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这个东西,本质上来看,根植在价值观上——价值观几乎决定一个人的一切。
那些“表现型人格”的人,因为他们更在乎的谁自己当前在别人面前的表现,那么,“成功吧”这个状态,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刚需”。
发财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他们以为发财是刚需,可是他们的想法暴露了真相:
等我发财了,我就----------!
“发财之后最想做的事情”才是他们真正的刚需。
对他们来说,发财只是手段,花钱才是目的。
这世上只有少数人“花钱是为了赚钱(投资)”,而绝大多数人是这样的:“赚钱是为了花钱(消费)”。正是这个差别,最终造成了人群之中财富分配上的巨大差异。
为自己的成长花钱同样是投资,是为了赚钱。他们这群人愿意为了自己的成长去付费,去获得更加优质的资源。相对比,其他一些人当听到这些人为了买本书为了参加一个课程花费上百上千时会觉得这群人好傻啊,竟然花这种冤枉钱。而后者这些人是怎么花钱的呢?他们把钱花在了物质追求的消费上(说实话,有时候他们的物质消费并不见得有多高大上),花在了吃喝玩乐上,他们也会算计着怎么更加合理的花钱,但更多的是怎么在自己工资有限的情况下物质最大化。当然,这些也强求不得。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的追求都一样。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当我们的视野被限制之后,我们部分选择的自由无形之中就被剥夺了。我的一些小学同学,有的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然后就是在家或者打工。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就被圈住了,他们所处的圈子里人们都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的生活,在他们的概念里,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他们那样的生活就是自由的。即使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他们所倾向看到的世界也是经过他们过滤的。现在互联网的入口那么分散,一个入口质量高不高,就决定了你接收的信息的质量高不高。
多读书、多出去走走,多接受一下外部世界信息的刺激,这样会让我们更自由。
在众多“正确的刚需”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耐心。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换言之,一个人的耐心有多大,只要看他活在多久之后的未来。
短视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想马上生效,甚至,马上生效对他们来讲是绝对的刚需,如果不能马上生效,甚至,哪怕是感觉不能马上生效,他们就会立刻放弃。
现状,本质上来看,无非是“过往的积累”。
那么,若是“现状”不令人满意,那么肯定是“过往的积累不够”而已。目光短浅的根源,总是一样的: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现状越差,越没有积累,就越急切。
若是我们把“现状”清楚地定义为“过往的积累”,那么我们就明白“马上改变现状”要多难就有多难了……最多,我们只能做到这么一件事儿: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你从来都知道自己最终还是有选择的自由;你知道要靠耐心活在未来;你知道现状是积累,你知道对现状不满是无意义,所有的解脱,最终都只能靠积累……
终极武器——选择正确的“难受”。
在财富这件事儿上,“没钱花”和“赚不到钱”都是很难受的。这两种难受,我们应该放在后者上。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后者上,养成“赚不到钱”就很难受的习惯……
赚不到钱是因为能力还不够;一切能力都是可习得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假以时日,我会收获越来越大……
在习得任何技能的时候,都有难受的地方,选择正确的难受常常是关键。
比如,当你学习英语的时候,发音很差,你就得选择:
以为自己没有进步而难受(再多说一点,再多练一点);
因为害怕别人嘲笑你而难受(干脆不说了、干脆不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