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鲁迅的一篇《纪念刘和珍君》,杨荫榆这位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被推上舆论的断头台,成为中国女校长的坏典型,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
那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01
1884年出生的杨荫榆,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孩子,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那时,杨荫榆的母亲将她许配给了智障男人,过门的杨荫榆发现了这事实真相,当场把这位姑爷的脸给抓破了,并逃了出去,随后经人调解赔偿了事。
婚姻的不幸,命运的不公,杨荫榆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示终生不嫁(第二位女校长也是终生不嫁),全心全意致力于学术和教育。
1907年,东渡日本留学,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一职。
1914年去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
1918年去了美国留学。
1924年2月,受教育部委任,杨荫榆接替许寿裳任女高师的校长。
同年,女高师改名为“国立女子师范大学”,她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她有一个下属,就是鲁迅先生,他们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结下了梁子。
02
鲁迅先生的意见是支持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从他所有的文字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
杨荫榆的意见是,坚决反对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她认为学生就该做学生的事情,就是好好读书,就这观点,著名教育家萧公权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尚在求学的青年只可作将来问政的准备,而不应该径行问政。心理未成年者的早“仕”与生理未成年者的早婚都是有害的。
两个人观点的针锋相对,鲁迅愤而辞职。
“三一八惨案”之前,杨荫榆禁止学生参加政治活动,要求学生安心读书,引起以刘和珍、许广平为首的学生的强烈抗议,遭军警镇压,刘和珍等学生遇难。因为杨荫榆未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做法比较极端和强制,这行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看法,当时任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和北洋政府觉得这做法很好,而学生和左派教师尤其有意鼓动学生运动的人,特别抵触,下半年,杨荫榆被免职。
杨荫榆担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仅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教育理念的不和、对待学生参与运动观点的不同、杨荫榆做了一些左派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有许广平等人开除等情况让鲁迅怒发冲冠。
鲁迅写了一篇文章、编入了学生的课本,直接把杨荫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03
事实真相是这样的吗?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课本上一定没有说、鲁迅也不会说,1925年5月,杨荫榆开除学生有一个正在和鲁迅谈恋爱的许广平,许广平和鲁迅的师生恋如火如荼。你把人家媳妇给开除了,人家能不发飙嘛?
这是第一个事实。
杨荫榆对中国的形势了解不够,她强调秩序、学风,强调学校犹如家庭,需要一个稳定;她强调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活动,她还把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认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但是当时的国内,五四运动后,学生情绪高昂,挑战权威,不怕压制,谁压制就是不对,不服来战,从这一点来说,因势而引导,杨荫榆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法没有错,放错时间节点了。
这是第二个事实。
说杨荫榆不爱国,这是臆断。
北洋政府教育部免去杨荫榆的教职后,杨荫榆离开北京,去了苏州投奔二哥,继续从事女子教育,还倾其所有开办了“二乐”女校。
1937年抗战爆发后,杨荫榆因自己的学生被日军轮奸残杀,愤而跑去日本领事馆痛斥,被日军枪杀。终年53岁。
这是第三个事实。
04
历史其实就是这样的,不是铁板一块,有的人因为一些名人的文章而被判定为反面典型,其法并不可取,相信读者心里有自己的判断。
文/蓝胖 2018.03.20
根据简书运营的安排,部分文章已整理为连载,今后蓝胖原创文章分为付费和免费两种,不管是哪一种,我都会极其认真的写作,不仅为了分享,对自己更是学习,只是,付费的内容会是精选中的精选。另外,订购付费连载,赠送价值百元的电子图书一套,还有入VIP群分享的体验,一起玩呗。
如有兴趣可看以下链接。 我是蓝胖,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