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中学是很小的一所学校。相比于公立学校,向明中学更像一个微缩模型:位处西郊,微型小校园,砖砌的操场,三排平房教室连着月亮门。各种设施都是最简单的。如果不是一支挂着国旗的旗杆,估计过路的人很难注意到这所学校。更鲜明的对比在于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地方小,规矩少,人多,事情多,学习和生活的互动自然更加活跃。从向明毕业后我问过很多同学,大多数一路公立学校上过来的同学,惊诧于我们各种他们闻所未闻的特色活动。抛开让向明名噪一时的特色活动(比如远足拉练,负重自修,军训汇演等等),这里的特色活动,更多是不属于学生本职的“家务事”。每每聊起初中,这些谈资总能让我眉飞色舞:
你们没买过墨汁刷黑板吧?
你们没有一路捡着瓶子去学校卖废品吧?
你们没有烧过垃圾池吧?
你们没有去田野里捡粪捡土自己和泥修花园子吧?
...
有大学同学很惊讶:你们的学生这么“不学无术”,老师会这么“不专业”得和你谈烦恼谈困惑。虽说不管在哪里,每个人的初中都会有让人感动让人难忘的故事。我只能从别人的描述中了解到,很多学校的业更专:学生上课,老师教课,听完统一课程花钱再上补习班;只要学生人身安全,遵守纪律,好好考个高中大学,任务完成!
打比方,如果说学校提供的是教育的服务,去一所大的公立学校好比星级酒店,设施和服务周到,你可以享受消费的过程,不会多留意谁为你准备了晚餐,打扫了房间。小向明更像青年旅馆,或者自营客栈;你和老板,厨子,里外上下老小都是熟人;住到半夜屋顶漏雨,你和老板搬着梯子爬上屋顶补几块毡,然后干脆坐在屋顶喝几杯聊聊天,慢慢看着星落日出。
这样的打比方对比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大食堂对比私房菜;星巴克对比手磨咖啡;精密仪器量产对比匠人手工制作...各有千秋,并不分高下。就是这样一个小生态圈,每一个成员的一举一动,都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向明虽小,在那个时候我心目中却有极重的分量;当时简单的老师,简单的同学,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刘雪同学前一篇提到的“光环”,于我是每个老师都顶在头上闪闪发光的。老师们一夸就天就晴,一骂就天都塌。我会为了一组同学的荣誉拼命争分,为了班级,学校荣誉,在各种活动里喊加油喊哑嗓子。休息日冒着扬沙天气去学校劳动,暑假里暴雨以后还要趟过齐腰深的水,去十公里外的新校区帮忙搬桌椅,为了学校名誉面对小偷都打不还手(龙超你还记得嘛)...多年后这些荒谬的活动在当时竟然那么的理所应当,一边固执一边骄傲,每天心情随着小小教室里的小小事情大起大落。不知道是不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班级众多的环境里面,再鲜明的个性,再特殊的事件,也被庞大的基数冲淡了。当然,很可能这只是放大了自己感受的主观偏见,或许与当时年龄,身体和知识的剧烈变化有关。但我始终觉得,在向明上学的这段经历很特殊,很有趣。
所以,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是不是还会来到小向明,一个个人特色浓墨重彩的地方?或者,若干年后如果你的下一代也面临同样两种风格的教育,你会更相信厂牌量产的品质控质,还是手工打造的别具特色?
记得当初教室前面是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寓意“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甚至一度班费充盈时候,还在教室前的报刊阅览角订阅了《看世界》杂志。小向明不希望学生的视野囿于小格局。如果真有机会和当初选向明的自己聊几句,其实很想说,这杂志这地图这小教室给不了你世界;倒是它旁边的门,早早走出去,多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