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父亲八岁的时候爷爷去世,父亲的记忆中,当时懵懵懂懂的年龄似乎还不太明白爷爷的离世意味着什么,亲人的逝去是一种如何悲痛的心情。
后来,奶奶和大姑撑起了养活整个家的重任,父亲说,当时那个年代,能让一家七个孩子一个大人每天吃上饭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爷爷去世后,奶奶终生未再另嫁,曾经有人想要给介绍老伴,也被奶奶拒绝了。爷爷大奶奶将近十岁,奶奶爱了她一生。直到奶奶离世,都在给我们讲着爷爷对她的疼爱,似乎那个年代的爱情可以逾越一切物质,是那么的纯洁又真挚。
爷爷和奶奶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讲给大家听。回到父亲的故事。
当年父亲以全镇第一的名次考入重点中学。
然而,经济的原因,上到一半就退了学。
后来做过学徒、贩过木头、下过砖窑、当过兵、打过工、创过业。凡是有能赚钱养家的机会,哪怕再苦再累,他都义无反顾的尝试过。
可能是每个家庭都会有这样一个人,说传奇也传奇,说平淡无常也平淡无常。可无论如何,毕竟五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过,阅历自然比我们这代人要多得多。
八、教鞭与师恩
说到老师,在这里必须要插入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时代充满了甜酸苦辣,想起来的最初记忆只能追溯到上学之前,那时候也就五六岁吧。
兄妹七人我排老六,上面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还有个小妹妹。小时候倒没觉得有多苦,这与几个姐姐的呵护是分不开的。就这样顺利地成长。稍大一些,先是二姐后来是四姐和哥哥牵着我手去村小学上学。直至1976年,隐隐约约记得那一年发生过地震。农历六月的一天早上,我和哥哥、四姐放学回到家里,只见我家院子里熙熙攘攘好多人。正要洗脸的我被姐姐一把拽进了西屋,挤开屋地下站满的人群摁到炕沿边,只见父亲被我娘拥着,再后来是屋里所有人嚎啕大哭。
我的父亲去世了,那一年我不满八岁。
能回忆起来的小学时期大部分是恩情。
家人、亲戚、同村的长辈、学校的老师无不对我关爱有加,自己能够顺利成长,得到了所有人的帮助。尤其是我的大姐和姐夫,为我们这个家能完整地支撑下来,做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这里不再赘述)直至今日我对自己一双儿女灌输最多的就是感恩。
进入古月中学,刚入学时的新奇过后即投入紧张的学习中,如今回想,好像自己对待学习没有费多少心。自认为天资聪颖不会落后,但最终从入学时的尖子生成功变成了落后生。
对我关爱最多的是班主任郝光宗老师和张玺老师。
郝老师对我关爱有加,刚入学就充分考虑我的家庭情况,给了全班最高标准的助学金。成绩的下降,老师为了挽救我,想办法通知大姐到学校,一起分析我落后的原因,并在我做出保证之后让我自己做了一根教鞭挂在办公室门后的墙上。当然用途不言而喻!
由于自己从小父爱的缺失,对慈祥敦厚的长者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依赖,这时候遇到了张玺老师。
从哪儿说起呢,自接触张老师那一刻,老师不讲究的衣着、质朴的语言、豁达的性格让自己一种冲动油然而生,仿佛自己缺失的父爱有了找寻的目标,不论是老师任教的生物、美术课程,还是组织的音乐活动对我都有极大的兴趣,总会踊跃参与。找借口跟老师一起吃饭,晚上钻老师被窝等,现在想起来那种幸福感仍甜甜地留在心中。
那个阶段我会找许多借口去和老师亲近,不论老师在不在房间总愿在那儿待上一阵子。有一天进到老师宿舍恰好屋里没人,桌上放着那个大砖头录音机。之前只见过高年级的学哥们会围着听它唱歌,从没摆弄过。出于好奇就试着挨个摁那排按键,“啪”的一声,我把录音机给摁坏了。心想这回可闯大祸了。当时那个怕呀!悄悄拿了本书把“砖头”盖住。屁滚尿流地跑出了老师房间。
之后的好几天都不敢在老师那儿露面。直到有一天隐隐约约又听见了录音机在唱歌,就一步一蹭地挪腾到老师门口,看见几个学哥围拢着桌子在听歌,自己偷偷凑到跟前看到“那玩意儿”好了。又看见他们在听完一面之后翻转磁带,也是“啪”的一声那个盖子就蹦起来了。原来那天我“闯祸”的那一摁本来就是让磁带盒子弹开的,害得我差点儿没吓死。当时心里的那个滋味啊,是既有无知的羞愧,又有如释重负的轻松。
后来有机会跟老师说起这个事故的时候,老师使劲抱住我说“真是个傻小子啊,为这把你吓成那样啊!记住,就是真的弄坏了及时跟老师说明,也不会怪你啊。”
那天的眼泪,百感交集。
辍学之后,总想在有出息的时候以一种最佳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后来参军入伍给老师写信、寄照片,退伍后也曾去老师家里拜访过一次。但后来看到、听到许多同学都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联想到自己的一事无成,所以就羞于提自己是老师的学生。这也就回应了在开篇提到的自己对学校生涯产生的那种本能的回避。
九、辍 学
稀里糊涂混到了初二。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个别课目一塌糊涂,愈落愈远。但始终提不起学习的热情,成了班级里的差生。
生活方面每月生活费八块一毛钱,学校发助学金三块五,每月要从家里拿五块钱。每到了该回家拿钱的日子脚步就跟灌了铅一样。实在不忍面对母亲整天不解的愁容和那一声声的叹息。父亲离开的时候母亲38岁,最大的姐姐20岁.是她们用孱弱的肩膀背负着我们这8口人的家庭蹒跚前行。个中滋味没经历过是根本体会不到的。
正月16,初二第二个学期开学,需要带的费用还没有着落。大姐的婆家在百里之外的营里,刚出生的小外甥女才几个月。看着母亲独自为难,就下了辍学的决心,只身去一个山旮旯躲了起来。母亲借来钱之后我是死活都不去学校了。那时候就想啊,即使不能给家里帮忙也尽量减轻母亲与姐姐的负担。
此举的结果是换来几天后姐姐跟姐夫的一顿暴揍。
次日姐夫带我去学校找老师给办了休学,为以后能重返学校留了一步。
此后去甘秋中学就读,重回古月中学14班,但最终还是辍学了,自己的学历停留在了初中肄业,成了一生的遗憾。
下期前情提要:
……
辍学回家尽管身体弱小,但一些不需要太大力气的农活也算能搭上手了,帮姐姐们推土垫圈、往地里推粪、浇地看畔……也颇有成就感。
就这样熬过了大半年时光。
一天姐夫问我:“你这么小的年龄就真打算种一辈子地呀?”当时的自己对人生还真的没有目标。
……
我是晓怡,来自一所普通的本科大学。
一九九八年出生,今年读大二,我有一个梦想,一个简单的却又不易的,小小的梦想——希望能做一个特别的人。
我的父亲,一九六八年出生。今年整五十虚岁,一辈子历经坎坷,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写成了一本回忆录。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九零后。
奶奶有七个孩子,父亲排老六。
爸爸八岁的时候,爷爷去世了。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虽说父亲一生没有如何巨大的成就,但他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厉害的人。写了这篇回忆录。
我取名叫父亲的前半生。
父亲取名叫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