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导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少数人受益的“精英教育”或许是一个方向!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这个趋势中呢?
“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成先烈”。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马云就是那种做什么事都是能领先别人“一步半”的人。
这样的领先节奏即不会过于超前而失败,又总能走在大众思想的前列。
这次,马云又创办了一所创新型学校——云谷学校。
用马云的话说,云谷学校不是传统注重物质方面的贵族学校,但要培养学生的贵族的素养和气质。
这不就是精英教育吗?听了这话估计会调动起很多家长们的兴趣。
但马云又说,将来这所学校的孩子估计很难考国内的重点初中、高中......,而是能遵从自己内心,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这句话估计又会吓跑了不少学生和家长,考不上好高中,还学这个干什么?
但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思维。
马云接着说: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进入哈佛、斯坦福、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深造。
至此,马云为进入云谷学校的学生的发展路线已经比较清晰了:不走国内高考的独木桥,而是要放眼世界挑选大学!
按照这个思路,或许真有一天,马云在云谷学校这个试验田的确能培养出一些“社会精英”阶层。
这样的办学模式也决定了这只能是“少数人”受益的“精英教育”。
但也恰恰符合“精英”的含义,精英的代名词其实就是“少数派”。
那么,“精英教育”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呢?
按照现在的观点,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也是目前“普及性教育”的本质所在。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这种状况也会发生改变。
我们常常用“人多力量大”来形容“人的数量”的重要性:强调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有力量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力,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这尤其是人类社会在科技不发达期间所推崇的“人海战术”。
所以,知识的普及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但是,现在又一种教育观点出现在了人们面前,这就是集中优质资源进行的少数派“精英教育”。
持这种教育观点的人认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机器电脑等工具会替代人类的很多工作,并且比人做得更好、效率更好。换句话说,也就是能以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
那么,这时已经颠覆了以往“以人数量取胜”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个社会将来只需靠少部分被高科技、高水平教育武装起来的“精英阶层”来领导运作就可以了。
比如说《未来简史》中描述的“超人力量”或者“人向神的转化”的理论猜想。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科技发展到可以将电脑与人脑互联共融时,会大大所短一些人学习知识的周期和时间,你上了十多年学才学个一知半解的知识,只需要将芯片或者更高级的技术“输入”另一个人的大脑就OK了。
或者你凭借几年的力量锻炼出超强的肌肉和力量,但另一人凭借人体与机械的完美结合就可以很快在力量上超越人体的极限。
这样还有什么公平的可比性?
更可怕的是,而这些实验都在科学研究的进程计划中。
而这个“另一人”就是未来的少数派——“精英阶层”。
所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精英教育”的确是今后教育模式的选择之一,或许在若干年之后,这种教育模式会对社会群体产生分化的作用也未可知:精英与大众。
其实,早在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过整个社会由“精英阶层”运做会更理想的设想。
即使在今天,这种思想再次抬头,比如英国私立学校教育资源配置要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状况,以及精英教育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大的现状。英国前首相卡梅隆、布莱尔,甚至王室威廉王子等都毕业于代表精英教育的私立学校。
在2015年英国教育的一份报告中显示,英国全国仅7%人毕业于私立学校,但是在代表领导阶层的国会议员中就有31%接受过私立精英教育!
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精英教育”将是一个潮流与方向,无论人们是否能够接受这种现实,都不会影响这种模式的兴起。
而及早培养出中国真正的“精英阶层”也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我想对于马云而言,是一个理想与事业;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则是一个选择或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可能意味着更为自由、快乐的人生。
那么,您会鼓励自己的孩子选择像“云谷学校”这样前途未卜的精英教育吗?前提是有勇气放弃国内高考的“独木桥”。
我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