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件具有「正向螺旋」效应的事情:汲取书本教材、成功人士经验中的精华,不断吸收不断反刍。然后将这些习来的理论,运用到上市企业研究中,从而不断精进。
在投资领域,我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借助公开信息(招股说明书、年报、券商研报、投资者调研记录等)并结合优秀的估值网站(理性仁等),持续挖掘值得长期投资的好企业;二是,持续阅读价值投资理论与实战相关的书籍、文章,不断给自己充电。
国庆期间,读了两本不错的书,一本来自于李杰的《公司价值分析案例与实践》,另一本则是雪球知名投资人士张居营的《慢慢变富》。
今天和大伙聊聊我读《慢慢变富》的一些启发。
…… 《慢慢变富》一书,分为五大篇,分别是思想篇、选择篇、估值篇、持有篇、修养篇。让我收获最大的,是选择篇和估值篇。当然其他篇幅写的也很不错,特别是对于价值投资入门的伙伴们来说,非常值得一品。
在“选择篇”里,作者说明了他投资中建立的投资负面清单(八不投):
强周期的不投,重资产的原则上不投,单纯炒作概念的不投,处于强风口的不投,热衷讲述重组的动人故事的不投,不在行业内相对胜出的不投,处于快速易变行业的不投,看不懂的不投。
这里说说我自己的一些解读:
强周期类股票(如航空、船舶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之所以不推荐投资,主要是由于普通人很难把握其行业景气变化的拐点,失败的概率更高大。而弱周期类股票,如消费、医药等,属于刚性需求,容易走出长期大牛股,比如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恒瑞医药、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双汇发展、海天味业等。
重资产企业,其发展依赖于大规模资本开支(开建工厂和生产线),固定资产投入大,资产折旧率高,企业利润率普遍不高。特别是,一旦经济形势不妙,重资产企业很有可能会由于供过于求,导致产品、库存积压。营收大幅下降的同时,固定资产折扣、摊销费又非常高,从而**导致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甚至巨亏。
关于轻资产和重资产的划分,学术上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通常是看固定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如果固定资产占比大于50%,就属于典型的重资产企业了;小于30%的,就属于轻资产企业了。 此前我一直在研究的几家公司,海康威视2018年固定资产占比8%,千禾味业2018固定资产占比21%,东方雨虹2018固定资产占比15%。都不属于典型的重资产企业。关于“不在行业内相对胜出的企业不投”,换言之就是说要投就投行业龙头。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从历史经验来看,龙头企业的长期投资收益率更高,体现出强者恒强的特征。
投资讲求的是确定性,如果这个公司已经在竞争中占据上风,投资这个企业的确定性就更强。比如海康威视、东方雨虹这类企业都属于各自细分行业中妥妥的龙头老大。 最后是“处在快速易变行业的不投”,比较典型的就是科技类股票**。因为这个行业的变化非常快,就连巴菲特也很长时间根本不碰科技股。不过,老爷子最终还是投资了苹果公司,甚至成为了苹果第3大股东。而苹果也非常争气,目前总市值突破1万亿美金,是全球第一家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科技企业,它已然成了巴菲特的摇钱树~ 对于科技企业,分析难度的确很大,我在研究海康威视时就深有感触。
所以,投资科技类股票,我的心得是一定要从已成为行业王者的企业中选,尽管未来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龙头胜率相对更高。我个人非常看好中国科技企业的未来,如果认为投资科技类个股比较难的话,不妨考虑定投科技ETF指数基金,定投周期至少放个5-10年,长期收益应该不会差。
以上说的是负面清单,符合负面清单特征的股票,尽量不碰。那么筛选股票有哪些正面清单呢?
作者提到了选股的5性标准和9把快刀。 5性分别是:长寿性、稳定性、盈利性、成长性、有德性。9把快刀则包括:比较优势、经济特权、文化血脉、平台生态、连锁服务、知名品牌、行业命相、央视广告、养老股票。这里就不做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直接翻书去吧。
其中,具体在财务上如何选股,他给了4个主要的看点:
第一,ROE(净资产收益率)是长牛股的金标准,最好使用加权扣非后的roe,最好长期大于等于15%。同时,一定要通过杜邦公式来加深去roe的理解(roe=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从而去了解它的生意模式,到底是高利润率型的,还是薄利多销型的,或者是杠杆经营模式的。
第二,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这也是帮助我们去研判未来企业成长空间的手段。行业集中度如何?这家企业在市场中目前的份额多大?未来能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第三,看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情况。要去深入分析这家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长期高于同行的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是品牌溢价、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全产业链化,还是管理文化的优势?同时,可以对标全球,将其与海外市场的成熟标的进行比较,从而帮助我们判断一家企业未来的毛利率、净利率还有多大的空间?
第四,看自由现金流。包括两个角度:一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占净利润的比重,这个比例越高越好,超过70%以上表示现金流是相对健康的。这个指标有助于我们判断这个企业到底是赚的真金白银,还是仅仅是应收账款,白纸一张。二是看自由现金流本身(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资本开支)是否持续为正。不过对自由现金流的分析要结合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分析,对于处于价值初创期、扩张期的企业,自由现金流有时候并不充足,但只要他们的竞争地位不易被颠覆,可能同样具备投资价值。
…… 在“估值篇”里,作者简单介绍了常见的相对估值法:市销率PS,市净率PB,市盈率PE和彼得林奇比较推崇的PEG法(PE/盈利增长比率)。对于这些常见的估值方法,推荐大伙去看多尔西所著的《股市真规则》一书,讲的比较详细。
作者比较欣赏PE估值(市盈率),这种估值方法也是目前最主流、最常用的估值方法。当然,PE估值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企业,对于强周期企业、亏损类企业等都是不适用的。
我个人也比较认同PE估值的方法。这会让我们在做投资研判时变得更加容易一些。因为市盈率PE=Price/Earning,分子是企业市值,分母是企业净利润。那么,把公式调整下就是Price=PEEarning,即市值=市盈率净利润。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一家企业的市值取决于2个因素:公司赚取的净利润(盈利能力),市场对这个公司给予的估值。
**未来3-5年公司净利润的预测,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一家企业的生意模式、竞争优势、财务数据等后才有可能做出一些相对靠谱的研判。这也是企业研究最核心、最费神、最考验能力的地方。
而估值呢,则取决于市场的情绪、大众的预期,这是无法被个人所左右的,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结合多个维度去分析企业未来的估值水平,比如:
《笑傲股市》的作者威廉欧奈尔指出,美国历史上的大牛股的市盈率多数在20-50倍之间;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也提到,旗舰型企业(龙头)拥有20倍或30倍的市盈率并不过分;美国股市的长期估值中枢在15倍市盈率左右;中国A股的历史估值区间大体在10-40倍之间。
作者本人也曾对A股的长牛股做过数据回测,指出在2008年大熊市底部时,贵州茅台、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同仁堂、恒瑞医药等当时的市盈率大多在27-37倍之间,就算按照后来的业绩推算,当年的**动态PE也都普遍高于20倍。
** 综合以上,我个人认为20倍市盈率是一个比较中性的估值。当然,行业属性不同,市场给予的估值区间也有所不同,比如传统制造业,相比于医药行业,估值肯定会更低。而同样是医药行业,具有创新优势、研发优势、规模优势的医药企业,也会比普通医药企业拥有更高的估值(溢价)。
与此同时,除了看所处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外,也要结合自身历史盈盈率估值走势,判断目前所有的分位值。并结合公司的竞争优势对未来的市盈率估值上下调整(比如明显优势型企业、龙头企业的估值可以进一步提高至25倍,而优势不明显的企业估值可以降低至15倍)。
我们如何判断目前的价位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有个很实用的方法,作者的做法与我不谋而合,那就是进行情景测试。
具体来说,假设投资者希望3年后投资利润可以翻番,那么届时的市盈率分别用10倍、15倍、20倍、30倍等不同情境下,倒推对企业利润增的要求,来判断胜率如何。这种情景测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未来最悲观的情况下(如未来3年公司净利润增速不如预期,且届时市场给予较低的估值,即所谓的“戴维斯双杀”),我们的投资损失会有多少。
…… 这本书,我给它的评分是7分。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特备是对于价值投资入门的朋友来说,应该能有挺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