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河实在流逝得太过仓促,蓦然回首,又一周向我们挥手告别。在周末的英语课上,我们学到了一篇关于“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的文章——这是一个孩子从对童话故事坚信不疑到最后“美好破碎”,被“拉回现实”的故事。当时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只有少数人记得。”这是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面写的一句话。也是因为这句话,我内心涌起了一股写下这篇文章的冲动……
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吧:中秋佳节,你捧着月饼,痴望着当空皓月,一脸天真地渴望见到玉兔嫦娥;浪漫七夕,你趴在阳台,仰望苍穹,饶有兴趣地寻找着“星桥鹊架,牛郎织女”;圣诞前夜,你缩在被窝,睁大着眼睛,满怀期待地等待圣诞老人的到来……那时候的我们,正值单纯而美好的年华,小小的心中充盈着美丽的童话;那时候的我们,坚定地相信着魔法的存在,偶尔也会幻想自己长出了翅膀,翱翔蓝天;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被现实的牢笼困住,没有被世俗的红尘熏染,是那般天马行空无所不能。
后来有一天,或许是无意之中,或许是被人点醒,你忽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发现月亮上没有嫦娥玉兔,发现天上没有牛郎织女,发现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你渐渐明白:那些记忆中的美好,那些年幼时的奇思妙想,都是现实生活中遥不可及的日月星辰——这是一个梦被打碎的故事,也是每个人成长时必经的过程。因为我们活在一个现实的物质世界,唯物主义思想注定着我们无法永远沉浸在童话的王国。于是,我们开始犹豫:是及时打破孩子对童话的幻想,还是选择保留他们心中的美梦?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小王子》里的另一句话:“使沙漠变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相比于美好的童话世界,现实生活无疑就是一片茫茫沙漠,我们每个人都在花费一生的时间,在这片沙海中不断走着,寻找着理想的绿洲。朝则酷热难耐,暮则寒风瑟瑟,没有地图,没有路标,也没有向导,我们只能凭着双脚,孤独地穿越一座座沙丘。而童话,无疑就是那口深藏其中的水井——很多时候,比起物质补助,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信念和希望。
没错,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但我认为,认可童话的意义,并不在于纠结它是否存在,而是在于它在这个略显灰暗的现实中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和信念——无所谓真假,重要的是它编织出我们多彩的童年,重要的是它教给我们善良,热心,诚实等品质,重要的是它曾在每个漫漫长夜带给我们温暖……你看,我们都知道它是假的,但我们都舍不得丢弃它,丢弃自己纯真的灵魂。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没有必要刻意打破孩子对童话的幻想。尽管我们终有一天要学会长大,学会忘记自己曾经拥有的“魔法”,学会站在客观现实的角度生活,但,这不代表着我们就要剥夺孩子的纯真无邪,剥夺他们幻想的权利。成长是一个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稳重的过程,而童话,则是引领我们前进的过渡桥梁。那些嘉言懿行,那些美好信念,那些正确的价值观,都在童话世界中慢慢地构造。当有一天我们长大了,认清现实了,我们或许会因童话的虚无缥缈而难过失望,但它带给我们的温暖和美好却是相伴一生的,它能成为你最最绝望的时候,那口弥足珍贵的沙漠之井。
所谓童话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人们渴望美好,渴望光明,渴望幸福,于是创造了童话,然后以童话入梦,抚慰自己在现实中遍体鳞伤的心灵。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正如童话存在是为了让每个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信念。对于这口“沙漠之井”,我们并不一定要将其挖掘出来,也并不一定要确定它在何方,它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在你濒临绝望时告诉你:“别怕,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