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华杉讲透】:“言,言语。悖,未被、不合理。货,财货。你将不讲道理的话加之于人,别人也会用不合道理的话回敬你;你的财货来路不明,也就会不明不白地失去。别人对你出言不逊,多半是因为你之前哪句话刺伤了他。所以,要随时警醒不‘言悖而出’,不要给自己制造敌人。防止‘言悖而出’很难,拒绝‘货悖而入’更难,好在一般人没有‘货悖而入’的机会。不过,你去看那些倒台的富豪,多是因为‘货悖而入’。如果是自己踏踏实实经营挣的钱,就不会一夜成空。可当财货本身就是巧取豪夺得来,是‘财悖而入’的,又不小心‘言悖而出’,触发了祸机,这样就会‘财悖而出’了。”
这句话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不能控制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我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如何对待他人。
在对待他人的时候,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
更要遵循华杉老师在《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中讲道的:“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矩是尺子,絜矩之道,①就是规范、示范,就是你要别人怎么做,你就自己先怎么做;②你希望他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人;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不要这样对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的,不是一一对应的,不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不是‘我希望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而是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我怎么对你和我有关,和你无关。因为絜矩之道,是示范给所有人的。”
这里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有课题分离的意识。首先,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是他人的事,反应的是他人做人做事的观念、原则和标准,是对方的投射,与自己是谁、自身的价值无关。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自己去年在人际关系中碰壁后收获最大的启发。
自己目前在社会面上所处的环境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在跟这些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和他人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自己会收到他人没有标准、本能性的言语和行为的刺激反应以及会被这些冒犯到。这些言语和行为反应投射出的是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跟我是谁无关。就像,当我在跟一位男性舍友相处的时候,因为我对他养猫这件事提出异议,他用食指指着我说:你别逼我。那一刻我真的见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过去会有一种“自恋”的惯性,认为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跟自己是谁、自身的价值有关。其实完全没有,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完全只是对方本能性的反应,这些本能反应遵循的是:趋利避害的原则。通俗地说就是,看谁有价值就对谁好;看谁没价值就看不起谁。所以,这必然会造成一种现象是,这个人很分裂,对待权贵的时候是谄媚的,对待身边人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地流露出高高在上、看不起的态度,这个时候很容易“言悖而出”。
身边的人有很多种,要有能力区分善良的人和伪善的人,每个人都有善良的部分和邪恶的部分,也要有能力从每个人身上看到善的部分,激发善良,而不是激发邪恶的一面。就像对待这位舍友,必然不会再采取善良的姿态,只会冷处理减少接触。絜矩之道并不是无条件地对所有人,它的前提要建立在有能力区分人,至少要确保不使自己置于险境的状态,同时保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态度。
其次是,自己如何对待他人是自己的事,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要依据自己的观念、原则和标准,而不是受他人影响。自己对待所有人,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线;其次是根据远近亲疏的关系,基于基本线再增减一些不一样的部分。
今天这句话也给我一个反思的视角,尤其在跟舍友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自己有些行为也是根据对方的行为在做回应。比如,我本来是一个特别留意尽量不打扰别人的人,也会因为他人一些不自觉的行为,通过摔门表达对他人以及他人行为的态度,这是一种策略性的。但同时也存在隐患,这里的隐患可能是,因为这些人更容易被情绪控制,被激怒,激怒之后会做出不计后果、意料之外的行为。所以,我的这些行为某种程度上是在给自己制造敌人,这其实并不是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的循环。
管好自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大学》:“《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天命或留或去,是不会始终常在的。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我们不把这天命拿去衡量皇上,只衡量我们自己。所有的成功者,都算是得了天命,但是如果没有儒家的戒慎恐惧、保持正心诚意、警醒努力,那就很容易被顾客、市场和时代抛弃。我们想要什么呢?最基础的是想要安全,然后呢,是想要领先。但是,惟命不于常,无论是安全,还是领先,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都需要不断地获取,一松劲就没了。”
这句话让我看到,晓得「天命」以及发挥「天命」跟行善有关,如果行善天命就会持续,如果不行善天命就会消失。
所以,如果想要知晓以及持续发挥「天命」,就需要界定『行善』是什么?然后才是保持戒慎、诚意正心地去行善。
对「行善」的理解,还是要回到『三纲八目』中,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认为,对『行善』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对「三纲」中『止于至善』的理解。
华杉老师在《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中讲道:“居仁行义,首先要居于仁。仁就是家,就是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就是说,你明明德、新民,要到什么程度呢?朱熹说:‘就到那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尽天理到了极致,恰到好处,而人欲呢,完全没有!怎么体会这种境界呢?其实很容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止于至善。那什么是存天理灭人欲呢?朱熹说,吃饭就是天理,美食就是人与。我又把这个观点修正了一下,美食也是天理,但是多了就是人欲。你每顿饭都可以修炼一下存天理灭人欲,修炼一下止于至善。前面讲了,修炼要抓住发端处扩充放大,这每顿饭的止于至善,就是一个发端处,你抓住这个发端处,把它扩充放大到你的每一件事情上面,就是止于至善了。所以说儒家之学,就是日用常行。就像修行禅宗要挑水砍柴是一个道理。”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看到,「止于至善」也就是朱熹先生所言“存天理,灭人欲”。通过吃饭的例子让我明白,吃饭这件事是身体的生存需要,也就是天理,但因为贪吃吃多了,对身体造成伤害和负担就是人欲。当从吃饭这件事上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可以扩充运用到生命中的每件事情上,做事的时候定定神想一下,做这件事的天理是什么,人欲又是什么。把每件事都当做修炼的机会,从行动上反观自己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可能第一次是20%,那就下次再做的时候尽量改善至25%……
很多时候,我知道自己知道某个道理,但是在行为层面上做不到,其实做到就是一个100%的状态,做不到并不意味着没有进步,只是还没达到100%而已。进步是在每一次知道自己没做到,但下次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有意识地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它并不是没做到和做到两个极端的状态。
华杉老师这里的解读首先让我看到,从每一餐饭上体察自己对“存天理,灭人欲”的体会和领悟。从吃饭这件事上感受“恰到好处”的感受,也就是只有天理,没有人欲的状态。吃多了、吃伤了,其实就是有人欲的状态,这个时候就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无意识,被情绪裹挟的结果。所以在吃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觉察,感到自己快饱了就停下来。做事也是同样的,觉得差不多了,就要停下来。但是这个“差不多”的度确实很难把握,需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格物致知去体会。
在做事前,首要的问题是:自我发问,搞清楚、明确自己的发心,才能在做事的过程中「诚心正意」地做,而不受情绪的影响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