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部分转自“杰哥的精致语文公众号”,原课堂实录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o8_V49JQaWWyGDd5K5Nn7A(课堂实录部分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师生问好。
师:《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已经学过了,现在徐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效果。
屏幕显示:
请解释以下文言词语:
下见小潭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请翻译以下句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下见小潭”的“下”是“向下”的意思。
生:“斗折蛇行”的“斗”是“像北斗星那样”。
生:应该是“像北斗星一样曲折”。
师:好,请坐。
生:“斗折蛇行”,“蛇”,像蛇一样。
师:像蛇一样蜿蜒前行,“犬牙差互”的“犬”呢?
生:像犬牙一样。
生:像狗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师:这四个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都属于“名词作状语”。
师:对,名词作状语。蒲松龄的《狼》,里面也有一个这样特殊用法的词语,记得么?
(学生表示不记得)
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有印象吗?“犬”是什么意思?
生:像狗一样。
师:也是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蹲坐。翻译句子,哪位来试试。
生: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林围绕,寂寞,无一人,感到寒气透凉,幽静深远,气氛清凉。
师:请坐,有没有补充的?好,请这位女生。
生:最后一句应该是“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师:谢谢你。这个句子的翻译大家要注意了,“悄怆幽邃”,“幽”就是幽静,“邃”就是深邃。“悄”、“怆”的部首和什么有关?
生:心。
师:是的,与“心”有关。“怆”,“悲怆”、“伤心”。“悄怆幽邃”,就是“幽静深邃,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刚才这位同学在翻译的时候,还缺了一个内容。
生:“我”。
师:对了,翻译的时候要把省略的主语“我”加上去。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自言自语翻译一遍。
(学生自由翻译)
师:好了,同学们第一课时的学习,学得很扎实,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文言欣赏,首先请看课文的题目——《小石潭记》,如果要在中间加一个字,你觉得加哪个好?
生:我认为要加“游”字,“小石潭游记”。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观赏了小石潭的景色,所以是“小石潭游记”。
师:作者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呢?
生:水,鱼,石头。
生:还写了小石潭周围的一些景物,如竹子、树木、藤蔓、溪水。
师:你说得真好,这篇游记,不仅写了小石潭本身,还写了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这些景物,各具情态,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读课文,试着用一个字完成填空。
屏幕显示:
小石潭之景,真乃各具情态。“如鸣珮环”,其声可谓( )矣;“参差披拂”,其姿可谓( )矣;“游鱼细石”,其水可谓( )矣;“与游者相乐”,其状可谓( )矣;“明灭可见”,其源可谓( )矣;“竹树环合”,其境可谓( )矣。
(学生读写)
师:好,你先来。
生:“如鸣珮环”,其声可谓“脆”矣。
师:清脆悦耳的响声,是泉水激石的美妙声响。继续。
生:“游鱼细石”,其水可谓“清”矣。
师:这里明写游鱼细石,实际是为了表现水的清澈。
生:“竹树环合”,其境可谓“凄”矣。
师:“凄清”,很好。
生:“参差披拂”,其姿可谓“动”矣。
师:写的肯定是动态之美,但一个“动”字还不足表现它的姿态。
生:“柔”?
师:“柔”,就是一种姿态,情态。继续来。
生:“与游者相乐”,其状可谓“活”矣。
师:非常好。活泼,除了“活”,还可以填什么字?
生:“灵”。
师:为什么用“灵”字呢?
生:灵气,这里的鱼儿好像有灵气,通人性。
师:灵气,多好。子非鱼,但知鱼之乐。还有一个空格,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明灭可见”,其源可谓“远”矣。
师:为什么用“远”?
生:作者说,“不可知其源”,就是说“源头在很远的地方”。
师: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可知”的原因除了“远”,还可能有其他因素。
生:“明灭可见”,是说“有的地方看得见,有的地方看不见,模糊”。
师:是朦胧的,隐约的。徐老师想到的一个字是“幽”,幽径的“幽”,幽远的“幽”。请一位同学把这段填空的话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小石潭景物的美。
(学生读)
师:作者到小石潭来观赏了这里的景色,写成了文章,所以叫“游记”。之所以说这是一篇游记,还有没有其他理由?
生:因为是游玩的,所以是“游记”。
生:我认为他不仅游玩了,而且观赏了小石潭以及周边的景色,所以是“小石潭游记”。
生:最后一段写了“同游者”。
师:那不写“同游者”就不是游记了?
生:我认为是第一段第一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这是他的行踪,交代行踪,所以是“游记”。
师:行踪,很好啊,除了第一段第一句,文中还有哪些表示作者行踪的词句?
生:我认为“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也是。
生:我认为还有“潭西南而望”和“坐潭上”也是。
师:好。
生:还有“近岸”。
师:不错,由远及近。
生:还有“潭中”。
师:是潭中的鱼,作者可没有涉水到潭中去。
生:还有“记之而去”。
师:“去”是什么意思?
生:离开。
师:对,写了“到”,也写了“离”。游记,离不开行踪的,根据行踪来写景,叫“移步换景”。(板书)行踪变了,看景物的视角要不要变化呢?
生:要。
师:譬如说“下见小潭”,这个“下”是什么意思呢?
生:向下。
师:“向下”是怎么看?
生:俯视。
师:俯视,也叫?
生:俯瞰。
师:对,从高处往下看。“鸟瞰”,是不是“鸟在看”?
生:不是,是形容像鸟一样在看。
师:对,这个“鸟”字也是名词作状语的用法。现在,我们来看看随着行踪的变化,作者写景的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近岸”是看潭面,“潭中”是看潭的内部,“潭西南而望”是看潭的源头,“坐潭上”是看环绕小石潭的内容。
师:基本说到点子上了。“潭西南而望”,是怎样的视角?
生:我认为是“眺望”。
师:既然是“眺望”,那“近岸”是什么视角?
生:近看。
师:靠近了细细地看。
生:细望。
师:可以,细望,细视,有个词语叫“定目细视”。“竹树环合”是什么视角?这位女同学来说。
生:向四周看。
师:换用一个雅致的词语,叫什么?
生:环视。
师:换个常用的词,叫什么?
生:环顾。
师:“环顾四周”。好,有鸟瞰,有近望,有远望,还有环顾。其实还有一个视角没有写,“乃记之而去”。作者离开了之后还会怎样看?
生:还会“回望”。
师:对,回望。我们在写游记时要根据行踪的变化改变不同的视角,这样,景物的特征就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来了。有了景物,写了行踪,选择了视角,,是不是就是一篇很优秀的游记了呢?还缺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大家猜猜是什么?
生:应该是抒情。
师:为什么?
生:作者写这里的景色,说明他喜欢,说明他有一种对景物的感情。
师:说到了一个关键词——“感情”。如果不带有感情,景就是死的;有了感情,在眼睛里看到的景就是活的。所以,游记的生命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生:一个“乐”字。
师:请坐,同意的举手。(部分学生举手)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我认为是“凄神寒骨”的“凄”,很凄凉。
师:现在有不同的意见了……我们还是先来看书,先看看“乐”,课文开头就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它的意思是“声音很好听,使我很高兴”。作者是“乐其声也”。接下来,请大家读课文,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充在文章某句话后边,并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作者的“乐”。
屏幕显示:
……隔簧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其声也。
你能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充在文章某句话后边,并连起来读一读么?
师:请你先来。
生:“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心乐之,乐其水。”因为他感觉到水既清澈,又清凉,所以他比较喜欢这潭水。
师:“乐其水”,可以更清楚明白些,说“乐其清也”。
生:“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心乐之,乐其形也。”
师:乐其形。姿态万千,形态各异。
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心乐之,乐其……”(支吾)
师:我帮你想一个,“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是不是像人一样有情态呀,那就是“乐其情”,或者“乐其态”也是可以的。请坐,还有吗?
生:“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心乐之,乐其鱼也。”
师:可以。但鱼是什么状态,要说出来。
生:乐其动。
生:乐其灵。
生:乐其活。
师:活灵活现,好。还有没发过言的同学。你来补充。
生:“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心乐之,乐其奇。”
师:“奇怪”的“奇”。“乐其奇”,“奇”在哪里呢?
生:奇在溪水的明明灭灭,还不知它从哪里流过来。
师:无意间遇到小石潭这么个幽静美丽的地方,作者自然是高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前三段,注意读出高兴的味道。
(学生齐读)
师:“乐”写了三段,“凄”,只写了一段,我请一位同学来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凄凉的味道。
生:(压低声音读)“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师:有点凄凉的味道了,还可以把语速放慢点,你来试试。
生:(声音略响,语速略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师:那几个四字短语还要读得再慢一点,甚至带有一点延长音才好,(教师示范读)“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你来试试。
生:(仿读)“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师:有点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
师:从文字的详略来看,感情基调应该是“乐”,因为写“乐”用了三段文字,写“凄”就一段文字。
生: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后写的,所以他的心是凄凉的。
师:你是从哪里看到作者是在被贬的情况下写的呢?
(学生读导读部分的文字)
师:她关注到了写作背景,很好。这是我们解读古文常用方法,叫“知人论世”,我们一起来读读柳宗元的身世。
屏幕显示:
关于柳宗元:
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岁即中进士。
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被任为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终年46岁。
生:“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岁即中进士。”(齐读)
师:少年得志。
生:“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齐读)
师:到永州后,他的政敌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所以他整天心里战战兢兢。
生:“后被任为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终年46岁。”(齐读)
师:柳州是比永州更远的地方,永州在现在的湖南,柳州在现在的广西。柳宗元46岁就死了,是郁郁而终。
生:我是通过对比看到的。“坐潭上”,写得很凄凉。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短短的几句话写出了凄凉,证明这个人写文章时的背景是凄凉的,要么被贬,要么怀才不遇,要么国家沦亡了。所以我能感受出作者的内心凄凉。而且,后面还写到同去的人数那么少,只有几个人,这表现出作者心里是凄凉的。
师:你的判断和你的经验有一半是对的,一半是错的。在文言文中,写被贬的和家国沦亡的肯定以“凄”的基调为主,并且,有时候看似很轻的句子的确有可能是很重的,你的经验是对的。但是,作者写同游者只几个人就认为是“凄”,难道多带几个人来,就“不凄”了?
生:我读过柳宗元写过的一首诗,叫《江雪》。
(学生背诵)
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看,一个人在江边,不仅是钓鱼,也是钓凄寒,钓孤独。本文和《江雪》写于同一时期,同样弥漫着孤独的味道,和挥之不去的凄凉。把作者同时期的作品拿来,进行对比应证,这种读书的方法叫“互参”,互相参照,互相印证(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研讨,我们能确定,柳宗元在永州的作品,孤独和寂寞是情感基调,可是,这篇文章前面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乐”呢?
生:是为了反衬。
师:说得对。以乐景衬凄情,就愈见其凄凉了。刚才有同学关注到了“同游者”,是哪五个人呢?
生: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崔氏二小生。
师:吴武陵也是被贬到永州的,和柳宗元“同是天涯沦落人”;龚古是永州的隐士,是柳宗元在文学上的知音;宗玄是他的堂弟,柳宗元被贬后,他放弃家业,一路陪伴他来到永州;崔氏二小生是柳宗元姐姐家的两个孩子,是他的亲外甥。这五个人可以说是作者至亲致敬之人!最要好的人在身边,为什么作者要说“寂寥无人”?这矛盾吗?
生:他自己很孤独,身边有太多人也没有用。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说得很明白:如果自己孤独感很深,身边有太多人也没有用。亲朋在身边,却未能抚平自己凄凉的心绪,可见作者内心的凄凉孤独,是多么的深厚啊,用至亲好友的陪伴来写自己的旷世孤独,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呢?
生:也是“反衬”。
师:对,“反衬”。在《小石潭记》这篇文章中,以乐景衬哀情,用亲朋写孤寂,就是“反衬”(板书),它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写作方法,它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柳宗元心中挥之不去的寂寞和孤独。我们再来把这小节文字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动情朗读)
师:今天这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观课心得:
以文本解读贯穿,环节清晰连贯,问题设计层层相扣,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本节课教学依然体现了徐老师强大的文本解读能力和简洁高效的课堂教学语言。整节课引导学生复习文本、赏读文本、解读文本、品析文本,从而体会感情,领会主旨。我们下面通过梳理分析主要环节来看徐老师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检查,提问学生解释“下见小潭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和“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重点分析“下见小潭”“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归结出名词作状语,同时引出《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的名词作状语,随后翻译句子。本环节一为复习检查,二为了解学生情,强调文言学习的基础知识积累。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读课文,试着用一个字完成填空。徐老师设计的环节是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景物特点,体会如鸣珮环的声、参差披拂的姿、游鱼细石的水、与游者相乐的状、明灭可见的源、竹树环合的境各自特点,引导学生概括景的典型特征,进而感受“小石潭之景,真乃各具情态”。本环节的概括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和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第三个环节,教师由“之所以说这是一篇游记,还有没有其他理由”开问,引导学生继续解读文本,同时关注随着行踪的变化,作者写景的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归结出“我们在写游记时要根据行踪的变化改变不同的视角,这样,景物的特征就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来了。本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感受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第四个环节,写景是为抒情,本环节顺势带出抒情,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本环节,教师首先请学生读课文,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充在文章某句话后边,并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作者的“乐”。其次,以读悟悲情,感受作者的凄凉心境。然后自然得出“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就这样,一节课学生品读了文本,培养了阅读方法,锻炼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