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又一次听到这个词,你什么感觉?麻了。听了太多遍了。听完又怎么样呢?我知道,“35岁”会让很多人猝不及防,甚至什么也没做错,就走到了职业生涯的终点。但知道这个有什么用?
焦虑的人,只会更焦虑。迷茫的人,只会更迷茫。真正重要的是:知道之后,能怎么做?他们说“35岁”是终点,就一定是终点吗?35岁之后的路,怎么走?
如果原来的路不再那么靠得住,我还能做什么?怎么才能找到新的出路?我想转行、副业、创业......需要注意什么?
前段时间,我的刘润读书会请来了一位嘉宾,高琳老师,给出的回答,很独到,很有启发性,让我觉得在“35岁”被喊了这么多年的今天,还值得分享给你。
高琳老师是谁?比起她的一众成就,首先,她是一位已经走出了两条路的人。第一条路,她是打工人,一路打到了世界五百强的C字头,曾任摩托罗拉亚太区CIO。然后,她又辞职,走了第二条路,自己创业,为更多C字头的高管做教练。
她的高管教练费用,1个小时至少1.5万。而那天,在我们的直播间聊她的新书《不被定义》时,她分享了将近3小时。那3个小时的弹幕里,很多人在提问。
那些问题,往大了看,都是“35岁之后的路,怎么走?”。但细分下来,主要就3类,你看看有没有眼熟的:1)没有动力,怎么办?我也想找新的出路,但忙完一天到家,力气只够刷手机,很难再提起劲儿去开始什么新的尝试。
2)没有方向,怎么办?
我倒是想做点什么,也有劲儿,但不知道力该往哪儿使,从哪里开始做起。
3)没有优势,怎么办?
我有动力,也有方向,但哪个赛道都有那么多人,竞争那么激烈,我拿什么去赢?
没有动力,没有方向,没有优势。
这3个问题,就像3道坎,横在很多想要寻找新出路的人面前。一旦过不去,就可能真的被困在原地,等待“35岁”的钟声响起。
而高琳老师说:节点,不一定就是终点,也可以成为拐点。
重新理解这3道坎,找到越过的办法,所谓的终点,也可以变成拐点。
3道坎,我们一道一道说。
没有动力,怎么办?
第一个被很多人问的问题是:
我没有动力,怎么办?
这两年,你有没有听过很多这样的吐槽:
大环境太难了。卷,卷不动。躺,躺不平。
别说琢磨什么新出路了,下班到家,我连洗头的力气都没有,只想倒头刷手机。怎么办?
一个很常被提到的答案是:找到你的热爱。
你热爱什么,对什么天然有激情,做起来就会有使不完的力气。
高琳老师说,她见过很多成功开启了第二条路的人,有从高管转到培训师的,有从会计师转到艺术家的,还有从宝妈转到运营专家的......
这些转赛道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会遇到很多挑战,而能支持他们走下去的,往往就是两样:兴趣,使命。
这两样,往大了说,你都可以把它们归纳为“热爱”。但其实,在给人提供动力方面,“兴趣”和“使命”,各有各的用法。
兴趣,可以在一开始推你一把。
当你发现有件事你特别喜欢做时,可能哪怕没人给你钱,你都愿意做。
但是,当兴趣真正变成一天天重复的工作,一个个具体的困难时,很容易被消耗殆尽。尤其,如果你一开始那么辛苦地投入,还没赚到钱的时候。
那怎么办?你还有使命。
使命,和兴趣不一样,不能自娱自乐,需要真正地和别人发生联系。
而这种联系,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能帮助别人什么?
无论是做培训,开民宿,还是拍视频......找到答案的人,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找不到兴趣,很难开始。
找不到使命,很难坚持。
有道理。可是,万一兴趣和使命,我一开始都没找到,怎么办?
比如,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
朋友和你吐槽工作,前半段义愤填膺,后半段拍案而起,最后一个上头,振臂高呼:
我不干了!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我要去找我自己的路。
可是第二天,又是全新的一天:他还是在早上9点准时坐在了他的工位上,该摸鱼摸鱼,该加班加班,好像什么都没高呼过。
你问他新出路找得怎么样了?他说:
没找到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
什么乔布斯、马斯克说的那种“心底的热爱”,“一生的热爱”,我目前还没有。
那干什么不是干?这份工作虽然谈不上有多喜欢,但也没多讨厌,还是凑合干吧。
等什么时候宇宙给我发信号了,天降大任于我了,我再冲。
找不到热爱,所以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始。
只能困在原来的轨道里,被动地等待看到终点的那一天。
嗯,听起来挺合理。可是,这样一来,那些开局真的不知道自己热爱所在的人,就活该只能被困在原地,没有出路吗?
当然不是。
请问: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
大学上下铺的室友,你明明记得他很内向,同学会上一见,他居然当了销售,当得还风生水起。
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你明明记得她很娇气,成家后再碰面,她居然自己做了老板,仓库都按公顷算。
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很内向吗?不是很娇气吗?怎么就走出了销售和创业的路?
你一问,一定会有一个故事。故事可能各不一样,但这个故事里,大概率都会有这么一句话:
如果不是当时碰到了那些事,我都不知道,原来我还能走这条路。
那次见了那个客户才发现,原来,我还挺擅长发现别人需要什么的,所以没想到一做做到了今天。
后来辞职开了网店才发现,原来,我还挺享受自己拍板做决定的,所以后来居然越做越有劲儿。
高琳老师说,和很多人一样,她也不是一开始就找到热爱的。
可是,只是坐在原地,又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是死的。怎么办?
走出去,去做志愿者,去给学生做职业规划,去参加很多商会活动,或者任何能接触得到的活动。
然后,发现原来我对帮助别人还是挺有热情的,原来我现场讲起东西来还是挺有热情的......
再然后,才有了TEDx演讲,有了中国美国商会副主席,有了高管教练这条路......
而这些,都是坐在原来的工位上,无法发现的。
所谓的热爱,不一定是探索的原因,还可能是探索的结果。
除了纠结“找不到热爱,什么也开始不了,我怎么办”,你还可以“先让自己走出门,去尝试任何可以做的事,在碰撞和反馈中探索”。
想,全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说得真好。
可是,我该从哪儿做起?没有方向,怎么办?我也想转型,想换赛道,热情满满,浑身是劲。可是,我的力气该往哪里使?怎么找到适合我的方向?
高琳老师给出了一套建议,一共三步。第一步,看看自己。这一步,你可以问自己3个问题。
1,“我有没有什么绝活?”
高琳老师说,每次有人来问她“我想搞副业,能做什么?”她都会建议来人先问自己这个问题。
都说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但旷野的路,都是泥路。
要想走得下去,你总得有一只脚,能帮你在第一步先死死地扎进泥地里,扎住,扎稳,你才会有机会迈出下一步。
2,“我有没有足够的支持系统?”
如果你有小孩,有老人,有病痛,有任何需要分兵照顾的战场,你有没有援军?
这种支援,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尽量有意识地提前为自己搭建一个支持系统。
3,“我适合什么走法?”
路,有很多条。
副业,转型,跳槽,转行,创业。
每一条,风险不同,风景不同,走法也不同。
问完这3个问题,你就相当于针对自己的现状,做了一个可行性分析。
第二步,看看外面。
这一步,你可以做3件事。
1,扫盲。
不是“碎片式”地东搜搜西看看,而是“成系统”地针对性学习。
比如,把一个领域主要的书,全部过一遍,了解尽可能多的“基础概念”,“关键概念”和“最新动态”。
当你在这个领域种好了一棵认知之树,也就建起了在这个领域最基本的自信心。
2,访谈。
每个领域,从外面看和走进去看,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最关键的一步,是走进去,或者,找到已经走进去的人。
别只坐在家里闷头死学,铁口直断,去找到你身边对这个领域最了解人,去问到里面的人实际看到的事实和细节。
3,混圈子。
和访谈同理。如果条件有限,你也可以先找课。
并且,找和你上同一套课的人。
因为他们大概率,是和你同路的人。
扫盲,访谈,混圈子。
做完这3件事,你就相当于针对市场,做完了一个可行性分析。
第三步,躬身入局。
还记得那句话吗?
做,才有答案。
做完前面2步,还只是在岸边热身。真的下场去做,才会知道水深不深,事适不适合。
怎么做?今天,很多人探索副业,做斜杠青年时,都会提到一件事:做自媒体。
去打造自己的IP,把自己做成一个品牌。
你是做培训的?卖水果的?开民宿的?......卖什么的都行,反正先去起个号,拍视频,开直播,忙到半夜下播,还要复盘...
一天从睁眼到闭眼,几乎都在忙这件事。
这不是大势所趋吗?有什么问题?
打造自己的个人IP, 当然没问题。
高琳老师说,但前提是,你真的知道,IP,到底是什么意思。
IP的全称,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
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至少,你得先有自己的知识资产。
那么问题来了:
你有没有一个基于自己知识的产品?你的产品能不能称得上是资产,是有价值的,是能帮助到别人的?
做个人IP也好,做自己的品牌也好 ,其实都不止是做自媒体,扩大影响力,而是包含了2件事:
一个是“品”,产品。一个是“牌”,牌子。
“牌”,解决的是:那么多同类产品,我为什么要买你的?
你可以靠做自媒体,做IP,让别人更了解、信任、甚至偏好你的产品。
但这些,都是有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