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晤谈中进展与差异的探讨
SFBT相信,如同佛教所言之人生无常,改变一直持续且不可避免地在发生,小的改变会带来大的改变,尤其是正向的改变一定会存在的;毕竟没有事情会一直相同,也没有事情是“不可能”与“永远如此”的。所以,在初次晤谈之后的后续晤谈SFBT皆会以“何处变好了,即使只有一点点?”作为开场,并且积极持续探问当事人在两次晤谈之间任何细微进展或累进的改变。
咨询师要记得上次晤谈中最后的反馈内容,也可以略为间接询问当事人执行上次建议的情况。不过,咨询师不会执意于探讨当事人何以没有完成上次的建议。在当事人表示没有执行建议时,咨询师则转而询问有什么其他改变。
EARS导引,是第二次晤谈以及后续晤谈的一个系列介入。E,引发:观察与引发当事人去注意什么事情已经是比较好了;A,扩大:拓展较好之处,特别探讨其对自我人际与解决问题的效应,以及达成改变的种种方法及执行细节的历程,以能类化至其他处;R,以态度与语言增强当事人产生的改变;S,开始:再次探索其他进展的成功经验,记得要多开启几次“何处已变好了”之EARS循环。
在晤谈的结束时,咨询师会整合性地会整与确认当事人参与晤谈的收获、整体改变及其意义与影响,也会探讨当事人准备将所产生的进展或应对困境中的经验、优势、力量与方法,如何持续应用于晤谈结束之后的生活中。
SFBT一开始便用成果问句预备结案,虽然SFBT晤谈次数并没有明显的规定,但在研究上常见是六次至十次左右。较之其他取向的咨询,SFBT在较少次数下产生一样的有效疗效,甚至对于某些特定议题,晤谈的次数还更少些。当然,若晤谈几次之后,当事人没有具体改变,或者咨询师自觉无法协助当事人有所改变,咨询师或许需与当事人讨论转介其他咨询师或单位的议题。SFBT强调进展的里程碑以及晤谈何时结束,凸显了SFBT认为,因为当人事有建构解决之道并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的能力而值得被信任的,也因此SFBT的结案更像是当事人“毕业典礼”时所拥有的成熟与被给予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