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了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从没有听进去任何一个哪怕微小的道理呀。
就像谁都听过天道酬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大串关于学习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坚持学习呢?
不说学习,就连在单位工作,有几个人能坚持数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的认真工作?是不是大多数混着混着都成老油子了。
能真正理解些道理,并按照心中所信去做的人本来就是极少数,那么,成功的概率小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对多数人来说,知道和做到完全是两码事。不少人名言警句出口成章,还是毫无执行力。其实就是根本没有听进去,他并不相信他所说的。
多数人内在思维是混乱的,逻辑上左支右绌,混乱不堪,没有稳定的思想,更遑论体系。有的人一边相信天道酬勤,一边想着人无横财不富。一边对同事溜须拍马深恶痛绝,一边又羡慕别人溜须拍马带来的所谓好处。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多强的行动力。
实际上无论是谁,但凡能真正听进去任何一个微小的道理,能够执行到位,基本上距离达成目标就近很多。生活中总有些一般人瞧不上的看上去笨笨的小人物,因为蜗牛一样的坚持,通常比聪明人更容易达成目标。这就是行动力的作用。哪怕是缓慢的前进,只要永不停息,也终有接近和达成目标的一刻。正如西方谚语:老鹰和蜗牛是走得最远的动物。老鹰高瞻远瞩,行动力强,做成事情没人有异议。对于又笨又慢的蜗牛,按照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很瞧不上的。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走的最远的还真就是这两种人。至于鹰和蜗牛中间的大多数,由于没有恒定的思想或者说信念,行动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所以距离理想是渐行渐远。
有了行动力,最终能否达成理想?达成多大理想?这跟行动的方法又有很大的关系了。
这就扯到了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勤勤恳恳读了这么多书,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大部分人掉进了表演勤奋的陷阱。只知道像蚂蚁一样看起来忙忙碌碌,却没有思考过这样忙碌的意义是什么?有价值吗?
很多人的忙碌实质上只是在演戏,演给谁看?给自己看,让自己不那么焦虑,看起来跟得上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
很多人看到邻居,看到同事在学习,心里就紧张,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跟不上了,被淘汰了。但该学些什么,心里没数,只知道像课虫一样到处听课看起来忙碌就对了。就好比有人砍柴之前先磨刀,有人看也不看拿起刀就挥舞。
所以,很多人所谓读了很多书,很多知识,本质上还只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没有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架构,更甭提思维模式。导致在面临问题时总是一团乱麻,没有系统思考的能力,不能将问题抽丝剥茧,一步步推出水面。
瞎忙乱学习是没有用的,必须有针对性的学才能有提升。
这引出第三个问题:
知识那么多,哪些知识才是最值得学习的?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掌握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有必要选择出知识中的最有价值的那部分。
思维模式是知识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学富五车,却毫无建树,有的人没多少知识,却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就像生活中有些人没什么学问也当了老板,有些人学问很高,只能给这些人打工。因为这些没有文化的老板,善于思考,发现了一些赚钱的客观规律,所以可以整合利用这些有文化的人的知识来赚钱。而知识,只有纳入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才能变成能力。
那么,可以看出思维模式是什么?是决定知识是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包含知识,更是结构化的知识之大成。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提升思维模式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