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快要出远门的我决心今天带着父母去市里做体检,对于还无车的我家,坐班车成为必须的出行方式。班车,行走于城镇之间随叫随停的公交,曾搭载了我整个高中和大学从市里到镇上往返的路。
对于只关注班车的最早班时间的我家,天还没亮爸爸就骑着他的铁马带着妈妈和我到了镇上。3℃~5℃的细雨霏霏的冬日格外的冷,冷到骨头都在发疼。街道上只有零星的几家卖菜的店铺在摆摊,爸爸妈妈都直直地盯着班车来的方向……等待总是显得格外的漫长。当班车出现的那一刻,妈妈激动的打了一个颤,从雕塑般的僵硬中回过神来。
班车就停在了脚前。车上两个人,一个司机,一个售票员。我选择了一个副驾驶的座位,习惯性的捂着口鼻想要过滤掉车里面恶心的灰尘味道,看着窗外曾经熟悉的风景,听着耳边班车熟悉的噪声,坐着这趟属于我家的专车。班车司机是自来熟的大叔,班车依旧是那趟老旧的班车,老到远远的看着车的颜色就知道车来了,老到听到那发动机支吾支吾的喘气就知道车来了,老到车内锈迹斑斑,仿佛黄昏下布满灰尘的旧作坊……
班车寂寞的在宽敞的道路开着,没有人搭车,班车就像个老人挪动着不灵便的步子,喘着粗气,被不时疾驰而过的私家车远远的一次又一次抛在了后面……与曾经上学时候拥挤的班车相比真是冷清无比,看着路边的家家户户坪里停着的车,我想班车会不会被这个发展中的社会给淘汰掉……
如今,家家都有车,道路修到家。城镇乡村里的人认为的好日子依然是大房子,好车子。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缺乏,买车依然会是农村城镇人积极追捧的事。那种等待班车,坐在脏乱差的车厢里和别人挤来挤去的日子已经不会出现在部分人的世界里面了。相信越来越少的人会把时间浪费在等车,拥挤在班车那嘈杂的小车厢里面。没有了客源,班车的未来在哪里?
在微信支付已经深入大爷大妈的生活的社会,也许我们这样的小镇哪天也会出现优步,滴滴,和摩拜吧。那时,班车也许真的不会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了。
一路的专车在快到市里的时候上来了几个人。我跟司机说我们要在金三角下车去人民医院,爸爸接了一句下车打的过去。顿时,车上的静默被打破,司机说,这正月里的士都不在城里跑,都要出城送远客,我们下车也打不到车。那我们走路过去?”走路那就有蛮远啊,你们还是坐到前面屈原大桥,下来1路车直接到医院门口”。一位刚上来的大叔劝到。于是,我们继续坐着……
班车,虽然时间和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但它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当从远方回来,坐上这样一趟充满乡音的车,一个人的事就成了一车人的事,每个人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来给同行的人出谋划策。司机师傅也都是一些熟悉的面孔,仿佛整个镇里的人都认识他们了。闲话几句,就发现你能和车里的某某某都能扯上亲戚了。想想那些城市里被水泥围墙阻隔的空间同样也把人情阻隔,邻居成了一个空词,而这样一个闹腾腾的车里,不是显得很可爱吗?
传统与发展充满着矛盾,人们对生活的好的定义也充满着矛盾,什么是更好的生活?也许就像幸福,感受到了就是拥有……