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顿MUJI餐堂的午市餐,来到了上海淮海路的无印良品。三层之高,全部逛完得不少时间。我和好友M下午还要赶火车,就直接奔上了餐厅3楼。
刚好MUJI BOOKS也在3楼,拿了等餐号,就在旁边翻起书来。《东京本屋》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干净的白色封皮,光滑有质感的纸张,以及一直以来我对书店的向往。
本屋,是日本偏口语化的书店。从中文字面上看来,这样的说法也更加亲切,少了商业的味道,多了家的感觉。
如今,全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书店不少。2000坪也是书店,5坪也是书店,而本书介绍的日本本屋充满了人情味,除了书店和书本身,那里是一个个本屋创始人和店员所有的梦想与热情寄居的地方,温暖而又美好。
回归到书的本身
书店发展至今,售书利润依旧微薄,加之网络能轻松买到书,以及电子书的迅猛发展,许多书店为了盈利不得不发展一些周边业务,比如卖咖啡、杂货、办展,来增加店铺盈利。
东京本屋里介绍的每一家书店,尽管有一部分书店也采取了以上措施来弥补书店经营困难的现状,但是每位店长的核心依然围绕着书籍本身。最花心思的环节始终不变——选书,这也是许多大型连锁书店做不好的一个环节。
在日本,选书的人被称作选书师(Book Director),是一份专门的职业,他们怀着对书的热情,开设工作事务所,专门为书店或者有书籍角落的商铺进行选书、陈列,处理书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店员≠服务员
对于我国大部分书店来说,店员的角色只是服务生,他们与书籍之间唯一的连接可能是寻找和摆放。大型书店已经有专门的电脑用来寻找图书,这样一来,顾客与店员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店员存在的意义显得不怎么重要了。
东京本屋也提到了淮海路的这家MUJI BOOKS,区别于传统书店,MUJI的重心并未改变,依然以销售生活商品为主,将书籍比作桥梁,试图增加生活的更多可能性。虽然不以卖书为主,但在选书和空间设计的环节可是一点也不马虎。
和日本一样,这家MUJI BOOKS也有专门的一块黑板,记录店员每日的「金玉良言」,另外,还制作了全国各地MUJI店员的立体名片摆放在书架中。看得出,MUJI一直将每一位店员摆在很核心的位置,也唯有如此,店员才能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温度,而不是冰冷冷地朝九晚五。
东京本屋里的店员们,他们可能没有销售经验,但是无不例外地喜欢读书。他们参与选书环节,每个人管理一个区块,统计书籍销量、选书、制作小卡片吸引顾客、摆放书籍……这些都要亲力亲为。当有人买了你精心挑选的书籍时,你能从这份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证明自己眼光还不赖嘛。
梦想和现实
看完这本书后,依然对书店充满向往,想走遍世界各地的书店,反倒是少了开书店的热情(大概每个文青的清单中都有过开书店的愿望),书中讲述了不少开书店的难处和每况愈下的实体书市场。
在日本,书是不能打折的,即使网络销售也是如此。但是网购图书毕竟方便,目的性更强,类似亚马逊推出的变相优惠(积分制度)也吸引了不少顾客,会去书店买书的人更少了。那就别提在中国,网购图书几乎比原价图书便宜了一倍。这些都是书店难以为继的铮铮现实。
国人的看书习惯尚未大面积普及,爱书之人仍在少数,而书店早就沦落为观光打卡的旅游项目(去年我到苏州诚品书店的时候,被吵吵闹闹的环境吓了一跳,根本不是书店应有的氛围),那些散落在犄角旮旯的小书店仅凭梦想是坚持不下去的,许多人改了行,换了梦想。
但我相信,环境总是慢慢地往好的方向发展,总有一天,书会成为人们的日常必需,而书店总会迎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