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流光,震撼的音响,爆炸声,危急的呐喊,生死的彷徨,又或是挣扎囚困于内心的障碍,看着电影中那一个个角色,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也如同提心吊胆的经历着,小心翼翼的屏住呼吸,伴随着他们去冒险,去挣扎,去维护着正义与和平。
诚然,电影是假的,屏幕上的老虎不会猛然冲出,然后咬住我们的咽喉,外星人的入侵和激光也不会让我们的教室尘土飞扬呼天抢地,女主角歇斯底里的幻觉也不会让我们也变得敏感脆弱。但是,派在小舟上生死挣扎的紧张,我们能够体会,邪恶反派想要全人类臣服时英雄们的不屈,我们能够体会,女主幼年时惨遭不幸留下的心理阴影弥漫在生活中变成歇斯底里的敏感创伤,我们也能体会。
故事或许是假的,但传递的感觉和心情却如此真实,这门选修课教会我们的,也恰是如此,每个人对每个画面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但这却又恰是这个世界的虚假和真实。
心理学不是束之高阁的晦涩学科,它的基础蔓延在每个人的生活和认知里,我曾在课堂上和老师争论过科学的可证伪性,那时我觉得老师说的有些话,太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这种含糊若放在文学上就是艺术,但放在心理学这种科学上,就像玄学。
在我的认知里,一系列的阅读后,发现心理学的发展正日趋完善,走向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可是又常因为世面上那些通俗的励志和鸡汤读物而被人误解,所以我想为科学正名,于是和老师讨论争辩:心理学是一门可证伪的科学而非模棱两可的玄学。
不过,这难道不就像是一场电影吗,我和老师就是故事中的两个不同的角色,我们有自己的世界观和认知,谁也说服不了谁,争论一番后,倒是都笑了。
电影故事也是这样,因为有着各种截然不同的角色而充满着不可预料和精彩:派和老虎的生死漂流,复仇者联盟中各个超级英雄各自的软肋和性格冲突,又或者是那个有着心理创伤的女作家和她身边的人。
如此想来,这个世界还真是有趣,而且现实往往比故事还不可思议也更复杂,但是也多了很多灰色的难以分辨的斑驳,而那些电影或小说,最让人心驰神往的就是它那纯粹。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派的勇敢和生命的顽强就让人感慨,在一望无际危机四伏的大海上,一叶扁舟,还有一只随时觊觎着想要吃掉他的孟加拉虎,这种境况,在我们看来简直想都不敢想,更别提还要斗智斗勇的存活下来,可是他做到了。
我们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勇敢,希望自己能坚强,希望自己面对任何灾难时也能倔强又机智的迎难而上,但是现实中,太多琐碎繁杂,一会儿要操心未来的发展,一会儿担心考研还是工作,一会儿担心下周要交的作业,又或是期末考试,有时还会有人际交往上的问题,仿佛一闭上双眼,满脑子都装满了乱七八糟的念想,很少有全心全意的勇敢,绝对投入的坚持。
但派不一样!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活下去,所以当信念足够强烈和纯粹时,故事带给我们的冲击就更加强烈,我们情不自禁的为他感动,看着他在暴风雨中呐喊,看着他附身看到巨轮的亮光沉没海底而满眼泪花!心想,要是我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啊,然后产生共鸣和震撼。
每一部电影都有一个确切的主题,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清晰的使命,英雄们要抵抗外敌拯救世界,普通人要挣脱走出自己的心结,危机关头每个人要想着如何求生……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件,所有主题,都在围绕着这些主线展开,那些爱恨情仇,勇敢怯懦,渺小伟大,都以这一条线编织成波澜壮阔的画面。
为什么电影是这些模样?为什么故事要这样写?为什么那些角色会那样想,要那样做?这样一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答案。不是吗?
每个人都想活出故事感来,可是生命并非处处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有那催人泪下的励志音乐,有人类生死存亡的危机……现实中有的是大大小小的琐事和烦恼,无数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生存,无数想做但又畏手畏脚的梦想,真是让人烦心啊,当人们活得太过平庸,会感到自己渺小,但越渺小时就越挣扎着渴求伟大,所以成绩差的人梦想着能够变成学霸,穷人梦想着能够成为富翁,被人欺负的孩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学一身武艺惩恶扬善,因为渴望,就有了期待和梦想,于是有了为人们造梦的电影和故事。
曾有朋友对我说他从来不看小说,因为觉得小说里都是人们编出来的故事骗他的,但他肯定没有想过,这种欺骗,却是一种能让你认识世界并从中发现新事物的善意谎言。
福尔摩斯并不存在,但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写信到书中那个虚假的地址,诉说自己的事情。
圣诞老人并不存在,但每年圣诞雪花飘落,孩子睡前还是嘴角带着微笑和幸福等待晚上的礼物。
丑小鸭也不存在,但数以千万的孩子因为它的故事而变得更加独立坚强,在被孤立时还能倔强乐观的成长。
什么是虚假?若是这个偌大的世界就是一个骗局,我们只是其中的人偶,若是我们肉眼所见都是幻象,那又怎样?即便活在楚门的世界,即便活在盗梦空间的梦里,即便我们本身只是缸中之脑,但那又怎样?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人只是一株会思考的苇草。
而我深以为,整个世界的现实甚至都比不过内心坚定的幻觉,因为只有后者才能塑造你眼中的世界。
所以即便当你经历几次世界末日的入侵危机你也未必能变成英雄,但当你内心坚定自己就是英雄并以此为信仰而自信勇敢时,哪怕现实中全是琐碎平庸你也能成为自己的英雄。
所以,人啊,真是何其伟大的生物,而思想,又是何其开放的命题?可是多少人因为刻板的偏见和追随,把无限的问答变成了是非题和选择题?
这样一想,就让人叹惋,比如说,电影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消遣,他们只是看了看故事情节,乐呵一阵便全然忘却,殊不知他们看电影的时候看到的,不只是故事中的情节,更是他们自己,当我们感觉到心情变化时,就可以知道原来自己在乎着什么。每一次心情激动和热泪盈眶都是心灵和所在意的事物最真实的契合。并且这些故事的范例,也可以成为我们在思考中的参考素材,从而蔓延向生活的坚定幻觉。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派,在面临着生死危机的时候,豁出一切的勇敢,于是在现实中就可以不那么畏手畏脚。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阿甘,相信简单而纯粹的美好终将得到回报,于是即便在枯燥或简单的重复日常中,还能坚定而幸福,并且想做就做敢作敢当。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福尔摩斯,相信自己有能力在细节中挖掘出更多线索,于是我们会情不自禁变得敏锐,开始留意生活中的一些平时被忽视的细节,也找到更多的乐趣。
你看,小说也好,电影也罢,这些虚幻的故事,给我们的角色那些精神和特点都是可以模仿的,而在内心的幻想中,这样的模仿如果足够坚定,就会从想象变成你看待世界的视角,然后逐渐变成现实。
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中,有那么一个故事,一个女生每一段时间就惟妙惟肖的模仿一个角色,她模仿老人时,甚至连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表情,就连咳嗽都惟妙惟肖,周围的人甚至觉得她中邪了被附身了,男友甚至离她而去,可是她说了这样一句有意思的话: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我觉得很对,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同意要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而是我相信,模仿他人的思维可以看到自己经历的不一样的世界,不管他人是真实还是幻想。
所以,与其说我们去对影视文化中的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更准确的不如说,是我们借那些人物角色的心理和视角去重新打量这个世界,并且从中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
说起“认识自己”这种老生常谈的话,又像是在大而无当的灌鸡汤,但是,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向外的探索是依靠科学,而向内的探索,却只能通过不断的思考反刍得出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或许这答案可以叫做信仰。
科学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手段,那么“认识自己”这些模棱两可的答案和建议又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它们就是推动个体前行和促进内心幸福满足的钥匙。
说实话,我也不喜欢严肃的对一个故事,对一部电影,去分析,去解构,很多时候我更喜欢那种漫无目的的发现,体会,偶然邂逅的共鸣和恍然,我相信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潜移默化的,看一个故事不会马上改变你的生活,但是当你的脑海积累很多很多的故事后,它们沉淀内化后,你就能发现变化。
可是这样的收益太远,从而很多时候漫无目的的读书和观影都会被划为娱乐休闲,而不是学习,很多时候做一些事也会被当做南辕北辙和不务正业,这却又是现实中有用和无用的界限和局限了。
假如没有此前的一些思考和积淀,我也写不出这样一篇文章,假如我只随随便便花个半小时应付了事,就也不会引出自己那么多想法和有价值的思绪,你也不会看到它。
就像是电影一样,一个情节紧跟着一个,环环相扣,和电影不同的是,我的角色定位实在是太模糊,有时候就连自己都不知道主线剧情在哪,哈,这就是生活。
当旁观者以他们的视角打量你的时候,总是冰山一角,当选修课上我坐在最前排,每个问题都积极笑着回答的时候,后边满满一教室同学会觉得我生活中也是那样风轻云淡的悠闲又积极,但实际上我正在紧张忙碌的准备考研;当每次背着一书包的图书馆借的拓展书籍坐在教室,老师一次次看到后,对我说:你真是厉害啊,看这么多书。她却不知道,如今看这些书只是我课余难得的放松,而不是什么厉害的坚持。
我们看电影时会感觉那些武林高手风流飘逸,但我们不会去想他们要不要上厕所,钱是哪里来的,看到那些豪华的出国旅行觉得羡慕,但我们不会去想出国手续多繁琐,在陌生的地方兑换货币的麻烦,租车时的提心吊胆,买东西时害怕被骗……
其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你在台下看故事,故事里的人在台上看你,这,就是我理解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