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①
继续游览韩城,主要参观的皇城庙和文庙。
韩城老城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全国范围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保留着唐,宋,元,明,清五代建筑。其中有16处元代建筑。韩城的"元建"是全国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韩城古城南北千米,东西800余米,古城内由文庙,九郎庙,韩城北营庙,东营庙,庆善寺,毓秀桥,城隍庙,县衙,状元府,闯王行宫,金城老街,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等众多历史古迹及人文景观。格局保护完好,是全国六个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
我们从北门(南门韩城门)进入老城。整座老城规划得像龙的形状,昨晚看见的赳赳寨塔是龙头,城内千米主道是龙身,两侧的街巷是龙爪,南门外的毓秀桥就是龙尾了。
老街的清晨,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一瞥。
青砖高墙下,庙堂艺术在民间,民间深藏生活艺术。
湾湾巷里藏“隐居”,“诗书第”内享民宿。
在韩城的历史古迹游览中,两位男士享受了入园老年人全免、半价,两位女士,妥妥地享受到了医护人员全免(在陕西北部及山西就没有这项优惠了)。
韩城城隍庙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两万余平方米,是古城规模最大、建筑口味最高且保存完好的特大型古建筑群。城隍庙,是供奉守护城池安全的城隍神的祀庙,周代伊始,唐宋诸城遍布,明初朱元璋更是根据不同等级城市,给城隍神封爵位和符号,强化神权意识。
城隍庙门前跨街中央,东西各有木牌坊,东名“监察幽明”,西名“保安黎庶”。
正门南端为“壁屏门”,穿过门对面为琉璃照壁。壁屏门两侧为琉璃影壁,饰有风凰戏牡丹,鲤鱼跃沧海,山林古庙,亭台楼榭等图案。
城隍庙正门建在高台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顶,绿色琉璃瓦屋面,当心间设板门,门额正中书写“城隍庙”3个大字。
城隍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万历五年(1577年),扩建,后多次重建。城隍庙坐北朝南,平面分四道院呈“十”字形,以山门、政教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等构成南北中轴线。
歇山顶收山较大,形制古朴,反映了当地明初建筑的特征。
一溜排开的粗大古朴的柱子,在屋顶与台基之间,显得不可撼动,稳稳地支撑起了广厦;也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同时在视觉上也雄浑挺拔。
认人惊讶的,是柱身上的原木纹路,你没看出正好是一幅“龙凤腾云”图吗?
柱础似乎与柱不太匹配,与传统的相比“薄”了一些;不过与质朴的柱子搭配,略有纹饰雕琢反倒匹配了。你知道吗?柱础石的出现要比柱晚大约五千年左右呢。
据县志记载,城隍庙庙会以每岁八月二十前后,凡五日。此时商贾辐辏,百货云集;士女朝礼,香火杂沓;箫鼓燕享,备极繁华;乐伎歌舞,尽态极妍。
入庙时没有发现这个小家伙,憨憨的模样让人忍不住要去拍摸一下它的脑袋,这不,似乎都被过度的宠爱弄得“秃顶”啦。
文庙,以其外观的另类布局和红墙古柏,无限地吸引了我们。其实,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三个古建筑群一气贯通,成为集元明建筑与文物陈列于一体的韩城市博物馆。
领队“自游自在”和钱粮官“清荷”虽然早先来过,还是陪同队员“六月雪”和“完璧”,一同入内。其实,我们这个圈子有个“优良传统”,优秀的、精华的东西,总是会被“推送”出来,并由领队无数地的陪同“新人”观赏游览,同时还无数次地做着免费“讲解员”。
韩城文庙,位于老城东学巷,是陕西现存最完整的文庙,是全国第三大孔庙,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和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韩城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此后历代都有修建,现存建筑重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
入庙即是呼风唤雨的千年古柏,高大挺拔,青葱叠翠。其中一株侧柏900岁,另一株侧柏竟高寿1200岁,且是特级保护待遇。令人咂舌!
进深左侧为致斋所。古代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祭孔时,仪式十分庄严隆重,主祭官在正式祭孔前三日要斋戒,此处即为斋宿的地方。
进入孔庙大殿前,有一道门,门前两石狮威猛异常,似乎在向朝拜者的心中投下“肃静”的种子。
在正殿左侧更有“奇柏”,叫“五指柏”。1500年风雨沧桑,依然古倔而挺拔,生命且旺盛,舒展更生动。相传这株五指柏,因其寓意“五子登科”之深意,在古时被学子们顶礼膜拜,争相触摸,汲其灵气,祈求好运。
万世师表,庄严殿堂。
具有元代建筑风格,后存建筑为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元代旧址上重建而成,形成前庙后学的格局。
孔庙讲学堂后,种植有一株千岁中槐,气势非凡,郁郁葱葱。
馆藏丰富,珍贵文物众多,是韩城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缩影。
有《朱子家训》插屏、征西将军岳飞《墨荘》、闯王行宫、古代石雕造像、王杰画像长卷等。
城中还有“九郎庙”(九与救谐音),是“赵氏孤儿”的发生地;“三义墓”则位于韩城市西南10公里高门塬堡安村东南的古寨内。虽不在计划之内,但也心有神往。
中午,天很冷,在小街一家吃了一碗非常可口热络的蘑菇小馄炖。这家小食店铺,是昨晚钱粮官和“六月雪”早就看好的。他们店最让人感到有“格局”的是,按照食客的食量,现配面粉,现揉面,现下锅,虽然等的时间有点长,但就这“三现”也值得等等啦。
淅淅沥沥的雨,把寒气带来;早起穿得有些薄了,顶不住风寒侵袭,赶快加上了防水防寒服装。
向下一站:芝川司马迁墓,出发——
(文字资料来自景点介绍及百度百科)
(下篇:《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6)生于龙门成《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