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盐说蜜
——谈古今风味,说天地美食
徐先走后,我就告诉自己,今年的上元节要亲自做元宵圆。
(徐先是我妈,喜欢子女们称她为“徐先”,“先”是“先生”的意思。)
一、泉州人的年味
泉州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泉州人对于每一个节日都很重视,尤其是过年。
从年兜到正月十五都是在过年。
而快到年兜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炊龟炊粿炊碗糕,好不热闹。
炸醋肉炸豆腐炸糟鳗,炸得兴高采烈。
关不住的欢声笑语,从窗户飘出去。
泉州人对春节的重视,体现在食物里。
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很多食物,那些上了年纪勤劳的阿嫲们,更是精力充沛,把持着一个春节至关重要的饮食命脉。
当然,这个食物不单纯是自家老小要吃。
神明也要吃、祖宗也要吃、亲朋好友同样要分享。
祭祀是感恩过去、祈福未来;食物分享,则是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
而你来我往之间,就构成了最触动人心的年味。
二、徐先会“做人”
我家徐先会“做人”。
小时候,一到年兜,徐先都要通宵达旦地炊碗糕炊甜粿滚元宵。
冷冬的夜晚,灶肚里柴火高燃,红砖灶台上垒着一层层蒸笼,蒸笼里是各种各样的粿胚。
徐先时不时地添一下柴火,告诉我们不能大声喊叫,不然会惊着碗糕婆,炊的碗糕也就不会笑。
碗糕笑不笑是一个年兜过得开不开心的标志。
碗糕咧开嘴笑成四瓣花,徐先生就很高兴,说:来年一定会开心发大财啦。
笑成花的碗糕无论是祭神祭祖还是送人,都倍有面子。
而隔天早上,邻居家都会得到一份糕粿。
我和大哥经常被遣送去亲友家送糕粿,弟弟则陪着徐先坐三轮车到处拜神。
神应该会夸徐先炊的糕粿漂亮,因为四邻亲朋都夸徐先生会“做人”。
三、吃了上元丸才是完整的年
徐先做得最好的应该是上元丸,也就是元宵圆。
都说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地处东南沿海的泉州,则偏偏要滚元宵。
泉州保留了很多中原的传统,元宵节就叫做“上元节”,元宵圆也叫做“上元丸”,吃了上元丸才是完整的年。
上元丸一般都是年兜前就做好了,以前的人穷,春节来拜年,徐先和阿嫲都会滚元宵相待,每一回都让人舔碗。
因为徐先的元宵圆实在太好吃了呀,调馅料那是一绝,又香又甜,但如今想来,当年徐先的元宵圆并不健康,因为她添加了一味“香蕉油”。
我们家做元宵圆是个大工程,因为要到处送,邻居亲友都有份,而小孩从放寒假开始,就要帮徐先摘干葱、切葱花,每一回都切得眼泪哗哗。
徐先手脚很麻利,从不用模具敲馅料,她的手速极快,馅料在她的手心里很快就成丸了。
但因为做的量多,有好几年的年兜夜,徐先都要一人捏到深夜。
四、泉州元宵圆
好长时间没有尝到徐先做的上元丸了。
人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怀念小时候的味道。
于是,今年就想自己来做元宵圆,留下徐先的印迹,也是一种念想。
元宵圆
一、准备食材:
花生500g、黑芝麻150g、白糖300g、冬瓜糖200g、猪油100g、葱头酥60g、干桔皮40g。
传统的配方是花生500g+白糖500g,其余随意。
二、操作过程:
1、如果不是现成的猪油,那么就得买肥肉来熬猪油;
如果不是现成的葱头酥,那么就得买干葱头来炸葱头酥;
无论是熬猪油还是炸葱头酥,都要微火微火微火,切勿焦了。
2、准备两颗桔子,只取桔子皮;
太阳底下晒两天,成半干状态;
再切成细细的丁;
如果不晒,按照徐先的说法是,元宵圆容易发霉。
3、花生焙干,我这边用烤箱焙;
烤箱不用预热,150度烤15分钟;
每5分钟翻面一次;
烤成红皮样,稍凉,搓去红皮外衣;
再装入保鲜袋中,用擀面杖碾碎;
喜欢颗粒感的就别碾太碎了,但要是没碾碎又不容易成团,所以要自己把握好。
4、同时用擀面杖将150g的熟黑芝麻稍微碾压出香味;
再将冬瓜糖切细碎。
5、将花生碎、黑芝麻、冬瓜糖、葱头酥、桔子碎等放入搅拌盆中;
舀入猪油;
如果猪油已经结冻,要稍微融化,搅的时候猪油的温度不能太高,不能将白糖烫化了;
所有材料搅拌均匀,融合在一起。
6、准备敲元宵圆的专属工具,没有就用手捏哈;
舀一小勺馅料进容器里,再用小锤子敲紧实;
这用敲的馅料,均匀饱满,特别好滚,也特别好储存。
7、滚元宵;
350g的糯米粉大约可以滚25颗元宵;
准备一个大碗,将元宵馅放入少许糯米粉中;
开始滚,滚一会儿,蘸水一下,再滚;
如此反复,8至10回便滚好了。
8、煮元宵:
水开后放入滚好的元宵圆;
约15分钟,元宵圆浮出水面,变胖即可出锅。
五、最后
年的意义就是团圆,从年兜到上元节都在吃团圆餐。
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是团圆。
亲朋好友相聚是团圆。
祭祀先人其实也是团圆。
因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寻梦环游记》”
元宵圆便是年的最后一餐团圆宴。
草草啖盐说蜜——
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
部分图源网络,如侵权,请告删。
原创文章,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