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17岁。
我的同学都说我像个老年人。
我问他们我哪里像老年人?
我的一个同学跳起来指着我说:“你的行为、你的思想、你的穿着打扮、你万年不变的发型,你喜欢听的歌……你的一切切都像老年人”。
其实我是有点哭笑不得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背上了老年人这么一个奇葩的外号。
我设想,是不是我比他们过于成熟一点?
我承认我的思想比较成人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吧。对待同一件事情,我能想很多,可能他们笑一笑也就过去了,而我,我的脑海里就会不自觉的冒出一堆的想法,这时候我甚至会生出一种把它写在纸上的冲动。
我很爱看新闻,看文摘,涉及的面很广,换句话说,只要能吸引我眼球的,或者我觉得有用的,我都会去喵上两眼,上到历史下到时事,遇到印象深的,我都会把它收藏起来,以方便下次有需要在拿出来看。在与他们聊天的时候,只要遇到我懂的,我看过的,我都能侃侃而谈,他们就会很惊讶,你怎么什么都了解一些?厉害啊!说实话,我很享受,对于同伴真心的赞美。
除了每天看新闻我还会看一些文摘,现在互联网发达,随便那个平台上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以前在小的时候就经常看《青年文摘》、《读者》……我很佩服那些写文章的作者,一件小小的事情经过他们的描写润色就能让人读的很舒服,让人身心愉悦,让人产生一种共鸣感,我也想向他们一样写出优美的文字,给人心里带来一种共鸣。
我也喜欢玩游戏,以前也是很疯狂,在学校住宿,捂着被子跟同学打,经历过一些事之后,我后悔了,对此也看淡了许多,对于游戏,我其实可有可无。那天同学叫我去他宿舍去打英雄联盟,可我没玩过,他们天天叫我老年人,我想跟随潮流,我也想证明一下自己不是老年人,抱着电脑陪他们打了两三把,我发现我根本对此就没有兴趣,学也学不会,冲上去就是被人杀,我自感觉挺聪明的,只要自己有兴趣的,定能不费多时就能学会,可这次却怎么也不会,甚至都不想去了解。
我说算了,我不玩了,我把游戏卸载了,他们说你可真是一个老年人,这个不好玩,那个不好玩,你到底想玩什么?
我喜欢一些有内涵的东西。外表很重要,但是内涵比外表还重要一些,外表好但没有内涵的东西我们可能会喜欢一阵子,但有过一段经历后还是会拥抱内涵的。
我听的歌大部分都是八、九十年代的歌,喜欢的歌手有李宗盛、陈奕迅、张信哲、王菲等,我觉得那时候的歌曲真的很有味道,很有内涵、气质。
听懂李宗盛,是件很残酷的事情。这大概意味着,可能我已经过了小半生。
爱情坎坷过,事业失意过,生活跌宕过;
再也不是当年“欲买桂花同载酒”的少年游,也没有了“满楼红袖招”的意气风发;
你知道了“爱有多销魂,就有多伤人”;你“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
这是李宗盛歌曲《山丘》底下的一则评论,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歌曲的内涵与气质,这种气质与内涵是一些现代歌所不具有的。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越过山丘,才发现已白了头,终于敢放胆,嬉皮笑脸的面对人生的难”
一种经历过风雨的无畏,已经看淡了人生的世事无常,与生活争斗这么久,终于可以嬉皮笑脸的面对它带来的各种磨难。可是我们达到这种境界已是白了头,青春不再了。
年少不知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速,人们都喜欢快节奏的东西,可是文化这种东西怎么能快的起来?八十年代有李宗盛、张国荣、谭永麟,九十年代有周杰伦、陈奕迅、王菲,这些红遍天的歌王,歌后,可我们零零年代的呢?几乎没有!有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口水歌,往往是红一会就消逝不见了,填词一点也不缜密,什么“我是隔壁的泰山”,这类极品也层出不穷。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很多的东西都需要慢下来,静下来,人心太浮躁,对于各行各业都不是一件好事。
我本身也是一个心很急,很浮躁的人,总是沉淀不下来,总是急于表现,然后多半会以失败告终。我的小学老师就曾告诫过我,让我做人别飘起来,像一桶晃晃荡荡的水,我是满不起,可是这么多年来我做人做事还是这么飘。
感谢朋友家人的包容。
我需要沉淀,尝试做一个靠谱的人,能让别人信得过,值得依靠的人。
我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我真正的沉淀了下来,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这样是老年人的话,那么是老年人也无妨。
老年人你好,老年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