花裙子”是她当下的一个“小心愿”,心愿被满足后,她反而比较容易接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