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杂的描述中,寻找清晰的脉络。
《正面管教》第五章中,简尼尔森开篇就直接讲出,逻辑后果是伪装的惩罚。使用逻辑后果,稍不留神就会走火入魔。
书中提到,误用逻辑后果,起不到长期作用。同时,也指出了逻辑后果只要运用得当,效果还是恰当的、有帮助的、有效的。
接下来,我们先进入两个概念,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
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没有大人的干预。
比如,不吃东西,肚子会饿等。
自然后果强调的是孩子自然而然地获得体验,汲取教训。
自然后果的运用中,有三个原则至关重要:
第一原则是不允许借题发挥。
如果,大人的说教、叱责会给孩子带来责难、羞辱或痛苦的感受,孩子就会集中心思来应对避免大人这些行为的发生。
正确的做法则是认可感受,对孩子的经历表达同情和理解。
第二个原则是事先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约定。
体验自然后果之前,用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做好约定,会给孩子带来归属感。
当父母坚持自己原则的时候,他的意识里面就会出现,“是的,我之前和妈妈约定好的,是我想改变约定。”
这有助于导向于解决问题。
第三个原则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和善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原则,不仅让孩子从后果中汲取教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了规则意识。
这个环节,最难做的是大人要用长线思维制止自己的短期行为。最关键的时候,要忍住去帮助孩子的冲动,并避免因此产生负罪感。
自然后果有几个禁用区:
第一个是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此时,孩子的安全为第一考量要素。
第二个是花时间训练孩子。在孩子未能理解因果关系之前,花时间训练孩子,让孩子能够知道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第三个是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这时候应该及时进行干预,预防危险发生。
第四个是当孩子的行为后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自然后果也就无法发挥作用。
逻辑后果
逻辑后果,不同于自然后果,它要求一个大人——或者其他孩子——在家庭会议或班会上介入,为孩子创造有益的学习体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任的合作。
逻辑后果很容易走偏而变成惩罚,这也是尼尔森在文章开始提到的不提倡使用逻辑后果的原因之一。
逻辑后果的四个R,分别指的是相关、尊重、合理、预先告知。
除了预先告知外,其余的三个R,缺一不可,否则就容易变成惩罚。
而惩罚将会带来愤怒、报复、反叛、退缩四个后果,这就与逻辑后果的长期效果背道而驰。
大人需要思考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孩子犯了错,第一时间是想让孩子吃苦头长记性,而不是帮助孩子认清错误并改正,这或许是大多数大人的自然反应吧。
在德普小班初一二班,晋源在一次检查中因未佩戴校徽被扣了分,影响了班级的荣誉。
第一时间跑到班主任阿呆老师那里认错,并承诺擦一个学期的黑板作为代价。
当时,阿呆老师的处理方式就用到了逻辑后果。
她先是跟晋源指出了错误行为,也认可晋源想要弥补的感受。
同时,她认为擦一学期的黑板这个代价不合理,而是建议他来担任班级的队徽监督员,这样可以提醒和帮助到其他的同学不会因为未佩戴队徽再次被扣分。
事实证明,晋源从这次错误中得到了学习,并因此体验到了责任感和归属感,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
逻辑后果的正确运用,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质,这个案例中,阿呆老师就正确的运用了逻辑后果。
逻辑后果的另外一个称呼是转移行为,转为更具有建设性更长期有益的行为。
这个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惩罚,而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做的更好。
晋源上周回家跟我说,自从他担当了队徽监督员之后,他们班再也没有因为同学未佩戴队徽而扣分。
因此,正确地运用逻辑后果,将惩罚转移到具有建设性行为时,孩子的责任感就会被激发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这影响的不仅是孩子,而是孩子处理类似事情的思维方式。
正确地运用逻辑后果,需要与孩子行为的错误目的结合起来。
逻辑后果在孩子寻求过度关注时,在寻求权利、报复后的冷静期内,才是有效的。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自暴自弃,他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逻辑后果。
因此,有效运用逻辑后果,需要双方拥有稳定的情绪。转变态度至关重要,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
这对家长们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在情绪脑的控制下,大人孩子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绪火花,这也是逻辑后果剑走偏锋的原因。
无论是自然后果还是逻辑后果,让孩子事先参与规则的制定,往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规则的制定,会让孩子明白权责相伴的意义。这对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非常重要。
将孩子作为自己的老师,实际上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孩子的自尊体系。
在第一期读书会结束后,有位家长在问我,孩子踢球时穿衣服太少,容易感冒。每次提醒,孩子都不听,这个时候家长该怎么办?
我当时请教了一下晋源,他的答案是:
第一,家长应该了解孩子运动时为什么喜欢穿很少的衣服,因为穿衣服太多,运动不方便。
第二,跟孩子约定,孩子运动时可以先穿厚衣服,身体热身以后再脱掉,这样的话不容易感冒。
第三,如果孩子不听,感冒后,所有的医药费从自己的零花钱里出,自己照顾自己,且自己要承担因此耽误课程的补课学习。
第四,如果孩子还是不听,就不准去打球。
孩子的答案很理性,他可能不知道实际情况下,孩子生病时,父母很难坚持这样的约定。
但是,这样的思考,会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边界在哪里。
于是,我趁热打铁。
问道:那我们以后也这样约定,可以吗?
结果自然是没问题。
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更容易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