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个场景,或者是我们这条线路在这个场景里,就是两个人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而且谁也不让谁,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看法是对的。而这里面其实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两个人并没有分清楚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一件事情表示出我们的看法或是感受:今天好熱呀!这是属于个人的感觉与感受,所以它代表的是一个观点。那么什么是事实呢?如果说今天气温三十度,那么这就是事实。在30度的气温下,感觉是热或者是感觉冷,这都是属于个人感受,那么在基于这个事实,而且逻辑可以自洽的情况下,观点就没有对错之分。这个时候,如果,去根,别人争辩,在三十度的气温下應該感觉热,你说冷所以你是错的,那么这个就是陷入了一个无谓的争辩。
刘润老师在他的文章里面谈到:职业化的基础,是尊重;尊重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接受不同;接受不同的基础,是能够区分事实(Fact)和观点(Opinion)。什么是事实?就是在客观世界中,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东西;什么是观点?就是在一套认知体系中,不违反事实,逻辑自洽,因此无法被证明对错的东西。
其实本周在许多位老师的文章里面也都同样的谈到类似的一个概念,比如说笑来老师的文章本周谈到,我们的关注点不同,思考也就不一样,所看到的维度也就更多。万维纲老师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也有提过,要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脑子里面能不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反不同的想法,但是还能够行动。今天在逻辑思维的节目里,一个美联航的事件,也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解读维度,一是从美国航空界的外部环境来讨论,也可以从美联航公司的股東层面来考虑问题,另一个可以从大数据系統对於公司运营的影響来做讨论。
那这些解释之间,也就是不同的观点,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我们大可同时接受,然后举一反三,把这样的视角再去运用到对其他事情的分析上。所以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关注点来考虑问题,这就是我们这样的终身学习者应该采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