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发生的事令我发囧,我的脸就像这个囧字的样子,难以舒展开来。我暗自思忖,两个人在同一天闹事,或许是巧合,也或许他们俩早就商议好了…… 虽然秋实只有不到七个月,春天五岁多,孩子们一定有自己沟通的语言,而这种沟通境界与方式,成年人难以达到,主要是因为成年人的世界纷争复杂,不太安静。
顺便提一下,春天是我的女儿,春天生的; 秋实是我的儿子,秋天生的。他们还有好多名字和代号,比如:大臭蛋,小坏蛋,尿布男孩,大嗓门女孩等,依据心情,我经常给予他们各种命名。 只是无论名字如何转换,他们依旧是他们,还是依旧令我——妈在囧途。村上春树说,成为另外一个人不容易,成为另一个名字并不难。
那天的事情,是这样的。
{*春天篇*}
她突然想要吃麦当劳的甜筒。我说过,孩子的想法总是千奇百怪。 甜筒和平常吃的冰淇淋之于他们,可能有着各自神圣的意义,致命的诱惑。 提出来了,不去,就会上演各种" 恩爱" , 一个劲儿地楼脖子,亲脸:" 我有一个好妈妈,好妈妈。" 为了避免这种" 假惺惺" 的肉麻,和一身的物理反应( 鸡皮疙瘩) ,只要时间允许,要求不算过分,我都会答应。
我们去了。 点了甜筒,薯条,和一杯冰茶。 顺带捎一句,麦当劳里的甜筒是中国麦当劳里的三倍大, 饮料三倍大,并且是自取可以无限续杯。
女儿举着甜筒,无比兴奋,贪婪地舔着。我坐在对面,看不到她甜筒后面的脸。
因为抱着秋实先生,我便请求春天自己去拿番茄酱。他们有一小块饮料区,所有的饮料机、糖、奶精、番茄酱、纸巾和吸管等摆在一起,都是过去自取。
她把甜筒安排停妥,让它站在托盘上,从高高的椅子上跳下来。我刚又重复一遍,她就不耐烦,嗓门很大:" 我知道了,我自己可以做。"
美国人体型虽大,但嗓门都低,尤其在公共场合,喜欢窃窃私语。 春天这一声、惊到了旁边的一个老先生,他正在看杂志,抬起头来望了望她,又望了望我,耸了耸肩:" 很独立哦!"
我略带歉意和尴尬地咧了咧嘴,算是微笑。 看着春天走远的背影,又顺便叹了一口气:大嗓门女孩说话的习惯,真的很难纠正。
她到了饮料区,东看看、西瞅瞅。拿了一包,就笑嘻嘻地跑回来,费力地爬上高椅子。刚要打开,我告诉她:好像是糖。 她说没事,又溜下椅子,乐颠颠地再跑去。不过继续东看西看,好像没有收获,就开始不耐烦了,面露难色,撅着嘴巴,回来了。
这一幕,都被旁边的老先生看在眼里。他立即起身,问" 番茄酱吗?" 然后走过去,给我们接了两小杯,又送了过来。
我连忙表示感谢,春天也说谢谢。只是这时,她马上看到了自己的甜筒,流的有点像溶洞里的钟乳石,一道道的,很难下手。她刚刚跟老先生说了谢谢,下一秒就爆发出一大声抱怨:哎呀!
这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老先生先是被她吓了一跳,又马上问:" 我做错什么了?"
这令我异常难堪,他的语气里有一种潜台词:妈妈教育不周,孩子礼节欠佳。我讪讪地笑了。老先生回到座位上,还望着我们。
我低声对春天说: 说话小点声,不要影响他人,更别抱怨。 她已经有点不好意思,加上冰淇淋有点化了,就开始要用哭的方式。这就更让我难堪, 公共场合又哭又闹,有的地方会要求妈妈带着孩子离开处理。
我压低嗓门,严肃地说:" 如果你要哭,我们立即走,回家你在自己房间可以尽情哭!"
我知道,她的哭里有对自己行为的羞愧。 我也不想加重她的难堪。只好自己再朝老先生看去,微笑着抱歉并解释:" 对不起。是她的甜筒化了。" 老先生又耸耸肩,低头继续看杂志。
我立即转换情绪,拿起甜筒,装作要吃。春天见状,也马上要回去了。 我若过后再提此事,她就捂着耳朵不听。
如今,我已清楚地意识到:孩子渐渐长大,对于妈妈的依赖越来越少,很多事情自己可以做了,妈妈似乎可以轻松。但伴之而来的是他们精神上也要求独立,虽然自己远没有到独立的程度。你若多说一句,她就嫌你啰嗦。
孩子长大有长大的烦恼,妈妈们还是不要期盼以后的幸福生活,着眼于眼前,享受当下那一刻。 当然,小也有小的烦恼。 秋实按照姐姐的" 意会",当天也上演了大戏。
{* 秋实篇*}
我把他放在day care处。 自己想要一两个小时的安静。当妈后的安静比金子还贵,实在难得。24 小时和又哭又笑又吵又叫的孩子们在一起,时常会产生一种错觉:孩子就是天使,天使的前身都是魔鬼。
过了一会儿,我去" 取" 他,距离门口几米远的地方,我就听到了地彻山摇般的震天大哭。我告诉自己:镇静,镇静。
推开门之前, 停了几秒钟,深呼吸。进去之后,果然是他,有个黑人女孩抱着他,他的脸哭作一团,涨的通红。黑人女孩非常无奈的样子,看见我就像是看见了救星。
她说,她给他试过了所有玩具,没有一样灵验;又给他换了尿布,拿出来他的安抚奶嘴和磨牙胶,同样无效。她一边把秋实先生递给我,一边苦着脸告诉我:" 非得吃这张卡片。" 我看到他手里紧抓着一张卡片,就拿过来还给女孩。
她又问我:" 在家里,是不是经常抱着?" 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她又加了一句:" 有时,这里孩子多了,没有办法一直抱着他。还得锻炼他自己玩。"
我没有说话,又点点头,脸上又是一个囧字。又是当妈的没有做好: 经常抱着,把他惯坏了,到头来,尝尽尴尬的都是我。
{* 这不是尾声,故事还在继续*}
孩子让父母出丑,经常令妈妈难勘,这在所难免。 只是无论如何,当场严厉地批评和指责,都不可取。如果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立即转移;也可以尝试带到门外或洗手间,安抚孩子的情绪。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纵然孩子。只是不能让小小的TA在公共场合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毕竟,他们还没有达到承担责任的年龄,父母当然要为他们的不当行为买单,而尴尬和出丑就是享受孩子陪伴的副产品,这是天使中的魔鬼一半,如影相随。
美国中南部的环境安静,盎格鲁—撒克逊后代为主流的移民们很多人还延承着那种习惯和文化:注重礼节。 他们对公众环境的礼节非常重视,四岁以上的孩子就已经严格要求起来。 我前面说过,即便孩子调皮,妈妈需要带着TA离开解决,而不能在公众场合呵斥。
其实,即便没有这样的规定,我们也不要在公众场合教训孩子。孩子也需要尊严,呵斥不止是对TA的羞辱,也是对妈妈自己本身的羞辱。 一个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礼节,需要一次次的尝试、告知,和无数次睡前交流和谈心, 对于如春天的这种性格开朗外向的女孩,她的自然嗓门就格外高,我也是经常苦笑,又无计可施,只得处处赔礼道歉。
那么关于秋实先生,我曾经尝试过哭时不抱,也不想纵容他的恶习。只是他的嗓子哭哑了,最后还是得抱,抱起来时、他紧紧搂着我的脖子,好像害怕我又不理他了……我心中一阵愧疚:这样的锻炼,给孩子带来的只有恐惧!
武志红老师写过一篇关于宝宝要不要抱的文章,他说,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居然怕他养成骄纵的脾气而任由他哭也不抱,这是何其残忍!
因此,我仍是揉着倍受摧残的老腰老胳膊,在他需要的时候抱着他。毕竟,他允许你抱的时间不会太长,我只求,时间过得慢一点,而并不盼望着他们快快长大。 之于出丑,继续发生,继续修炼,继续在尴尬中慢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