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2015年的日本电影《小森林》(Little Forest),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爱情,没有起承转合,淡如白水,却特别喜欢。
影片开始是年轻的女孩子穿着工装骑着自行车沿着绵延的小路前行,路两侧是滴翠的绿树,偶尔有飞鸟斜斜掠过,留下扑啦啦翅膀扇动的声音。
伴着背景音乐响起旁白:小森是位于东北地区某个村庄中的小村落,这里没有商铺,只是购买必需品的话,可以去村公所所在的村中心……
万籁俱寂,第一次看电影在开始的数分钟就完全沉浸。
如果要用简单的词语形容它,我想最适合的词是“清淡”,电影分为夏秋篇和冬春篇,讲了女主人公市子在高中毕业后,妈妈不辞而别,市子去城市呆了一段时间适应不了那里的喧嚣,最终“逃”回故乡,在劈柴,耕种,收获,饮食中度过的一年。
看过的电影不多,也不是很懂各种镜头和剧情设置,只是从将近4小时的电影中,简单描述一下,这部电影如何成为心头好,愿意一刷再刷。
1. 四季分明的桃花源 自然的一切都是美
小森是一个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乡村,在电影拍摄地,日本岩手县奥州市,乡村至今没有wifi,许多地方连3G网信号都覆盖不到,阻绝了和外界最便捷的联系通道,人们过着晴耕雨读,日落而息的生活。
仿佛桃花源一般。
桃花源是东方人的文化情结,代表了一切未被破坏未被污染的幸福之乡。在社会快速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一座一座拔地而起,农耕文明像横亘在人们心中那座承底的堡垒,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慢悠悠的把生活浪费在生存必须的劳作上,无论魏晋,不知有汉,怪不得知乎上有个姑娘说看完《小森林》之后,也想试着过过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WIFI的生活。
树上的果实熟了,市子心疼红红的果实好不容易成熟却只能寂寞的掉落腐烂,于是摘下果实做成果酱,一晃神犹豫要不要多放点糖,果酱已经做好了。
吃着偏酸的果酱在家门口晒太阳,也很好。
2. 每寸一蔬一饭的食光 都是一点一滴的修行
“做菜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市子的妈妈说。
刀工,火候,耐心,创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做菜是在有限的食材和烹调方法之中,生出无限创意的事情。
市子割稻时的午餐是核桃饭团,将山核桃捡回,埋在土中,去掉发黑的外皮,晾在太阳下,等全都晒干后,敲开外壳,拨出果肉,放入淘好的米中,加酱油蒸熟,捏成饭团,就可以放入便当盒中了。
看着市子和吉子在门口吃刚摘下来的果子的时候,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度过的时光。
每年夏天收了新麦子磨成面粉后,用开水烫着和成面团,趁醒面团的时间,从门前的地里割一小把韭菜,细细切碎,打散刚从鸡窝里摸出的温温热鸡蛋,一起炒熟。
面团揉开,切成大小相等的剂子,擀成薄饼,将韭菜鸡蛋碎在面饼上铺一层,再盖一层薄饼,边缘捏紧,锅中刷薄油,小火慢慢慢慢烙。
院子里的树荫下放着矮矮的小桌子,大家围坐四周吃饭,黄澄澄的杏和紫莹莹的李子垂在枝头,苹果还是青绿色,厨房里的香气渐渐飘出来,一边哈着热气一边咬着饼,回想前一年秋天播种的时候,种下麦子到制成一张软嫩酥香的饼,一晃神,一年就过去了。
那是真正的自给自足,计算好每一寸土地种什么庄稼种什么菜种多少什么时候收获,怎样才能将蔬菜保存到天寒地冻的冬天食用,仿佛千百年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小时候吃过的滋味最好的西红柿,是邻家小姐姐给我的,她带我偷偷钻入她家菜地,告诉我最大最红的那几个不能碰,要留作来年的种子,看了许久,挑了一个摘下来给我,说:“你吃,绝对甜”。
那是我吃过最甜最好吃的西红柿了。骗人是小狗。
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涌上来。
大概只有深深扎根在土地里,晒着火辣辣的太阳,被风刮过也被雨打过的庄稼才能结出这样让人吃出幸福感的果实。汁水天真赤诚张扬,它们看过寒暑,甘心成熟,而大棚中的蔬菜,总有一股被过度揠苗助长后不洒脱的绵软。
3.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并不容易
市子的爸爸从没有出现过,市子的妈妈大约也不是从小就生活在小森(从没做过纳豆年糕可以看出),小时候,有个似乎是妈妈曾经恋人的外国人叔叔每年都会来小森过圣诞节,而市子高中毕业后,妈妈就不辞而别,市子曾在工厂做工搬运沉重的货物,她喜欢的男生还未及开口说喜欢,就已经看到了结局。
这其中的曲折足够拍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了。
但所有与此相关的镜头都十分克制,妈妈只出现在回忆和寄来的信里,而市子从未写信问起妈妈在哪里,做什么,为何走,妈妈也很有默契的没有提及,只是说,想在努力一下,又说,种了很大的苹果园。
日本人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表现出来的韧性常常令人讶异。他们的情感深沉压抑,不是不在意,而是什么都不说。
没有争吵,没有哭闹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也许我们执着寻找的许多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
市子想学习妈妈做的那种双色圣诞蛋糕,妈妈答应她等她二十岁了就教给市子,然而市子二十岁的时候,妈妈已经离开了。她没有执着于回忆里的那种味道,而是按自己的想法做出了南瓜黑米双色蛋糕,邀来好友一起品尝,也是别样的好滋味。
妈妈做的圣诞蛋糕
市子做的蛋糕
4. 选择与被迫选择 是云泥殊途的事情
初看时我希望结局类似沈从文的《边城》,翠翠等傩送,然而“那个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了”。市子离开小森,也不知何时归来。
然而结尾确是:身世惆怅的少女在祭祀活动中做领舞,面色红润,眼神坚定。还携男友一起,看花了眼我也没找出那位男朋友是谁,长啥样。
第一次市子回小森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逃回来的,是在城市生活不下去,总疑心自己要离开,所以不肯给西红柿搭温室。
第二次市子回小森,整个状态都不一样了,她领舞的眼神坚定又明亮。这次,应该是主动选择下定决心要在小森生活下去了吧。
主动选择和被迫选择是两回事。
主动选择的人会更早的明白一生所爱所求,不会走一步看一步,过的那样苦。譬如市子,去过更远更好的地方,却选择坚守故乡,她没有逃避,只是更喜欢而已。
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里写到: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不想要,而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月光、芋头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暝时的片刻小憩。
分享两句最喜欢的影评。
那些静得只能听见呼吸的日子里,你明白孤独即生活。
——南笙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土地,有的土地在书架,有的土地在厨房……这些土地上,往往只有我们一个人忙碌的身影,天地漠漠,孑然无朋。
——Z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