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许知远《十三邀》对话许倬云,先生一席话给予我很多的思考。
(一)生命的意义
如今,无论中西方,旧的理想被放置一边,新的理想却还没找到,全球正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问题。《十三邀》采访薇娅那一期也讲到,直播电商的崛起,背后原因正是人们将精神寄托在购物欲望的满足上。购买物,是为了精神。正如许倬云先生解释的,今天的文化都是快餐式文化,能满足短暂,却解决不了问题。人生的虚无感在我们这一代尤为明显。
《红楼梦》里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道尽生命虚空本质。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对于生命的意义,许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只有失望之人,无可奈何之人,才会去想日子为什么过。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个体,无论何种情况下,不抛弃不气馁,立于不败,我不自尊,谁能尊我。
在失望失落之时,人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气”,不认输,忍耐,自尊自爱,去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那么一切就有转机,生命就会有新的意义。
之前读余华的《活着》,最记得就是扉页那一句: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课上老师说,《活着》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即便像主人公那样经历各种常人难以承受不幸之后,他依旧能活着。人的忍耐力是无限的。活着就有希望,活着便是意义。
(二). 教育与思考者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脑子都现成的答案塞满。而缺少思考能力,人类只能成为活着的机器。
《未来简史》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将来的世界是少数精英掌控的世界,他们通过垄断科技、信息、经济去操纵其他大多数人类。仔细想想,我们现在不就是这样吗?我们接收层层筛选过的信息、吃被数据推选的美食、走被攻略的旅游点。我们不正一步步沦为被操纵的机器吗?
许倬云先生说:我们今天教育,教育的是过日子的凡人,不再是思考者。我们有现成的网络答案,生活得太安逸舒服,都不愿去思考了。
有时,我强调自己有独立思考,拥有自我观点。但会有一根弦反复提醒我:我的任何观点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所接收的周围世界信息的总和。也就是,我也是文化、媒介的产物,我的认知不会超出我的认知边界。我们每个人都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一部分,很多情况下,这而非全局。
山谷里花开花落,看不见,花白开白落,因为它不在我们理解的世界里边。但是当我们通过肉眼、或科技、或理论、或推理的方式去看见时,我们认知边界就被拓宽了。
我能做的,不断升级自我的认知系统,有意识地保有自我的清醒。也许结果不完全是自我的独立思考,但起码,不是混混沌沌的随波逐流。
所有的问题,最后终归是人的问题,自我的问题。认可许先生的“往里走,安顿自己”。安顿自我灵魂,让内在有力量,多阅读,多思考、多分享。因为相信,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我们会变得更好,世界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