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郝敏在英国伦敦丢书事件发生后,网上很快就炸开了锅。
随后朋友圈里,论坛里,公众号里都在转发类似郝敏丢了一本书,你猜发生了什么?整个伦敦疯了。
不得不说现代网络信息的发达和迅速。没几天中国版“我在地铁丢了几本书,你猜发生了什么”就传遍了朋友圈。
记得最先知道的是“好报”丢书,他们组织了几个工作人员分别去了地铁、书店和咖啡厅。
晚上他们把白天的经历写了篇文章,还拍了图片上传,大意是丢出去了大概有五分之一吧,本来都丢出去了,但看的人实在太少还差点被清洁工叔叔阿姨当垃圾收走。
初次尝试,结果却让一开始满怀期待与信心小伙伴们大失所望,有时看着书旁边的人甚至会在心里默念:你拿起来啊,你倒是看啊!
没两天,朋友圈里再次疯传一篇文章:“我在地铁丢了10000本书,你才发生了什么”?这次是由“新世相”连同多家媒体、出版社、明星举办的大型号称弘扬全民读书的活动。
可是除了明星的噱头,结果和上面的差不多。书放那了,没人看见,有人看见了也当没看见,有的有心人会拿出手机拍张照发朋友圈。有的以为是用来占座的,坐都不敢坐了,还有的直接坐书上睡大觉,有的会翻两页,然后又放回去了。更有甚者把书摞起来放座位下面然后坐下玩手机或干脆睡大觉。
总之,反正拿走的很少,很少。
前两天朋友圈里又疯传一篇文章:“我在地铁丢了九本书,你猜发生了什么”?这次丢书的是一个行业大牛,为了心中那一霎那的想法和冲动,他有天早晨六点多就抱着九本书到了地铁站(是他在自家众多书里精选出来的九本),这时人还不是很多,一圈下来情况跟上面的大同小异。
他不信,心想,说不定是因为早上大家还都没睡醒,所以才没人看,然后他下午晚上又抱着书去一本一本的丢,心想这下大家都下班了应该有时间有心情读了吧!可是,事实上情况和早上差不多,他再次抱着书失望的离开。
今天看简友朋友圈里阅读量飙升的一篇文章:“我有1000本书,可我就是一本都不想丢”。看完心里有说不出的认同感。
下面是我对地铁丢书的一些看法,可能不太恰当,但仅是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在这个网络,手机,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如果想看书如果喜欢看书,那不管你丢不丢书他都会找到他喜欢的并去认真阅读。
其次,对于不喜欢看书的人来说,你别说丢书了,你就是把书塞他怀里给他钱他都不带能看进去的,所以这种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意义真的是不大。
再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读书也是,如果他喜欢读书,刚好你丢的又是他喜欢的,那结果自不必说,可是你敢保证你丢的刚好是他 是他们喜欢的吗?
还有就像那位简书作者写的,“我有1000本书,可是我一本都不想丢”,对于好读书的人来说,自己特别喜爱的书怎么会舍得丢呢?那丢的是什么书呢?自己不喜欢或觉得一般的书?你都不喜欢,你还丢给别人看,这不是变相的向别人丢垃圾吗?
如果是你喜欢或真的很喜欢的书,那么当你看到心爱的书被冷落,被嫌弃甚至被扔在角落,又甚至被屁股坐破或被扔到座椅下面,你是一种什么感受,整个社会风气,文化习惯,民族个性放在那里,又何必去勉强别人又委屈了自己呢!
想靠一阵风一己力就能改善大众培养了多少年的习惯和固有的认知,呵,怎么可能。
最后,在电子书日益发达的现在,除了电子书没有纸质书的质感外,其它都差不多好吗。关键是它方便,其次便宜,又没有什么份量,你我都清楚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出门是能少带就少带(东西),能轻就轻能薄就薄,由其是在外漂泊的我们,如果书堆的太多,搬家都费劲。这个我深有体会,记得以前每次搬家,面对一箱又一箱的各类书刊,最后没办法,真的是搬一次扔一次啊!现在想想还肝儿疼!
来到北京后,就很少买书了,一直都是看电子书,现在几乎市面上有的书网上都有,琳琅满目,真是没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看不完的啊!
所以,我觉得地铁丢书意义不大,当然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丢书人的初心是好的,这种精神也是值得颂扬的,只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想法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