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讲述了主人公白雪公主经历了很多磨难,尤其是皇后的各种追杀,到最后跟王子结婚的故事。好像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但整个故事有很多细思极恐的地方。
有一个国王和王后,生下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女儿,出生不久后,王后就不幸去世了,国王重新娶了个王后,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给白雪公主找了个后妈。这里就有一个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女性形象——继母(后妈)形象,后妈这个形象怎么样,大家都应该知道。这里面就渗透了一种观念,亲妈是好的,后妈不好。比如我们母亲对我们稍微不好,你可能会想,这是我亲妈吗?这就是一种天然的意识形态。
王后经常对着镜子,问:”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刚开始说:”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到后来”有一个叫白雪公主的,比你没一万倍“。王后(女性)很关注自己的外貌,即女性很关注自己的,而且你一定要胜过全世界所有的女人。她问魔镜,这个魔镜是站在一个男性的视角上来回答的,或者说魔镜的视角是一个典型的男性视角,它是以一个评判者的角度来告诉你”你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或者”你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
王后发现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是白雪公主,而不是自己的时候,就开始对白雪公主进行追杀。第一次她找了个猎人想要杀了她,但是这个猎人看见白雪公主哭泣之后心软了。这里体现出一个很重要的:女人跟女人之间的争斗,多么的狠,但男人见到女人之后会立马心软。猎人就拿着野猪的肝回去交差,放了白雪公主。
王后通过魔镜得知白雪公主还没有死,就决定自己动手,用带子勒脖子,毒梳子,均被矮人救下,后来又给了她一个毒苹果,为了让白雪公主放松警惕,她只给一半涂了毒,自己吃没毒那一面,白雪公主吃有毒那一面。白雪公主死了,七个小矮人也救不了了,就把她放到了一个水晶棺中。王子路过时看见了水晶棺材里面的白雪公主(尸体),并且爱上了她,决定带着她回去,但是在搬运的过程中,没扶稳摔了下,把白雪公主喉咙里的毒苹抖了出来,复活了,然后跟王子忠诚眷属。这里面渗透了一个什么观念呢?女孩啊,你只需要长得漂亮就够了,你哪怕是个尸体,都会有男人爱你。
整个故事当中,白雪公主是一个什么形象?作为一个人,女人,白雪公主毫无主动的行动能力,她没有思想,没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判断,她永远是被动的,整个形象就是傻、白、甜。她聪明吗,她善良吗,从故事里面都看不出来,她整个思想、头脑都是空洞的,就一个特点——美,美的主要体现在肤白如雪,唇红如雪,发黑如漆。
我小时候,身边的人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就会对着镜子说“魔镜啊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或者说把自己打扮的特别白,嘴唇涂红。
它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一个人关于审美的观念,关于到底什么样才是一个美丽的人的一个观念,它会建构一个人的价值观。
还值得一提的是《海的女儿》和《灰姑娘》。《海的女儿》告诉女孩对于喜欢的男孩不要太主动,太主动你付出奉献越多,到最后就死得越惨;《灰姑娘》告诉女孩面对喜欢的男孩不要主动,要学会欲擒故纵,当你发现男孩对你有兴趣后的赶紧跑,跑的时候不要傻顾着跑,要记得留下一只水晶鞋,让他有迹可循,回来找你。
可能是有过度解释的嫌疑,但是很多童话故事,反复阅读,反复接受,一个孩子就会将故事里的很多东西认为理所当然,一个男人该怎么样,女该怎么样。你以为你这样的观念是从小到大被人灌输的吗?不,你就是在阅读文学作品中,在轻松愉悦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
我们小的时候听的童话故事,被人反复传颂,它一直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了你与这个世界的想象性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的价值观。
这些难以察觉、的且令我们坚信的东西,就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有哪些?
1970年,路易·阿尔都塞发表一篇文章《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他不满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这一简单理论,这样的决定论太简单,尤其是涉及到文化艺术类问题时没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比如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说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谎言,但是当你指正一个谎言是谎言是,他就不是一个谎言了(因为此时“谎言”的欺骗功能已经失效了,谎言是此时此刻你正在坚信的东西)。
他在这篇文章中区分了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国际机器就是实体性的上层建筑:军队、法庭、监狱……国家机器发挥作用主要是靠暴力,并且发挥运作是往往是可见的,往往是在公共领域。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教育、家庭、工会、传媒、文化、体育……它的特点是:非暴力的,通常表现为我是服务于你,然你愉悦的,而不是来管你的;往往是不可见的,隐形的,私人领域发挥作用。
宗教靠什么渗透自己的意识形态?一个重要的方式是仪式。世界上很少有宗教没有自己的仪式,宗教一定要有仪式,有了仪式才有仪式感,才能产生信仰。他在文章里面说到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不是因为你相信上帝所以才跪下,而是你跪下了以后,你就相信上帝了。
比如教堂的建筑都特别高,而且中间没有任何横梁和障碍物,一走进教堂以后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不知不觉就像跪下,跪下之后一整套的宗教仪式就来了。即仪式是建构仪式感的重要方式。(佛像修得特别高大也是这个道理)
在中国,宗教离我们可能有些远,但有一个“商品拜物教”:即我们崇敬的不是某种神,而是商品,在消费时代,商品成为了大家追求的东西。我们要通过商品定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衣服,不是简单的为了保暖,更重要的是好看,而且这种好看要符合我的身份和品位,我要穿什么什么才显得我有品位、高级。你的一整套东西都在定义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于是对商品产生了极其强烈的追逐感。你会有一种感觉,是商品在影响你,而不是你在主宰商品。
教育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从小到大你必须按照教育体制内的规定进行学习,并且它会定期考核你,尤其是语文,你必须按照出题人的思路来答题,你不能用其它的思路来解答,做对了才能的分。每星期都会有升国旗,也是建构爱国主义的重要仪式。
家庭怎么会是一种意识形态,难道从下爸妈对我的爱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从某种程度上是的,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建构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男孩将来要娶一个什么样的老婆,女孩将来要嫁给一个什么样的老公,这些东西你以为是你自己产生的吗?当然有一部分是你在大众文化当中受到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你出生前就已经开始了,我的孩子将来上什么大学,我要将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还没有见到这个世界,意识形态就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就比如见过初期有很多孩子名叫建国、建军,文革时期的卫红、卫东、文革,之后又是白、洁——干净走向新时代的感觉,到了80年代又有很多硕、博,90年代起名的叠词特别多(独生子女时代),起的名字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传媒和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
广告不仅要东西本身的使用价值,还要卖背后更高的文化价值,而这个文化价值就是然你看起来更加高级。比如淘宝上的名星同款,买了之后会给你一种我跟这个明星是如此接近,我跟他的品位一样高级。
关于体育,比如说中国足球队和法国足球队比赛,你希望谁赢?法国和日本比呢?日本和韩国比呢?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目的和功能是什么?
自然化:告诉你某个东西是天然如此,必然如此,从来如此
比如说男权文化:女人天生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女人天生就是情感动物,女人天生就是力量小,所以女人天生就是弱,所以女人就是天生就该接受男人的统治。
作为女性肯定不会接受,但是男权意识形态怎么发挥作用呢?直接把它自然化:我们有科学依据,男人身体跟女人身体相比,他的激素水平、各方面组织……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男人就是比女人强,这不是我说,这是科学说的,科学你信不信,既然你信科学,那接下来你也认同这种观点……把它以自然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有的女生就会觉得,对啊,好像是这啊。这种背后很多的观念从小到大,从家庭从社会慢慢渗透进来。
科学知识阐释这个世界的方式之一,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科学无法阐释的,因为它根本不是按科学可以阐释的方式进行阐释的。但是当科学太过强大,成为一种权威的时候,一个东西一旦无法纳入科学,它就非法,它就不合理,科学就容易成为某种意识形态。
就比如自然科学无法解决一个问题:我站在你面前,我无法得知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合法化。
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
意识形态构建了个体与世界的想象关系。即我如何想象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要构建个体与世界的想象关系,需要三个步骤:
(1)把个体询唤为主体:
高考最怕什么?出成绩?其实出成绩本质是怕考不上。为什么怕考不上?因为高考结束之后,就已经摆脱了中学生这个身份,如果考上了就会由中学生变成大学生。但如果考不上呢,这时你在社会中是什么身份?没有身份的庇护你在这个社会中算什么?所以高考就是一个询唤的过程,去上大学,你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
同样大学毕业之后最怕找工作,因为如果你没有工作,在这个社会中就是一个无业游民,你焦虑的不是没有工作,不赚钱这件事情上(因为找了工作也基本上赚不到钱),你最焦虑的是没有身份依托。但一旦有公司录用你之后,你很开心,因为你成为了一个主体。所以公司招聘的也是一个询唤的过程,来公司之后你就从个体成为了主体,最终公司给你转正了,你也认为你是公司的人时,就构建了自己个体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
(2)在询唤的过程中,个体对主体的臣服:
主体在英文单词中对应subject,它的动词含义是征服/控制。还是举例说明,你要去找工作,刚好看中了一个公司,你特别想成为这个公司里面的人,那么你的谦卑一点。比如人家问你对公司薪资有没有什么要求?你说:没有没有,给多少钱都行,只要先然我进来就行。但实际上你心理并不愿意,但是没办法,你得先臣服,因为你想成为主体,你必须的臣服与它,才能成为一个主体。
(3)主体与主体的互认:
比如说你上了大学,中文系,然后和周围的同学抱团取暖,形成了一种共识:我们都是中文系的学生。这时候网上有人嘲讽:哎,我觉得中文系的学生吧,其实没什么水平,他们就学那点风花雪月的事情。他根本没有直接说你,但是你就是很生气,你觉得你跟中文系就是绑在一起的,说中文系不好就是在说我不好。这就是中文系,或者说这个专业对你意识形态的作用,它构建了你跟现实的想象力。
意识形态是一个个“镜像序列”
拉康提出镜像阶段的概念,镜像阶段研究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他发现婴儿从出生到618个月的这段时间,不能认出镜子中自己的影像自己,他会觉得镜子里面是另外一个人。但是到了618个月这个阶段,婴儿就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他管这个阶段叫镜像阶段。在这之后每次照镜子,认出镜子当中的人就是自己是会很激动,因为他第一次有了控制的感觉,他一动镜子里的他也跟着动,接下来就开始手舞足蹈。
人是如何形成自我观念?比如我长得怎么样,你怎么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你能通过什么见到真的自己吗?你这辈子永远都见不到真实的自己,你见到的永远是一个个的镜像。不光是长相、自我能力的认知……关于自我各方面的认知,其实都是一个个镜子。这个镜子来源于你的父母、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老师……一切一切,周围环境和所有人给你的反馈。比如同学说,你怎么这个闹腾,你就知道原来我是一个闹腾的人,我跟别人不一样在这;你怎么这么安静就,整天就知道学习,原来我是个爱学习的人……就是通过一个一个不断的反馈,就是一面面镜子,告诉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们不是天然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是通过一面面镜子的反馈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阿尔都塞说:意识形态就是一个个镜像序列,给你一面镜子,然你找到你自己,当你认出那就是你自己时,意识形态就发挥出总用了。
而且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人类只要活着,只要一开始有了某种观念,那他必然处于某种意识形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