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都很重视武装自己的头脑,追求有知识、有想法,以求在大事小事上都能够做出更明治的决定。所以,近几年《最强大脑》、《逻辑思维》等栏目继续火爆。
然而,改变思维、学用工具技巧来分析和处理一些现实问题,也许有一些帮助——但人们还是会陷入纠结或焦虑。
尤其在做哪些影响未来的选择之时,如果一味地只要听取脑袋里的想法,不去听取内心的声音,那人生往往过不成精彩幸福的样子。因为所有的精彩和幸福,都更需要用心和勇气去探索和争取。
我们用理由保护自己
研究生毕业那年,尽管同学们有各种不同选择,她选择了去一家“体制内”单位工作。她觉得有充足的理由:
女生需要稳定
专业对口的不太好找
这里有户口,有宿舍
这里压力小,人际关系简单
……
一晃十年过去了,“温水煮青蛙”的感觉,促使很多同辈同事跳了槽。她同样即不满意收入和发展,却又说出了一连串“必须保持现状”的理由:
我还要结婚生娃,工作不可太拼;
好工作但离家太远,不方便;
新同事、新环境不适应怎么办;
岁数大了,工作不好找;
以后也有升职机会
……
每一条理由,都挑不出毛病——甚至再过十年之后,它们依旧无法被推翻。而她依旧没有对象和工作热情,甚至朋友更少了。相反,困顿感和匮乏感却越来多。
她的一堆堆理由,既是自我保护,又是抗拒改变的“手段”——避免让那些害怕、担忧、不自信的情况发生。
类似的情景,还很多。比如反对买保险的人,总会连珠炮一般地抛出论点和论据:从拒保的故事到通货膨胀。因为他们说做过很多“严谨”分析,能列举很多的素材。这番搜集资料、举例论证的过程,耗费了多少脑细胞?背后必有个顽强的动力——防御行动,避免为自己负责。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例子,要不要生孩子(或二胎)、要不要亲密关系、要不要成长和改变……在没有足够勇气承担后果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劳心费力地去说服自己回避和拒绝。
安全的舒适圈vs精彩的舒适圈
不买保险的人,最怕花了钱却在关键时刻得不到帮助;不敢跳槽的人,最怕自己适应不了压力和变化;不敢生孩子的人,怕自己无法应对当父母的苦与痛;不敢进入亲密关系的人,怕自己付出真心后覆水难收……其实,是担忧、畏惧、无力在心里呼喊:
“这个改变太难受了!”
“我不要承担那样的结果!”
“如果……,那太糟糕了。那时我怎么办?!”
抗拒的声音越大,改变的动力就越弱,就相处越多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不要改变”。尽管呆在安全地带里显得有点保守、有点遗憾,但毕竟保住了眼下的安全和轻松。
而安全地带以外,目力所及,尽是是付出、压力、不适应、承担,比如保险要花钱买、工作要更努力、关系要交出心……可回报呢?往往都在未来,还没有经验过的。
内心的探索、改变和成长,就是这样一件眼前吃力、未来收益的事。然而,舒适圈的主人不是别人,我们忘记了自己应该、也有能力对它进行调整、扩充。
少有人走的路
三年前,我在团体成长小组中遇到了一位外地赶来的小伙子。半年中每个月上课时,他总是连夜乘卧铺火车赶来;课程结束,他又匆匆赶去火车站,为了周一早上准时上班。对他来说,在三线城市挣着微薄的工资、花钱出来参加心理成长小组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无论朋友还是父母,无一不劝阻他,甚至说他“有病”。
他没有为自己解释。只对共同成长的伙伴说“比起别人如何看我,我更害怕的是永远困在原生家庭中。既然没办法改变别人,我至少要为自己做些什么。”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我。顶着各种阻力、各种评判甚至嘲讽,只为自己争取成长的机会——也许是为了从痛苦中领悟,也许为了有能力经营好亲密关系,也行为了有个不一样的自己。
经济学中常用“马太效应”来说明经济学中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而“马太效应”一词同样被引用在社会心理学。它提醒了我们:
外部资源的匮乏,通常表现出的是缺钱。而内部的匮乏,则体现于低幸福感、低自我价值等。那些重视内在资源的人,总是舍得投入精力和财力去成长自己,从而拥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来支持我们幸福和成功。
当人们想到成长和改变时,也会先感到无力和害怕,心想:
哪有那么容易?
上课和去咨询太麻烦,还得花钱
对方/处境又不会改,我为什么要改?
我就是想多了,过一阵也许就……
不要让你强大的头脑继续想出更多理由,因为你只是没有面对内心的无力和害怕,所以没有看到改变的资源和可能。面对了无力和害怕,力量就开始回到你的身上。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没错!每个人都可以跑很远,并且看尽路上风景。但是别忘了:这趟艰巨且漫长的行程上,跑得远的人都有专业的教练指导,在补给站取过水和能量,及时接收了引路和医疗服务。
人生路上,心理咨询师、教练、团体导师,就是支持和陪伴你的人。请送自己去激活心灵的力量,补充内在的资源,解开成长的困惑。
2019来了,这一程你可以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