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儿子看了《心灵奇旅》,一个直观的感受是,是部好电影,but not good enough.
因为它只是一针让人舒服的安慰剂,并不是真正的解药。
它安慰到了为了所谓的“目标”艰难活着的我们,但却只告诉了我们一个过于简单甚至是错误的答案。
活在当下,对吗?爱生活的每一份每一秒,对吗?认真地去看夕阳看落叶,对吗?
这其实是我自己走过的一个大弯路。
从26岁开始,我看过不少灵修方面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秘密》、《当下的力量》、《幸运之书》…….每一本书对我都有同样的效果——心灵疲惫匮乏时看它们会像是吸了氧,纷飞的念头消散,恐惧感消失,有种元神归位的感觉。但这种感觉通常只能维持最多三天,三天之后又恢复原来的匮乏。
后来大约2015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正念。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了很多正念课程,自己也开始练冥想。但情况依然和以前一样,听课和练习的过程非常舒服,觉得自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但回到生活,很努力地想要用学到的方法“活在当下”,但就像是烫卷了的发,没过多久就变直,恢复了原样。
这到底是为什么?活在当下,难道不是人生问题的解药吗?
再说一个很搞笑的事情。
大约在2018年的时候,我经历了人生一个非常大的低谷。离开了创业的公司,一个人前路孤独,不知道该往哪儿走。那时每天都活在极度的焦虑和恐惧之中,于是四处找“药”治病。有一天看到一篇心理学文章,说是要允许自己do nothing,不要老是想着追求外在的目标,要好好享受当下的时光。当时就感觉被“Spark”了——对啊,我不应该老是这么苛求自己啊,好好活在当下才更重要啊!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放下了那些“倒胃口”的学习、写作、做品牌、搞市场,认认真真地起早贪黑追了三部偶像剧。
看每部剧我都极其“正念”——我仔细看男女主角的每一个微表情,感受他们每一个细小的情绪,我能看到他们悲伤时嘴角的抽搐,能看到他们在愤怒时暴突的静脉血管。每看完一集,我都做几分钟的正念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看看周围咖啡厅的布置(我都是在工作日到咖啡厅追剧的),听听四周的声音。然后再追下一集,当然,也是“正念”。
第一个星期,我感觉特好。我觉得我从来没这么活过,kao,人生就得这么活啊!以前我到底有多亏待我自己啊!但不幸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和我之前的“灵修”体验一样,这样的“巅峰感受”一天天减弱,一个月之后,我抑郁了。
你知道什么是“抑郁”吗?就是那种你空有一副身体,但站不起来的感觉。你看不起你自己,觉得自己特差劲,你用所有能想到的恶毒的词羞辱你自己,你不相信自己还有未来。因为你坚定地相信,我就是个废人。
对了,在抑郁的时候,我也对“抑郁”用过正念。感受我的感受,观察我的想法,对,就把它们当成是来来往往的云,观察,感受,命名…….
然后呢?
“活在当下”真的就是那个缺了的“SPARK”吗?
后来,我好了。不是用正念治好的,就特简单,是靠硬拼治好的。
我开始每天5点半起床跑步,强迫自己每天看书、写作、发朋友圈,每周找一个渠道做直播,每月找客户给他们免费做教练。我开始重拾起我的人生理想,我就是要当一个优秀的教练,一个出色的写作者。不仅如此,我还要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财富自由。再进一步,我还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这个世界。就这样,我开始不在意那些见鬼的“想法”“感受”,而是单纯地想着我一定得混出个样子,对得起爹妈,做个好老婆,让儿子看得起。我得做出点什么,对得起我这么来之不易的短暂的人生。对,我是挺糟糕的,但我至少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努力。我就想当一个为了目标拼尽全力的人,怎么了?
后来,我那些灵修书全都在书架里落灰了。我发现,当我全心投入生活的时候,我根本不需要它们,我也不需要所谓的“活在当下”。而有点讽刺的是,当我把那个“活在当下”的spark抛弃了的时候,我才真正地活在了当下。
所以《心灵奇旅》只是在非常浅的地方告诉了我们一个似乎是万能的解药,但却并没有告诉我们“Mindfulness(正念)”真正的内核。真正的“活在当下”,真的不只是认真呼吸空气,欣赏野花,对于人生来说,它更多的是去面对那些痛苦的、黑暗的、令人窒息的阴影。如果把“活在当下”当成是一个对付这些阴影的“手段”,而不是投入到阴影之中,用勇气驱散阴影的话,那么“活在当下”真的只是一个笑话。
如果这样一部影响力如此之大的电影,教给我们的只是到这一层,而如果更加不幸的是,你把它教的东西当成了对付阴影的方法,那么很可能,你就会变成下一个在工作日喧闹的咖啡厅,“正念”而孤独地看偶像剧的我。
希望22投胎之后,能始终有着笑对人生的勇气。不管它的人生是热闹,还是悲苦。
说不定你我,就是22。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